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专利转化率低导致许多专利被束之高阁,不能物尽其用。在这个以创新促发展的大环境中,高校专利转化率低已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解决专利转化率低已然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通过对近年来陕西省高校研发经费投入与专利成果产出等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探析专利转化率低下的原因,并从高校、企业、政府、市场四方面着手,构建促进专利转化率提升的"一体两翼"实施体系。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是开展研发活动的重要机构之一。研发经费是高校研发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为了解我国高校研发经费投入的进展以及与国外高校的差距,分析了目前高校研发经费的国际概况,比较了中、德、加三国高校研发经费的来源结构、经费总额、强度与人均经费和占国内研发经费比重。通过三国比较,发现中国高校研发经费投入具有总量低、强度低、人均低和比重低的特征,并提出了完善我国高校研发经费投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校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关系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话题之一。已有高校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关系的研究多以总量指标来衡量研发投入,然而,总量指标会掩盖研发资源的结构与特征,并不能全面反映高校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关系。构建反映不同结构与特征的研发投入与产出关系的实证分析模型,利用第二次全国RD资源普查数据,探讨不同研发经费结构和人员特征对高校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和来源的高校研发经费,以及不同学历、性别和研发工作性质的高校研发人员投入对高校创新产出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研经费投入的增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高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在快速增长。但由于专利质量的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专利的转移转化。"双创"背景下对高校专利质量有效性进行研究,就是为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道奠定基础,进一步释放高校沉淀的大量科技资源,在帮助高校将高质量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深化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同时,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专利申请授权量大,但商业化、产业化实施却相对不足,目前的"专利实施率"数据不能准确反映出我国高校专利实施的真实情况。造成高校专利实施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专利技术本身与市场需求脱节,高校在专利运用和管理制度上还不完善。因此,高校应从政策和管理上积极引导专利申请的目的更多地趋向于专利实施,以公开技术获得法律保护,通过实施应用实现专利价值。  相似文献   

6.
全力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近两年来,陕西省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企业科研机构达494个,研发人员4.86万人,拥有科研仪器设备现价46.55亿元,研发经费支出达104.6亿元,在2007年的基础上年均增长26.7%,占全省研发经费的41.9%,开展研发项目4623个,占比达14.4%,比2009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2011年专利申请量达18791件,专利授权量5324件,分别占比58.3%和45.7%。但总体上比较,与全国和同类省份还有差距。一是投入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高校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国家对高校科技研发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一方面对高校科技创新和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使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更加规范、科学、高效地管理使用这些数额庞大的科研专项资金,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降低高校学科建设经费投入风险的若干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任何经费的投入,风险就会相伴左右.随着高校学科建设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方式从"面"到"点"转变,资金投入重心从"扶贫"到"扶优、扶强"转移,学科经费投入风险日趋加大.如何降低经费投入风险,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非常棘手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高校学科经费投入的种种风险,提出有效控制和降低经费投入风险的若干举措.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深入,各级政府逐年加大对高校的经费投入,针对高校资产逐年增加的现状,结合高校资产现状,本文分析了高校资产存在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校的研发力量在我国科技体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高校科技经费的投入与使用对推动国家科技进步,以及国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贡献度,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为此,通过有效地对高校研发经费增长与使用状态的直观分析,在结构上加大国家和地方财政对高校研发经费的投入力度,拓展经费来源的多途径、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并在高校内部合理配置研发经费的使用方式,是提高高校对国家与区域经济发展科技贡献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日益扩大,而教育经费却日趋紧张。尽管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总量逐年增长,但随着地方高校办学经费的不断提高,使高等教育运营成本逐渐上升,因此,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我国地方高校的良性发展。本文主要对我国地方高校办学经费筹措方式及对策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湘南学院学报》2018,(5):32-38
探讨化工学科高校专利申请及其激励政策,对保持化工学科优势、提高专利申请水平、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CNKI专利数据库,应用IPC分类法探究六所化工学科强势高校专利申请的主要研究领域分布、发展程度及专利申请的趋势.结果表明,发明类专利数量高于其他类别的专利,申请数量体现学科优势和政策反应;化工学科高校专利申请主要集中于C部和G部,不同子领域中各高校的研究优势、专利发展程度和专利成长态势具有差异性;最后,从"国家-学校-学科"三个层面提出化工学科高校专利申请的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是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部分。通过对科研经费投入与专利产出、专利转化、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分析发现,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还存在制度建设不完善、专利申请质量不高、知识产权实施效率低等问题。因此,高校应通过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等方式做好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进而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高校期刊是展示高校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窗口,是我国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期刊面临着专业对口的编辑人员数量不足,缺乏优质稿件,"三审三校"制度执行不够严格等问题.通过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充实编辑队伍,引进专业校对人员,加大经费投入以保证优质稿件数量,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等措施提高高校期刊质量.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校R&D经费投入增长缓慢、投入结构比例不当是因为存在着制度性制约因素。政府在增加R&D经费投入的同时,应注重推进研发市场的制度建构。新制度以优化结构、注重效率为主要尺度,因此高校应依赖新制度所确立的市场规则以最优研发效率向政府、企业和社会来争取R&D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16.
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高校科研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尤其是近几年,增加比例更高。经费的增加提升了科技发展的可能性,但经费管理方面的弊病一直是科研人员以及社会所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拟从激发高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的角度,提出解决科研经费管理相关问题的对策,如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科研人员职业自律以及强化监督的执行,从而实现科研经费高投入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高校专利申请现状分析,了解高校高价值专利培育情况,从高校高价值专利申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来分析高校高价值专利培育方法,并从高价值专利培育策略探讨如何推进高校的高价值专利挖掘和主动培育工程.  相似文献   

18.
回顾安徽创新驱动发展历程,分析了安徽创新驱动发展基本情况:研发经费投入逐步加大,专利成果快速增长,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技术合同成交额逐步提高,每万元GDP能耗降低取得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研发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有待健全,产学研合作各方还需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专利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人才资源匮乏,合芜蚌试验区的辐射效应有待放大。提出了解决对策:建立多元化的研发经费投入机制,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快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放大合芜蚌试验区龙头效应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此文选取1985-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检验,对广东专利申请量产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专利产出和GDP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协整系数为0.2-817;二者在10%水平上具有Granger双向因果关系,但在5%的水平时,经济增长对专利产出的影响强度相对较弱,专利产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相对较强,这主要是因为广东的研发投入还不足,广东快速增长的经济没有带来专利产出数量的增长。我国还需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科技经费的投入机制,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一副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其R&D活动的经费是重要的财力支撑,也是衡量高校R&D活动水平的关键性指标。1999年—2008年10年间,我国高校R&D经费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如经费投入规模不足,比重偏低、来源与支出结构不合理、对GDP增长贡献率较小等问题。因此,保证政府的持续投入,加大基础研究的力度,增强高校自主研发意识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