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励华这个名字,军队的读并不陌生。在军内的报刊上,时常可以看到他写的消息、通讯、评论和报告学等作品。透过朴实、自然、充满激情的字,读不难领略到他内心燃烧的职业激情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2.
《军事记者》2006,(3):F0002-F0002
江宛柳,解放军报社主任记,大校。1970年入伍到第二炮兵部队。1977年调第二炮兵工团创作室。1981年调解放军艺出版社,先后任《解放军艺》和《昆仑》杂志编辑、《军营化天地》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学学会会员。有报告学集《我在寻找那颗星》、《没有掌声的征选》。所报告学曾获1990—1991年度“全国优秀报告学奖”、首届“鲁迅学奖”、第六届“中国人民解放军艺奖”。  相似文献   

3.
在广西玉林市,陈瑜的名字是与“陈瑜工作室”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市民还不知道陈瑜最近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但他们仍然会像以往那样,遇到难事、烦心事就“打电话给《玉林晚报》的陈瑜工作室”,看能不能帮着解决一下;遇上高兴事、有趣的事,也会自然而然找陈瑜,要与她分享。  相似文献   

4.
去年7月,当王宏林参与采写的新闻作品《参演万余人不见几个兵》获得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后,笔者提出要给他写个专访,他笑着摇了摇头。4个月后,当他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从北京开会回来后,笔者再次要求采访他,他又是直摆手。他说“:咱当编辑记者的写别人写惯了,写咱自己心里总感到不自在。再说,咱那点事儿值得写吗?”直到前几天,《军事记者》主编打来电话约稿,王宏林才勉强应允下来。那么,就让我们走近王宏林,走进他执著于军事新闻事业的心路历程吧。“我就是一条道走到底了”1986年,王宏林从郑州高炮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某高炮…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市报人》2005,(11):48-48
本刊讯,记者从中国记协获悉:经中宣部批准,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今年记者节期间表彰一批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其中,获此殊荣的有11名同志是地市报研究会会员单位的编辑记者。  相似文献   

6.
2005年2月28日,第三届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表彰大会在京召开,玉溪日报社榜上有名,成为云南省唯一受表彰的党报。 同年12月12日,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派出《中国新闻出版报》副总编辑张秀平来到玉溪,就《玉溪日报》的办报理念、采编业务、经营管理进行采访和调研。2006年4月21日,《中国新闻出版报》第3版刊发《领导满意读者爱看市场接受——对话玉溪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师跃雄》,对玉溪日报社2000年以来的改革和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7.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都说新闻事业是艰苦的职业,而当编辑更是这一份艰苦职业中的莆差事,他螫有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和毅力,他要有乐于为人作嫁农的品格和胸怀,在十多年如一日的编辑生涯中,他以敬业为纸,以勤奋为笔,抒写着属于自己绿叶衬红花的点滴故事,他就是福建省优秀新闻工作者、闽南日报社编辑赖雄伟。  相似文献   

8.
王寒  钟凯  王君 《新闻三昧》2008,(3):28-29
“面对全球市场,扩大新闻视野,转换经济视角,聚焦企业视点,是当代企业报人的使命。”这是刚刚在第八届中国记者节获得湖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光荣称号的湖北省企业报记协主席、《武钢工人报》社长兼总编张厚东的获奖感言。简短的几句话道出了一名工业记者几十年来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9.
刘万平 《军事记者》2005,(12):11-12
在解放军报社,很多人与徐海均逢面总习惯喊他“徐副主任”.因为他曾在社办公室(政治部前身)当过3年副主任,后调任时事部副末任3年,再后复网政治部任副主任(正师职)达5年之久、“为官”11年,特别是在政治部这个“要害”部门主持工作期间.他一心为公、一身清廉,留下了有口皆碑的“官声”,至今仍被大伙儿不时提起。  相似文献   

10.
李涤非是《家庭保健报》一版编辑,还负责《家庭医生》版的编辑工作。出生于医生家庭的李涤非,恰到好处地把生活中的累积在她编辑的版面中温暖渗透,让读者感觉到阳光和亲切。  相似文献   

