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它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课程。在国际上,校本课程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的出现源于对50年代和60年代课程发展趋势的反思。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办学方针。这为校本课程在我国的顺利开发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教育已发展到三级课程阶段,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学校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而设计的课程,所以也叫“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关系如何呢?国有课程、地方课程都体现着我国教育的基本要求。而校本课程则是在保证国家教育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而设计的课程。因而,它根据各  相似文献   

3.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由学校开发的课程。它具有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作用,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互补性课程。文章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遵循素质教育理念,探索如何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体现办学特色、校本教学内容的选定应该考虑哪些因素等,让校本课程成为学校的特色教育。  相似文献   

4.
傅宏莹 《教师》2010,(21):114-115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通过对本校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办学思想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特别是使学生在国家、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就是学校自行设计、“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课程。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言的,也是相对于专家开发的课程而言的。它是基于学校立场,以教师为开发主体,旨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而设置的课程。  相似文献   

7.
"校本教材"这个说法已经提出很多年了,它源于基础教育阶段,我国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其中,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的一部分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8.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可供选择的课程。它是以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要为目的,充分体现学校自身特点的个性化课程,它对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对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都将起着不可忽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彦怀 《河北教育》2010,(11):36-37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落实国家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重要内容,旨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按照国家课程管理政策规定,校本课程规划、设计的权利主体是学校,对应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管理承担的职责肯定不适用于校本课程,那么,县级教育部门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应承担什么责任、发挥怎样作用呢?  相似文献   

10.
左海燕 《考试周刊》2014,(97):153-154
<正>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资源是根据国家规定、结合地理学科和地方特色指导开发的课程。《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赋予学校充分的课程自主权,要求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在我国课程体系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在课程开发的内容选择上也十分独特。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课程基本理念提出"要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校本课程是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发的,因此我们应该为学  相似文献   

11.
国家课程计划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大部分组成。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具体落实教育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重要措施,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它能促进各种层次、各种特长的学生的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我校于2003年秋季开设了小学英语(口语)校本课程,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等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学生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等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是校本课程的下位概念,它是指在中等职业学校展开的,以国家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为指导,依据职业教育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及教育哲学,以学校成员为主体,采用选编、改编、新编或设计教学活动等方式进行的一切课程开发,旨在满足本校学生的发展需要.职业学校校本课程不仅仅是指狭义的教材,而是一个全方位的、动态的过程概念.其中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组织、实施、评价等一系列过程.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我国课程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形成特色学校的重要途径之一。南宁外国语学校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组在充分学习和领会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为突显学校外语特色,积极大胆地进行了如下校本课程开发和实验:  相似文献   

14.
校本课程开发对创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首先要解决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问题。目前急需确立的基本观念应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校本课程开发是以校为本的,不仅仅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第二,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建设学校特色、发展学生个性的,对学校的整体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第三,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树立整体课程观,将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看作一个系统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5.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在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基础,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在校本课程的范围里,学校是课程决策的中心,而校长则是推行校本课程的关键所在,只有校长的管理理念、管理行为实现  相似文献   

16.
侯炜 《快乐阅读》2011,(13):50-51
一、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1.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要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本地区和学校的资源开发出  相似文献   

17.
校本化课程建设包括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两个方面,它是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一种教育追求。校本化课程建设的实质是学校课程文化的确立与转换,以及学校文化的重建和教师文化的革新。  相似文献   

18.
一、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的有关概念 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提出来的。它是课程管理行政主体变化的一种表现,是课程管理权力的一次再分配。它的具体含义是: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及课程专家等在对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构成,而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行开发、学生自愿选择的课程,它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提高学生某方面能力为主要目的。我校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建立了由校长亲任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并进行了两方面的前期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20.
校本课程是我国课程改革呈现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存。校本课程的重要价值在于它追求课程对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适应性。校本课程开发的水平.在某种意义上反映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课程领导是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为了保证农村中小学的课程领导发挥最大效力.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