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单元教学提示本单元几篇课文,都是写景散文.教材的"单元教学要点"提出了两点:1.理解写景文章的特点.2.体会描写的作用.(一)根据本单元所提供的几篇范文,写景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表现出所写景物的特征.例如《春》,抓住了春草旺盛,春花灿烂,春风和暖,春雨细柔的特点,进而描绘了春天生气勃勃而又多姿多彩的景象.要抓住景物特点,首先要学会观察.观察细致是写出特点、写好景物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一、本单元作文训练基本要求本单元作文的范围是“写物寄意”类的散文写作,要求是抓住景物特征,恰当类比。“写物寄意”,“写物”是方式、手段。它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对象是描写具体事物。“寓意”是寄寓作者要抒发的文旨。它是写作之目的。借某种能寄寓作者的思想、观点,表明作者的感情倾向性的事物的描绘来表述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本单元写作训练的要旨。要达到上述的“要旨”、“单元训练”要求做到“抓住景物特征”,“恰当类比”。这两条是评价本次作文是否达到要求的两个重要标准。向学生布置本单元作文训练要求时,宜明确列出这两条。二、本单元作文技法指要  相似文献   

3.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及设想本单元五篇文章都是以写景为主的散文。从所写的景物看,有写名山、名城、海滨等著名景观的,也有写野景的;从所写的时令看,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不同的景致都涉及到;从写作方法看,也各具特色。因此,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事物,抓住景物特点有条理地记叙描写的方法;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对写景的作用;体会作者寄寓在景物描写中的感情。从而学到描写景物散文的基本写法。从阅读方法上,初步了解并学会高级阅读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设计思想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学习这个单元,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注意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特别是精读课文,要从文章的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反复研读;要在大体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看看它们是怎样为作者的表情达意服务的;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学习这个单元,还要作适当的摘录。本单元的教材特点是:课文大多是名篇,展现的是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各色姿态,文章精心描摹自然景物,细致表达作者的情感,篇章结构精致美观,语言生动、优美而又耐…  相似文献   

5.
第五单元是写景状物的文章。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欣赏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是我们生活的一个有机部分,热爱大自然也就是热爱生活。文章的作者既再现了自然景物的美,又表达了讴歌生活的情怀。学习本单元,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细致观察、精心描述的,从而使学生受到作者思想感情的熏陶,培养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操。《春》的作者朱自清,准确地状写了春草、春花、春雨、春风的特征,在歌颂青春的活力中融入了热爱生活、催人  相似文献   

6.
一、单元内容 本单元由五篇记叙文组成,是本册书的重点单元。这五篇课文都是写人的,人的特点不同,作者写作的目的不同,因此写法也不同。《冯婉贞》一课主要是通过写重点事件,突出人的性格、品质;《一面》和《背影》主要是截取生活断面写人,通过平凡、常见的事情来表现熟悉的人物;《我的老师》、《人民的勤务员》作者从几个不同方面、全面地观察并综合地介绍和评述所要写的人物。 二、单元教学要点及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本单元的教学要点:①理解文章怎样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②学习记叙文选材的几  相似文献   

7.
怎样写好文章呢?要写好文章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使思想达到十分成熟的地步;二是使写作技巧十分熟练。前者在这里不作详述,后者是本文的要点,我们着重探讨一些写作方面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我们写作的技巧。写作方法很多,要掌握这些方法,就要“多看”、“多练”。象征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也是本单元主要的写作要求。所谓象征,就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主要是把作家要说而不愿直说的话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一、学习要点学习这篇游记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学习作者使用凝炼的语言描写景物特征的写作方法。二、自读指要 1、山水游记是以客观景物及环境为描写对象。大约有两种写法。第一种是从描写景物中透露出作者的感情,但重在写景。第二种在描写景物中,又穿插写作者心情,使写景和抒情紧密结合揉为一体。下列文章属于哪种写法: 《小石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登泰山记》 2、登泰山,可记的东西很多。但作者把记叙的重点都集中在什么上?为什么要这样写? 3、句中加点的字为什么用得好?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  相似文献   