11.
来到北京西山一个安静的小院,坐在2005年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战友报社35岁的编辑吕高排的面前,聆听着他那复杂的经历和耐人寻味的故事,我们的心情便不再平静。从军近20年,在看似悠闲的谈笑之间,这位潇洒的军人记者用笔散步,写出了许多动人的篇章。于是,我们决定一页一页地翻阅那摞厚厚的作品,一步一步地走近吕高排;于是,在近距离的接触中,我们一点一点地感受到他一身戎装背后耀眼的光环,在人民解放军的绿色方阵里烁烁生辉;于是,我们仿佛听到了这个笑声朗朗的军人大步向前的脚步声,听到了摸惯枪杆的铮铮汉子与色彩斑斓的写作艺术亲密接触时…  相似文献   

12.
从鱼雷快艇的轮机兵,到《人民海军》报社军事后勤处处长,从海岛到都市,25年的军旅人生,张剑有20年是在爬格子中度过的。他说,记者就是一个行者,一个永远走在路上的人。就是这位行者,一边走路,一边记录,一边思考,一边写作,用灵性的文字,记录下大变革时代人民海军建设的辉煌航程,成就了一篇篇颇有影响的新闻佳作。“记者应代表社会的理性和良知”张剑是从一个海岛上写到北京来的。他在那个吸两支烟就可走一圈的最前线的海岛上呆了整整9年。谈起如何走上新闻之路,他说得平平淡淡:“海岛生活很寂寞,寂寞了就读书,读书多了就想写东西,写了东西就…  相似文献   

13.
14.
15.
沐浴着和煦的春风,《空军报》迎来了创刊50周年的喜庆日子。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喜悦,飞扬着春天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去年以来,《空军报》的军事训练报道充分展现“英勇善战”精神,突出“打仗”意识,版面上充满“火药味”。无论是工作报道还是人物报道,都凸显“战场”这个主题,充分反映了空军部队贯彻落实全军军事训练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全员全装深训精训“(简称“两全两训”)的风貌,以鲜活、精细、厚重等特点,反映了空军部队不断掀起大抓军事训练高潮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17.
顺应新军事变革的需要,我们军队士兵成分发生了新的变化,以至士官在一些作战部队占了较大比例。因此,努力建设一支政治思想坚定、专业技术精湛、作风纪律严明、骨干作用明显的士官队伍,既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的需要,也是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空军报》积极探讨在士官选取中如何堵塞上级打招呼、个人跑关系、层层留指标等漏洞的不良作法,发挥党委机关报的舆论监督作用。在组织策划报道方面《,空军报》发挥我们编辑二处负责深度报道工作的优势,具体承担了“坚决扭转士官选取中的不正之风”(以下简称为“坚决扭转”)报道任务。从…  相似文献   

18.
19.
张朝岑,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广电局记者,处于新闻单位的最基层,就是这个基层小记者,在2007年11月8日,参加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成立七十周年纪念大会,成为2007年度148名全国优秀工作者中唯一一个县级媒体记者。而这个新闻人,同时又是《平顶山日报》追踪报道一年多推出的新闻人物——被称为“精神侠客”的张朝岑。  相似文献   

20.
《河南电力报》创办于 1981年 7月 30日,为对开大报,周五出版 (月末为 8个版 ),期发行量 5万余份。她是我省电力行业惟一经国家批准公开发行的报纸,是河南省电力公司党组的机关报,以宣传电力政策、剖析电力热点、提供电力信息、预测电力市场为己任,立足电业,面向社会,是社会各界电力用户搞好电力消费、了解电力政策的良师益友。   河南电力报社现有采编人员 16名,实行采编合一,提倡协同作战,已形成精干高效的办事作风。现拥有一支由 200多人组成的稳定的通讯员队伍,新闻网络健全,信息灵通畅达。 1998年,报社建成微机联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