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湖湘文化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紧随时代脉动的活力,对其的传承和弘扬将成为实现教育强省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结合百年名校明德中学早期的教育理念、学校体系、校训内涵等方面,从学校内涵发展和教育强省的高度探讨了湖湘文化在湖南教育史上的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教会学校和洋务学堂创立及发展,给我国封建传统教育注入了近代教育的因素,开辟了我国外语教育的历史。从它们的发展过程发现,除同文馆初始设立专业外语外,其余学校或学堂均把外语作为一个科目用以解决教学期间的语言障碍。没有一所学校进行单纯的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3.
汉译历史教科书在晚清的出现,是中国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背景下发生的学术现象,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其真正在近代中国的学校教育中普及,是在晚清新式学堂纷纷使用汉译历史教科书作为教学蓝本开始。而这一阶段,又经历了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书院改制这三个教育改革时期。  相似文献   

4.
清末时期西方各种音乐的大规模进入,促使中国音乐形态再一次发生了性质上的重大变化。学堂乐歌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介绍到了中国,从教育领域逐渐推广到整个社会,使当时的中国合唱艺术得到了全面发展,成为了专业音乐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涌现出了大批的优秀音乐家,创作了多首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并创办了音乐社团和音乐机构,对于近代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新式学堂在鄂东地区大量出现,其本意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造就实学人才。然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颠覆旧秩序的革命知识分子也在新式学堂中形成。鄂东地区青年学子秉承着科举仕进的意愿入学,但新式学堂培养的学生规模庞大,使得青年学子毕业后缺乏出仕或者成为乡绅的可能,多在省城到县乡的文教系统任职。在这一过程中,新式学堂塑造了一张串联省城到县乡的学缘关系网络,并沉淀在地方社会,这是很有力量的社会组织资源。在这一社会组织中的新式学生群体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社会位置,难以与传统秩序协调融洽。国民革命开始后,新式学生通过学缘关系网络接受革命思想、形成革命组织,发动贫雇农开展革命活动,与传统社会秩序彻底决裂,地方革命知识分子在这一过程中形成。  相似文献   

6.
开办新式学堂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借助清末兴学的潮流,资产阶级革命派把新式学堂发展成为自己宣传和组织革命的阵地,徐锡麟任教和兴办新式学堂的历程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最终,新式学堂演变为培育革命力量的基地和清末革命浪潮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7.
学堂乐歌是指清末民初学校音乐教育所采用的歌曲。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确定新兴学堂设立"乐歌"一科,当时,有志于从事于音乐教育者,纷纷起而制作新歌,编印教学课本与歌唱曲集。新创作的乐歌,题材非常广泛,歌词通俗易解,唱起来朗朗上口。学堂乐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历史意义与价值匪浅,本文就其起源、推动乐歌摇篮的巨匠,音乐表现等探索其对后世的影响,论述学堂乐歌文化的历史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陈思博 《黑河学院学报》2022,(5):138-140+143
在新时期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中,一些影像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塑造了诸多具有鲜明性格特征和高尚思想境界的女性形象,给观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记。《啊摇篮》以革命战争为叙事背景,以历史真实的女性解放军为视角,利用好莱坞叙事,聚焦革命后方保育工作,多维度重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事实。林柯导演将真实历史事件进行艺术加工,用小事件凸显大主题,以小人物讲述大历史,艺术虚构与历史真实碰撞,形成了影片虚实相生,有血有肉的艺术张力,为新时期中国影视作品女性影像写作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新式学堂的分类、新特征和意义。认为新式学堂虽是一次较低层次的教育近代化运动,但作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最早尝试,它的出现毕竟把近代科学技术引进课堂,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教学内容,动摇了封建教育的制度结构,客观上促进了封建教育的解体进程,加快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湖湘文化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紧随时代脉动的活力,对其的传承和弘扬将成为实现教育强省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结合百年名校明德中学早期的教育理念、学校体系、校训内涵等方面,从学校内涵发展和教育强省的高度探讨了湖湘文化在湖南教育史上的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1848年欧洲革命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历史影响.具体而论,1848年革命不仅彰显了<共产党宣言>的革命意义,充分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生命力和科学性,而且极大地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内涵,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风格的革命性转变.  相似文献   

12.
明清历史演义小说承宋元讲史平话而来,是我国长篇白话小说最早出现的一个小说创作流派。问世于元末明初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其开山奠基之作。在《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影响下,历史演义小说贯穿了整个明代,曾一度成了长篇白话小说的代称,直到清中叶乾隆、嘉庆年间才逐步走向衰落。历史演义小说的衍变分为五个时期:开辟方向的示范期、萧条沉寂期、重新起步与复苏期、繁荣因革期和走向衰落期。  相似文献   

13.
总结并分析明代妈祖文献史料具有四个特点,即开始出现妈祖经书和妈祖题材的小说,朝廷褒封档案史料很少,林氏族谱与妈祖志书结合以及出现较多官绅阶层对皇权膜拜及对妈祖信仰批判的文献,指出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与明代妈祖信仰呈现式微的大趋势史实,是吻合和可以互相印证的。  相似文献   

14.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从产生、发展到终结,其对象、方法和内容是与商品经济的历史发展相适应的,其前后递嬗形成了一个经济思想的历史发展序列。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康有为、梁启超等立宪派的革命话语对其革命历史题材的历史小说叙事产生了深刻影响,小说在历史题材的选择,革命历史事件的定性,历史学中的事件、行为者和场所等诸故事要素的编码,故事的叙述方式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对历史进行改写和重构的叙事话语模式。  相似文献   

16.
17年时期(1949-1966年)的革命历史小说通常以传奇叙事演绎无产阶级革命崇高理想。传奇叙事在这个历史阶段处于两难位置:传奇叙事极大地弘扬了革命者的英雄气概,培养了人民对革命的自豪感;但因为英雄们传奇性的过分膨胀也导致小说对革命意识形态的偏离。在当时的革命历史小说中,传奇叙事并不是一种被提倡的文学想像方式,而是一种被规范的对象。  相似文献   

17.
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大量优秀的小说可以作为史料使用。在使用小说作为史料时,需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文史互证,二是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是作者生活的时代,而不是小说中故事发生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一篇史料性的学术文献,以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叙述了废名在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工作、学习、生活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社会历史的发展往往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史可以通过其语言词汇中习语的发展和变化体现出来。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旧的语言逐渐衰亡,新的语言不断产生。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习语往往更多地保留下历史文化的发展痕迹。学习和研究历史各个时期给习语带来的变化,能更好地帮助我们正确理解习语、恰当使用习语,从而给我们的语言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20.
邹珺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0):44-47
苗疆边墙的修筑是明清两代中原王朝在对湘西地区统治的过程中,采取的各种防苗治苗措施之一。通过对湘西边墙兴筑过程的梳理,体现出它保障了民族的有序交往,巩固了改土归流的成果,促进了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在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