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排演课本剧,一般是以教室为舞台,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课文中描写人物活动的语句化作具体人物活动的话剧.指导学  相似文献   

2.
一、引导学生感悟要把握“轻重”这是《景阳冈》的一个教学片段:1.引入激趣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景阳冈》这一课,你们觉得用怎样的方式学好呢?生:这篇课文很有趣,演课本剧,演课本剧……(学生们在下面喊)师:那好,就演课本剧。师:要想表演成功,必须先学习课文,请同学们先读课文,然  相似文献   

3.
【参加人员】全班学生和语文教师。 【主要活动】编写课本剧,演练课本剧,表演课本剧。 【过程描述】《狼》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文言文,在这篇课文中,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塑造了两只狡猾的狼及机智的屠户形象。在教学接近尾声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表演文中的故事情节。同学们非常踊跃,推举了4位同学上台表演,分别是黑狼、灰狼、屠户及旁白。4位同学的表演基本把握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虽然不免简单而粗糙,但是显得滑稽而生动,引来阵阵笑声。  相似文献   

4.
正课本剧是语文教学中一朵绚丽的昙花。她在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题、领略人物形象、理解作者态度、触摸人物情感方面发挥了不寻常的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得到充分运用,编导课本剧费时费力,受益较大的只是几名参演的学生,极大地限制了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作用,这些都是制约课本剧常态化的瓶颈。我认为,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入课本剧,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本剧的作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不仅表现为参与人数的增加,更在于思维积极性的激发,是一种在教师  相似文献   

5.
课本剧是一种深读课文、推敲课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情感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文本理解手段。由于课本剧的使用,教材由"薄"变"厚",由"静"变"动"。它不仅融入了学生的生活资源,而且融入了学生的主观创造,学生由被动的文本接受者,成为文本的创造者、享受者。  相似文献   

6.
课本剧是一种深读课文、推敲课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情感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文本理解手段.由于课本剧的使用,教材由"薄"变"厚",由"静"变"动".它不仅融入了学生的生活资源,而且融入了学生的主观创造,学生由被动的文本接受者,成为文本的创造者、享受者.作为语文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课本剧寓教于乐,越来越受到教师,特别是学生的喜爱.但对于使用课本剧所出现的问题,我们也要认真正视和反思.  相似文献   

7.
课本剧是学生解读课文的重要手段。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利用角色对话深入解读课文内容,能够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感受能力,有效达成阅读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8.
所谓课本剧,就是把学生学习的课文改编成戏剧,用真人来营造和表现课文中的环境、情节、人物,将课文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地传达给学生的一种集教学和娱乐为一体的校园活动。新一轮课改强调课堂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变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过程为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过程。课本剧是实现这种转变的桥梁之一。  相似文献   

9.
根据儿童的生活、心理特点,让语文课堂既形式多样、气氛活跃又能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位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实践表明:采用课本剧表演这一鲜活的形式,会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现以《狐狸和乌鸦》一文为例提出课堂中引进课本剧表演的四个要点:一、研读“剧本”,探究“角色”语文课堂上的课本剧表演,是一种深读课文、推敲课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情感并将其“形诸于外”的排演过程,是一种特殊的阅读理解手段。因而,在表演课本剧前,首先要反复阅读材料,圈画出重点的词句,如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词,然后在讨论中把握角色。其次…  相似文献   

10.
在课本剧创作中,有五条途径能实现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途径一:由现成课文到剧本创作把课文改编成剧本,要经历一系列的创造实践,所以,可让学生发挥想像,自主动手。如:制作舞台布景,设计人物动作,撰写人物台词,拟定舞台指示,安排人物出场等。途径二:由书面语言到口头语言老舍谈剧本创作时说:“首先得写出活人嘴里的活话,而且是只有一个人说出的话。”演课本剧前,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揣摩文中人物的个性特点。这样演出来的人物才能生动,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途径三:由写景状物到布景道具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设计道具…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堂非常的语文课。说它非常,是因为它与常规的语文课完全不同:教师隐退在幕后,讲台上是一群学生在表演课本剧《西门豹》。表演的学生十分投入,语言、动作和表情都经过了自己的深思熟虑,虽然是那样的稚嫩,却那样的感人。表演结束了,同学们一个个品头论足起来。有的对表演者的感情、神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的指出个别地方人物的语言还可推敲更符合人物的性格,有的谈自己看了课本剧表演后的感想,还有的干脆上台来自己表演认为最得意的地方。这时,教师从幕后来到了前台,组织学习课文《西门豹》。由于课本剧表演的铺垫,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  相似文献   

