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宏萍 《学语文》2004,(1):14-15
执著于人生道路的探索,是鲁迅一生上下求索的目标,也是其小说《故乡》深层叙事结构下的诗意逻辑。“故乡”不是“走向虚幻”和“理想幻灭”的终点驿站,而是“在荒地上踏出新路”征程的起点,是以“我”为代表的“少爷”一代人和以闰土为代表的农民一代人在封建自然经济解体以后寻求希望之路的出发地。解析《故乡》的叙事结构,不难发现鲁迅笔下如此深邃的意蕴。玛丽·劳勒·莱恩把计算机的递归功能术语引入叙事学,他说:“关于递归现象,叙事学家们至少对其中一种形式是非常熟悉的,那就是故事套故事或故事里嵌着故事。这种嵌入现象也可以用‘堆…  相似文献   

2.
鲁迅,这位高举五四新文化运动旗帜的巨匠,以其独具的慧眼,用小说这种特殊形式,高屋建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现实,不仅每一篇都显示出很高的艺术成就,即使是细节之处也都有其独具的深刻性。关于这一点,我想用中学课本上的《故乡》这篇小说来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3.
4.
如果说鲁迅的小说是我国文苑中的奇花异卉的话,那么,他的短篇杰作《故乡》则是这片奇花异卉中的最奇异者,因为较其他小说而言,它卓然凸现出一种诗化审美特征。这种特征,一言以蔽之就是:以尺幅画面再现无穷天地,融画、情、理于一炉。本文拟结合原文从“画”、“情”、“理”三方面对此特征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5.
鲁迅是我国的文学家、思想家,他是一位目光如炬、站在时代前沿的巨人。他用一支唤醒民众麻木心灵的利笔,把满腔的爱国之情倾注到了一篇篇作品里,用他不屈的精神为中国民众树起了一座丰碑。本节课引导学生学习小说《故乡》,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促进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6.
7.
咀嚼鲁迅作品,掩卷而思,仿佛多活了几十年来到风雨如磐的旧中国,仿佛走进小桥流水的江南古镇,仿佛穿越时空深入到作者浩瀚的内心世界。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向我们走来:阿Q、祥林嫂、闰土、孔乙己、双喜、涓生、狂人、人力车夫等。人们还注意到一个人——“我”。  相似文献   

8.
冯翠 《文教资料》2009,(18):79-81
鲁迅对于色彩的艺术展现无疑是鲁迅小说的一大特色.虽然作者对于色彩的运用不是着墨很多,但是在一片灰暗的世界中出现的那点色彩却打开了读者的视野,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作者将色彩附丽于景物、事物和人物,并对其加以动态的表现,从而深化了其思想内涵.在对色彩的运用方法上,或将对比色进行碰撞,造成一种强烈的反差,或对某一色系进行重点铺述,加以调和,以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鲁迅正是以其绘画大师深厚的功力,为读者展现出了一个个用艺术的画笔构筑起的恬淡的多彩世界.  相似文献   

9.
余德兴 《语文知识》2003,(10):33-34
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败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以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这篇小说的感情基调是“悲”。  相似文献   

10.
《故乡》不是一篇政治小说,用“农村经济的破产”这一流行的观点来概括它很不妥当。《故乡》所蕴藏的情感体验主要是陌生与孤独。所表现的是作者鲁迅精神家园失落以后虚无的生存状态,以及在虚无生存状态下顽强不息的精神追寻。  相似文献   

11.
的羡慕之情。中年闰土话语六处,其中十次使用省略语——⑤越不过的“障”。“老爷!……”20年没有见面的儿时伙伴,相见时该会有多少亲近,却不想全被闰土这一声令“我”寒噤顿生的“老爷”的称呼所冲淡。一个省略号,表明思想深受封建等级观念禁锢的闰土,在“儿时友情”和“尊卑有别”之间做出了何等艰难的选择,而最终他没有越过摆在二人之间的“障”。省略号省去的是他不知多少挂在嘴边想说却没有敢说的话。⑥说不出的“涩”。“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请老爷”怎么样?是请他谅解这手中的“礼”太薄吗?闰土没有说出来,而从“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一句可  相似文献   

1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  相似文献   

13.
小说艺术本来就是一种虚构性很强的艺术,故事情节中本身就有许多的偶然与巧合。而用不大合乎生活常情的反常情形来吸引读,同时通过强化“言外之意”来使小说更富含审美情趣.往往是小说家构思过程中用心追求的一种手法。鲁迅先生在其小说《药》中就特意设置下好几处这类细节,初看很是让人不以为意,然而细加品味,方知作构思上是何等地用心。  相似文献   

14.
15.
鲁迅的小说将抒情渗透到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叙述中,并从中传达出丰富的社会内容、深刻的人生道理和含蓄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16.
路善全 《学语文》2004,(2):17-17
多年来,我一直以一种感受的方式去接触鲁迅及其作品。又一次翻开《故乡》,走近作家“所记忆的故乡”,一派宁静、祥和的乡土气息及民族生活景象扑面而来。这篇写于1921年初的农村题材小说,开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先河。小说中所描述的中国农村的普通人事及人物命运,与鲁迅其他农村  相似文献   

17.
在语教学过程中,教参与其他相关资料有意或无意地强化《故乡》中的“我”不是作鲁迅,理由是:《故乡》是小说,小说中的人物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人物形象,而不同于一般记叙。然而,这种说法总让人感到有些别扭,我以为有反思的必要:“我”是鲁迅,不可以吗?这个反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8.
高敏 《时代教育》2014,(11):207+210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中首开乡土小说风气的作家,归乡情结一直贯穿在他小说的创作中,这种强烈的情感同样在他的小说《故乡》里深深的埋藏着。本文通过对《故乡》内蕴的分析,充分揭示故乡在鲁迅心灵的深刻投影及作家对故乡乡民深切的热爱和浓深的愤恨之情,并由此观到深层的"回归"与追索。  相似文献   

19.
鲁迅是中国新化运动的闯将与旗手,他的小说创作以人物形象的个性鲜明,思想内涵的深刻而称于世:鲁迅又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对中国小说历史的研究更见功夫,有《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古代小说对鲁迅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拟就《故乡》来分析《红楼梦》对鲁迅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荣松 《阅读与鉴赏》2006,(12):36-39
乡土是生命的起源,乡情是中国文人独特的情感寄托。早在弘文学院时期,鲁迅的同学对他就有“斯诚越人也”的评语。(沈瓞民《回忆鲁迅早年在弘文学院的片断》)鲁迅的故乡浙江绍兴,山水秀美,民风古朴,文化积淀深厚,孕育了鲁迅割舍不断的故乡情结,也塑造了鲁迅忧国忧民的文化性格。从《故乡》与《社戏》看,鲁迅对故乡的情感是复杂的.爱恨交织难以一言蔽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