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08年12月10日,全球目光齐聚北欧,本年度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大厅隆重举行。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的科学家分享了各项大奖,中国本土科学家再次无缘诺贝尔奖的榜单。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诺贝尔奖无缘,固然包含政治、经济、区域特点等各种因素,但传统文化对教育的消极影响、学术研究盲从权威、科研经费的匮乏等当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2008年中国人再一次无缘诺贝尔奖,勉强值得自慰的是钱学森的堂侄美籍华人钱永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自1901年以来,共有六位华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却没有一位是以中国国籍获得的。  相似文献   

4.
2010年的世界杯又与中国无缘。作为一个身为教育工作者的球迷,不由得把这与当前的教育现状联系在了一起。中国的足球为什么若干年出不了线和中国的教育为什么若干年也不见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如今觉得其中原委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5.
善待学生的提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还有很多人质疑中国人为什么无缘诺贝尔奖.不论是钱学森之问,还是无缘诺贝尔奖,都说明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这么多年来,中国的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只注重了知识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忽视了创新型人才的造就.创新型人才的特点之一就是有强烈...  相似文献   

6.
善待学生的提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还有很多人质疑中国人为什么无缘诺贝尔奖。不论是钱学森之问,还是无缘诺贝尔奖,都说明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这么多年来,中国的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只注重了知识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忽视了创新型人才的造就。创新型人才的特点之一就是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而中国的学  相似文献   

7.
瑞典是诺贝尔的故乡,诺贝尔奖使瑞典蜚声海外。一年一度的诺贝尔颁奖典礼,一直都受到各方的瞩目。行至今日,诺贝尔奖已有百年的历史,我们虽然有几次同诺奖擦肩而过的经历,但中国科学家却始终与诺贝尔奖无缘。当我们在为这种现状焦虑的时候,甚或乐观地说我们离诺贝尔奖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我们确实需要反思。  相似文献   

8.
何山石 《初中生》2009,(3):58-59
诺贝尔奖是没有数学奖这一奖项的。当然,没有这一奖项并不表示数学家永远与诺贝尔奖无缘。莱昂尼德·赫维奇就是数学家,但他获得了诺贝尔奖。他获得的是200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相似文献   

9.
诺贝尔奖是没有数学奖这一奖项的.当然,没有这一奖项并不表示数学家永远与诺贝尔奖无缘.莱昂尼德·赫维奇就是数学家,但他获得了诺贝尔奖.他获得的是200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相似文献   

10.
据统计,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立国 30年左右便会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前苏联 39年,捷克 41年,波兰 46年,巴基斯坦 29年,印度 30年……而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人口大国已经等了 50年,而且现在还在等待之中。中国人不甘心在诺贝尔奖前徘徊,我们应该冷静地思考这个问题了,应该查查毛病到底出在哪里了。 一、诺贝尔奖为什么与我国无缘   中国人笨吗 ?中国人过去不笨,这是历史早已证明的事实。中国人现在也不笨,有两例很能说明问题。一是诺贝尔奖 1000余人的获奖名单中虽没有一个中国籍公民,但却有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等 6位美籍…  相似文献   

11.
世界杯将至,但这场盛会又与中国无缘。作为一个身为教育工作者的球迷,不由得把这与当前的教育现状联系在了一起。中国的足球为什么若干年出不了线和中国的教育为什幺若干年也不见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如今觉得其中原委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12.
世界杯将至,但这场盛会又与中国无缘。作为一个身为教育工作者的球迷,不由得把这与当前的教育现状联系在了一起。中国的足球为什么若干年出不了线和中国的教育为什么若干年也不见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如今觉得其中原委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13.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其著作《领袖们》一书中说,“中国的教育制度可以为群众提供很好的教育,但却失去了中国的达尔文和爱因斯坦。”事实上,我国的中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等竞赛中一次次获得好成绩而百年来诺贝尔奖却一直与中国人无缘。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代创新型的人才是摆在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等等,再等等     
<正>今年10月,诺贝尔奖陆续公布,连续7年的诺奖热门候选人、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再次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他很失望,他的众多粉丝也很失望,只能对他弱弱地说一句:等等,再等等,好饭不怕晚,该是你的早晚会属于你。其实,呼声很高但最后却无缘诺奖的远不止村上春树一人。中国诗人北岛也曾被多次提名,还有四位华裔科学家也因成果显著而被多家媒体预测会榜上有名,今年最终也  相似文献   

15.
最近读到《诺贝尔奖与我们无缘的教育思考》一文,感触较深,作为以重大科技成果、社会成果为奖励对象的诺贝尔奖,不能不说是创新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可它至今与我们无缘,总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我们始终引以为自豪的总是那些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究其原因,他认为有五点:(1)教育自主性、相对独立性缺失。(2)着重培养统一人才的目的和取向。(3)刻板求同的评价方式。(4)不鼓励创新、求异的教学模式。(5)千篇一律的课程内  相似文献   

16.
李仁甫 《青年教师》2004,(10):40-41
单纯的化考试,外国人是考不过中国人的,这成了一条定律。中国人先是那样的自豪,嘲笑人家占有那么优质的教育资源,却办不好教育;后来发现高分在我,而低能亦在我——世界性的重大发明和创造,国际性的大奖(如诺贝尔奖)往往与我无缘。当情感转化成理智之后,中国人逐渐形成共识:原来人家以素质为本,我们以考试为本。  相似文献   

17.
诺贝尔奖创立一百多年,为什么一直与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中国无缘?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思考。其中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在人才培养方面,哪些原因阻碍了我们迈向诺贝尔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到目前为止的6位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美国公民(其中李远哲返台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时放弃了美籍,但得奖时是美国公民)。这似乎给人留下了这样一种印象,尖端的华裔人才只有在美国这个科技强国才能充分施展才华。我们为什么与诺贝尔奖无缘,诺贝尔奖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这意味着中国在诺贝尔科学奖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也意味着中国人可以理直气壮地摆脱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的魔咒。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因为这个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人在科学发现、科学创造方面完全可以问鼎世界、折桂诺贝尔奖。在科技领域,也有一个冷冰冰的现实值得我们反思:为什么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屡屡获得诺贝尔奖且人数多?为什么诺贝尔奖到中国姗姗来迟且少得可怜?答案只有一个:我们的创造教育意识及操作路径探究已经在世界上落伍了。  相似文献   

20.
诺贝尔奖与我们无缘,菲尔茨奖与我们无缘,大师级人物与我们无缘,我们为什么培育不出顶尖级人才?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育内部看,那就是教育错位,不能按教育规律管;校长错位,不能按教育规律抓;教师错位,不能按教育规律教;学生错位,不能按教育规律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