12.
根据课文内容续写故事。续写课文是我布置语文作业的一个重要形式。许多课文的结尾言已尽而意无穷,鼓励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续写下去,既巩固了课文所学的知识,又拓宽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如学了《跳水》这篇课文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孩子爬上桅杆后,你有更好的办法帮他脱离危险吗请将你的好办法写下来。”孩子们仿佛成了一位位小作家,纷纷把各自心中独特的想法有声有色地写了下来。联系课文进行角色移位。在许多课文中,有些内容是用精练的文字一笔带过的。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详…  相似文献   

13.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课内讲读课文。文章场面简洁.情节脉络清楚,矛盾集中尖锐,人物形象鲜明.文字以不艰深的对白为主,语言中含有丰富的潜台词。因此,《唐雎不辱使命》非常适合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我的教学构思则是请多个剧组表演后,用导消说戏、观众和演员对话的方式进行活动型“文言仿真”学习。  相似文献   

14.
<正>一、开展活动,引导参与角色扮演引发共鸣。在品德与社会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  相似文献   

15.
教师应关注单元语文要素,并将其落实到单篇课文的教学中。根据《十六年前的回忆》对话多、人物细节描写突出的特点,教师可采用表演课本剧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悟写作方法,体会人物品质。  相似文献   

16.
浅谈课本剧在小学语文课中的教学效应山西/田淑琴一、课本剧因文设计,精心安排,可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课本剧教学,适合于表演较长和较难的,故事情节较复杂的课文。采用课本剧教学,应注意因文设计,精心安排,安排得当,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创设情境,巧补“留白”《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讲完后,我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学生自备道具,在台上自由发挥,那一颦一蹙的表演大大丰富了课本的内容。触手可及的“于勒”“菲律普”“克拉丽丝”“若瑟夫”活灵活现,真实可感,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学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接着,我要求学生动笔补写发财的于勒变成穷光蛋的内容。许多学生受课本剧表演的启发,饶有兴趣地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像。许多学生能或叙或议,或抒情说明,并把特定情境下的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等作细致描写,有的学生用了新鲜贴切的词语,如:满面春风、张…  相似文献   

18.
2001年“六一”儿童节,我们编导的课本剧《南郭先生》在学校演出获得了成功,受到了一致好评。那么,要使课本剧获得较好的演出效果,在编导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精心选材好的剧本是取得演出成功的前提条件,在编写课本剧之前从课文中精心选材犹为重要。如今的小学课本内容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但是,在选材时也要注意以下几个条件:首先,要选择那些适合儿童演出的课文。有些课文虽然富有教育意义,却过于理性、抽象,不适于改编成剧本。其次,课文中那些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塑造灵动丰满,故事性强的文章  相似文献   

19.
课本剧是根据课文内容组织学生编排的角色表演,是一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做中学”“玩中学”的创造活动。课本剧从动态的角度组织学习活动,为学生打开了一个新的活动天地,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打破了学科本位,丰富了学习内容,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一、编剧———与文本对话编剧是课本剧成功表演的前提。我们要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与文中人物对话。这样的对话是建立在互相了解基础上的心灵沟通。1.选取文本小学低段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课文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对话语言形象,预留了较大的想像创意空间,利于…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有较强的表演欲,这为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课本剧的形式开展教学提供了可能与保障。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故事情节性很强,人物对话比重较多,这就为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课本剧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在课堂上运用课本剧的形式开展教学,既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表现力,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