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创设交际情境,营造一个师生、生生交际的“生活场”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不光是为了提供交际语境,激发学生交际的情感,还蕴涵着“学习如何交际”的教学价值——使学生在情境中探寻、获取言语表达的智慧。教学中如何发掘交际情境的教学价值呢?我试以自己《学会请求》(苏教国标本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中的一个教学片段做一浅说。 相似文献
2.
尹庆华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2006,(4):39-40
师:既然同学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颇有争议,我们现在就来开设一个“多元论坛”。你们可以用多种身份来思考问题,如:环保主义者、爱鸟协会会员、社会学家等。小组长可以组织组员用多种方式来交流。如:就某一个问题直接亮出你的观点;提出一个问题供小组讨论后,将精彩的发言记录下来等等。 相似文献
3.
周荷慧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2006,(10):26-26
师:郦道元的《三峡》是一篇描山摹水的美文,那富有音乐美的文字尽显了三峡的美好风光。读一读,看哪些字、词、句能表现三峡之美?可用“‘——’写出三峡——美”的句式来阐释理由。 相似文献
4.
5.
6.
沈荣 《七彩语文(小学低年级)》2014,(6)
正一、整体感知,学习概括师: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默读全文,想一想。(屏显:起因:鹬,河蚌;经过:它们;结果:渔夫。)师:(根据学生回答,优选出下列答案)"鹬想啄河蚌的肉,河蚌夹住了鹬的嘴"是故事的起因,这是课文的第1自然段。渔夫"没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一齐捉住了"是故事的结果,在课文的第4自然段。第2、3自然段写的是鹬蚌相争的经过,是课文的重点。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吗?(生思考,大部分 相似文献
7.
片段:“梯形的面积”计算新授课。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探讨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知道了求梯形的面积必须要知道的条件,下面我们就来练习一下。 相似文献
8.
9.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已是当下的共识,但真正做起来并非易事。笔曾听过无数节观摩课、优质课、研究课,这些课课堂表面上一片热闹,讨论声不绝于耳,实际上教师们仍不自觉地陷入“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的魔圈,其实质是一言堂,教师一人包打天下。为此,笔常常反思:如何才能在教学中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大包大揽,剥夺学生的思考?经过实践,笔认为,教师不如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出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讨论,教师只在关键处作适当导引,以免讨论偏离话题,这样,既加深了对学生的理解,又发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批判意识,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太阳系》是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在研究了太阳、太阳与地球物质、生命的关系、太阳能的利用之后,学生的兴趣会继续扩展到别的星球上,扩展到对太阳系的认识上。 相似文献
14.
一、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看今天老师把谁带到课堂上来了?
生:木头。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木头?(板书:木头) 相似文献
15.
周建新 《语文世界(高中版)》2014,(12):21-22
片段一:学生做起了买卖
《成语故事》中第一则是《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当这个卖矛卖盾的人在街上叫卖时,说的话是“自相矛盾”的,因此,当别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戳你的盾”时,他就哑口无言了。这时,教师进行了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16.
《看月食》是小语第四册的一篇课文 ,该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月食这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 ,教学内容相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 ,不易理解 ,于是我采用了以读代讲 ,以读促思 ,在读中感悟的方式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请看下面的教例 :一、自读课文 ,想想关于月食形成的几种说法。请你划出来 ,读一读。奶奶 :现在叫月食 ,我们小时候叫天狗吃月亮 ,人们担心月亮被天狗吞掉 ,就敲着锣呀 ,脸盆哪 ,满村跑 ,敲着敲着 ,就把天狗吓跑了。爸爸 :不是天狗吃月亮 ,是地球转到了太阳和月亮的中间 ,挡住了太阳光 ,太阳光照不到月亮上 ,就叫月食。等到地球转过去 ,月…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课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想象美二、理解朗读,感受美1.假如有了神笔后,同学们想做的事很多很多.现在我们来读一读<假如>这首诗,看看诗中的小朋友最想做什么? 相似文献
18.
19.
《忆江南》是古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诗人选取了“日出江花红胜火”和“春来江水绿如蓝”两个典型景色 ,借助比喻 ,渲染了春天的绚丽景色 ,最后用一个反问句真切有力地表达了对江南的思念眷恋之情。然而 ,江南之春 ,无所不在 ,美不胜收。“江南好” ,“好”在哪儿呢?并不是“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所能概括的。词中的一个“好”字 ,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也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个“好”字 ,才能欣赏到真正的江南之春。以下是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 :片断一](调起来)师 :一说到春天 ,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闭上眼…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