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典型的外化行为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社会顽疾。其早期形态主要体现在年龄与性别、攻击方式、指向对象、攻击诱因的差异性上。家庭生态系统作为幼儿身心发展最初的场所,对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发展影响甚大,主要表现在教养风格、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隔代教养模式上。有效地预防和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必须以家庭为蓝本,充分重视对家庭风险因素的控制和处理,并给予科学的教育关怀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两则案例,分析了目前家长在对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的不当处理及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原因,进而提出纠正策略。  相似文献   

3.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在成长时期表现出的一种非常不良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幼儿的成长以及身心健康发展都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导致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可分为幼儿自身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本文将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具体表现进行概述,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探究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有效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李雁南 《文教资料》2011,(19):165-167
攻击性行为是幼儿问题行为极其重要的表现之一。这些幼儿问题行为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幼儿的成长发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本文就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做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攻击性行为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及同伴的成长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对于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家长要多管齐下,既要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又要采取一些安慰、鼓励、利用媒体向幼儿传播正能量等具体措施,还要通过户外集体活动及移情训练等,逐步提升幼儿的自控能力。  相似文献   

6.
攻击性行为是影响幼儿人格和品德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中班的幼儿在生理和心理发育上都还不完全,其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应及时通过行为分析,寻找成因,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7.
黄如珊 《成才之路》2014,(17):56-57
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比较常见的,其发展状况影响幼儿人格和品德的发展,是一种不良行为。开学后的第一学期,是刚离开家庭融入集体的小班幼儿发生打人、推人、踢人等"攻击性"行为的高发期,不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也不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为什么小班是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的高发期,其影响因素是什么,小班幼儿都有哪些攻击性行为,对个体"攻击性"行为如何矫正,值得我们思考。一、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最常见的行为问题,通常表现为:身体攻击(推人、咬人、拽人)和言语攻击(骂人)。有攻击性的幼儿不但给他人和整个班级带来不好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到幼儿自身的发展。攻击性行为较多的孩子一般与同伴的关系较差,得不到同伴的接纳和认可,也成为教师眼中不受欢迎的人。如果幼儿长期生活在这样一种消极的环境中,其身心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幼教工作者要重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认真查找原因并想办法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9.
张霞  李南 《文教资料》2011,(21):143+223-143,223
本文作者以两个案例引入幼儿攻击性行为,提出了运用游戏的方法科学应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观点,原理是:从外部入手,由成人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进行强制性引导,使幼儿脱离正在或即将进行攻击性行为的环境,从而转移幼儿的注意力,缓解幼儿的激动情绪。  相似文献   

10.
学前期是儿童发生攻击性行为的一个高发期和不稳定期,年龄较小的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大多是争夺物品和游戏空间,在幼儿园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在游戏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或者在活动场地分配上发生分歧。以小班幼儿争抢玩具为例,从幼儿自身、教师、幼儿园、家长等方面对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攻击性行为侵犯了别人的利益,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这种行为还可能造成破坏社会秩序、影响社会治安的不良后果,既不利于健全个性心理品质形成,又是日后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潜在影响因素。本文针对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实质,从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方面探究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实质,从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方面探究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预防和矫正的应对性策略,为家庭和学校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幼儿期是幼儿道德和人格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是形成幼儿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品德并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需要教育者根据品德形成过程的规律对幼儿进行教育和指导。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幼儿道德问题的突出表现,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和分析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并可以从培养幼儿道德行为、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三个方面着手纠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相似文献   

13.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妨碍幼儿健康人格构建的重要因素之一。文中就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方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攻击性行为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婴儿期是攻击性行为的形成时期,婴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主要受到身心发展水平、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正确对待婴儿的攻击性行为,通过消除对攻击性行为的奖赏和关注、创设适宜的环境、运用情感宣泄、加强语言运用等方法引导成长中的儿童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孙青 《成才之路》2011,(12):19-19
一、研究的缘起调查资料表明,很多孩子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孩子心理上出现的问题会极大地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和正常发展。而攻击性行为则是幼儿众多心理问题中较为常见的,直接影响到幼儿将来的学习、生活,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所谓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一般是指幼儿较频繁、较严重地指向他人或物体的身体或言语的攻击表现。幼儿的攻击性  相似文献   

16.
章瑜 《孩子天地》2016,(6):234-235
攻击性行为是指主体的需要受挫折时出于敌意对客体实施的伤害性行为。重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既是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也是新时期对幼儿教育提出的一种现实要求。文章分析了小班幼儿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攻击与被攻击幼儿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教育措施将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与成长.幼儿园教师可通过换位角色游戏促进幼儿的移情体验,并针对攻击与被攻击幼儿的不同成因对症下药,家长应在走出“攻击性行为不算严重错误”的误区的同时净化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18.
攻击是幼儿期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它对攻击者和被攻击者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许多不良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和危害,深入探究了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和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攻击性行为是在幼儿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不良行为,具有此种行为的儿童往往很难建立良好的同伴的关系,以致影响幼儿以后的身心健康。本文主要探讨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并相应的提出一些有效的控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常见的不良行为。攻击性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意的、伤害性的或破坏性的行为,是社会规范所不允许的行为。幼儿期的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在行为攻击和语言攻击上。行为攻击包括打人、咬人、推人、抓人等行为;语言攻击包括骂人、威胁别人等。针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积极预防,同时一旦发现幼儿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就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