9.
本单元的四篇文章都是议论文,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学习作者对生活和社会的观察、分析、思考与表达,要结合课文的实际内容,把握议论文的基本要点,理清论点、论据,学习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同时体会准确、严密、生动的议论语言。还应学会收集和运用多种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写简单明晰的议论文。  相似文献   

10.
绘景类文章就是描写景物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好这类文章,就要重视景物描写中自然景物的描写和社会环境的描写。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怎样指导学生写好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一、抓住景物的特征来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征来观察。我们所重视的景物描写不是作者看到什么风景就  相似文献   

11.
<正>习作指导课重在引导学生进行双向语言实践活动,在交流和表达中有效激发习作动机,确定习作内容。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是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生已经学过如何描写一处景物、一个景点等,但按游览顺序描写景物特点的难度更高。为了让学生能根据习作要求有条理地描写多处景物,教师在教学时要扣准主题,教会学生运用该单元精读课文、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节习作指导课——写一写家乡的景物。我按照预设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审题,明确习作要求;交流、讨论,指导学生选材;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作者的表达;让学生动笔起草。自我感觉整个教学过程流畅、明了,不免暗自高兴:这次习作学生应该都能写好。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节习作指导课——写一写家乡的景物。 我按照预设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审题,明确习作要求;交流、讨论,指导学生选材;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作者的表达;让学生动笔起草。自我感觉整个教学过程流畅、明了,不免暗自高兴:这次习作学生应该都能写好。  相似文献   

14.
本单元突破口 本单元是记叙文单元,单元课文都是写景状物的优美散文。据此,本单元的教学突破口应是景物描写,具体有两点:①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景状物;②以“移步换景”之法写较复杂的景物。  相似文献   

15.
写特征是写景文章的基本要求。宇宙间千景万物各具形色姿态,只有写出一景物区别于它景物的特征,文章才具有认识和审美价值。否则,“千景一色,千物一态”,虽洋洋洒洒,‘不过词藻堆砌而已。写特征又是写景文章的最高要求。要在千姿百态、万象纷呈中抓住并写出某一景物的特征,让读者心悦诚服地赏识“这一个”,作者必须下一番静观默察、比较鉴别、着力描写的功夫。  相似文献   

16.
单元提示本单元要求“学习把握记叙文的要点”,“体会完整恰当地记叙事物的方法”。简言之,即要求能把握“要点”,体会“方法”。要深入理解并实施这一要求。把握“要点”。要训练学生通过讲读或自读,理清文章的记叙线索,把握事件梗概,能找出文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老山界》,便要能把握得住全文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第一座大山的事迹。人,是红军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层次清楚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2.体会作者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1.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朴素清新、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作者是怎样借助景物描写来抒发感情的。 2.教学难点:掌握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3.教学方法:使用导读法、在本教材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借景物描写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文章,因而有必要教给学生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第一步,在审题、辨体的基础上了解本文是写景散文,引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文写了什么。第二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描写春天的,使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语言运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学习写游记     
游记是以生动、轻快的笔调记述描写游览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文章。游记取材的范围极广,它可以描绘山川景物、名胜古迹,也可以记录某地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神话传说等。写游记,难的是写景状物。景物写得生动,才能引人入胜。要写好景物,要注意以下两点。一要善于抓住景物  相似文献   

19.
[单元教学目的] 1.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征,明确写景状物散文必须突出景物特点的要求。 2.理解文章所描写景物中蕴含的情趣,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寄意的特点。 3.认识课文景物描写的顺序和层次,学会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重点难点考点] 1.本单元读写教学的重点是抓住景物特征,按一定的顺序,生动具体、情景交融地写景状物。 2.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是理解文章熔诗情、画意、哲理于一炉的艺术特色。 3.本单元的可考点主要有:①关于融情于景的鉴赏:  相似文献   

20.
【单元要旨】自然物语 大自然是沉默的,沉默又是一种深邃。口月江河,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无不折射着注视者的内心。本单元中,一年四季大自然的景物或给我们以希望和生机,或给我们以温情和喜悦。阅读本单元的文章,我们要在欣赏作者细致描绘的同时,感受物我同一,想象景物的心情,或神游其中和作者一道经春夏秋冬,历东西南北。同时,我们还要从中获得美的享受,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