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这一特点反映在高一教学方面,就是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很多实践毕业生以较高的数学成绩考人高中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的数学成绩会出现下滑,有的甚至出现不及格。所以对此问题我们教师要加强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与成绩,而自学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综合能力的表现.高中数学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总结从高中数学教师要能力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高中数学教师要重视课前预习,从预习入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高中数学教师要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学;高中数学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自学中读书与思考的指导四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初中升入高中后,很多学生,甚至有些是初中数学成绩不错的学生的数学成绩开始下滑,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探究原因,主要是新教材初高中的衔接、学习方法及非智力等因素造成的。所以教师要找对策,指导学生,提高数学成绩。  相似文献   

4.
林日东 《考试周刊》2011,(14):80-80
很多学生在初中时数学学得很好,可是上了高中后,数学成绩却直线下滑,进而影响学习情绪,甚至出现厌学、弃学的现象。一线高中数学教师有必要在这方面作一些研究,找出根源,指导学生学好高中数学。作者对初入高中的学生的四大不良学习状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造成职高学生数学成绩差,对数学恐惧的原因,并就实际情况提出了培养职高数学能力欠缺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点建议:改变观念,回归生活,培养兴趣;尝试自主,培养自信;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6.
《课程.教材.教法》2017,(10):106-109
对北京市C区的六所小学2349名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四种不同自主学习方式(教师指导型、材料辅助型、独立自学型、自学讨论型)影响下小学生数学成绩及成绩巩固性的差异。研究发现:不同自主学习方式影响下学生的数学总成绩存在显著差异;自主学习方式对成绩及成绩巩固情况的影响在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年级的学生中呈现不同特点。研究建议小学数学教学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与机会,要加强教师指导的针对性,要促进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要关注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A1):50-51
作者以农村高中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依据,结合个人的实际经验,以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为目的,阐述影响农村高中生数学成绩的原因有: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学生不重视基础;学生没有掌握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对学习数学没有自信心。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上述情况,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加强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广大农村同学在高中打好数学基础,为将来取得更好的成绩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8.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数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学生掌握了一套较好的学习方法,数学成绩势必会取得进步,进而又能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凶此,教师有必要加强数学学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注意力容易分散.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精心讲解,往往教师教起来感到枯燥,学生学起来觉得无味,导致学生数学成绩下滑,甚至厌学.为此笔者通过应用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都有很大的感受,就是高中的学生到了高二,有的甚至是在高一学习函数的阶段,数学学习的能力就开始出现分化,有的时候现象还比较严重,导致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丧失信心,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甚至害怕数学,致使这些学生数学成绩渐渐下滑,数学学习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使得家长很是恐慌,学生也很恐慌,学习力不从心,产生焦虑心理。  相似文献   

11.
初、高中教材编写要求的不同,学生学习方式的不同,导致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后,因为暂时的成绩下滑而焦虑、烦躁;数学思维的锻炼又是会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因此对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进行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是每位数学教师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徐中海 《教师》2011,(33):39-39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大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然而部分学生在小学成绩不错,甚至数学成绩很好,进入初中以后成绩就下滑了,形成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初中生数学成绩出现这种差异呢?  相似文献   

13.
王茂春 《山东教育》2011,(14):36-37
""数学难学"是初中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在小学里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学学习后,数学成绩呈下滑趋势。这是学生未能顺利进行学习角色转换的表现,也是数学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中学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  相似文献   

14.
初中的学生可能由于年纪太小的原因,导致自控力不强,显得过于贪玩了,在学习上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致使成绩的下滑,为提高学生的成绩,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就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数学难学"是高中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许多高一学生家长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中考数学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经过高中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为什么数学成绩却大幅下滑,甚至不及格呢?在我校对高一学生进行的学科难度调查中,数学被学生评选为学习难度最大的学科,少数学生甚至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因而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使学生能较好、平稳地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难学是高中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一些在初中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甚至在中考中数学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经过高中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数学成绩也会出现明显的分化与下滑趋势.如何衔接初高中数学教学,让学生尽快度过"适应期",这是每一位高一数学教师十分关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高一新生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初中的学生可能由于年纪太小的原因,导致自控力不强,显得过于贪玩了,在学习上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致使成绩的下滑,为提高学生的成绩,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就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许多学生在初中学习数学很轻松,甚至成绩很突出,可是上了高中后却越来越吃力,对高中数学产生厌烦心理,有的到最后溃不成军,一塌糊涂。面对众多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学习的失败者,笔者对他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发现造成学生学习困难、成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大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然而部分学生在小学成绩不错,甚至数学成绩很好,进入初中以后成绩就下滑了,形成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初中生数学成绩出现这种差异呢?一、初中生数学成绩差异形成的原因1.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崔成子 《考试周刊》2009,(42):84-84
在笔者多年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的经历中,发现这样一种普遍现象,就是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在初中数学成绩还不错.但是在升入高一以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其中有的学生下滑非常严重,导致班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少数学生甚至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针对这种现象。高中数学教师千万不能有急躁情绪,要对这些现象的实质进行认真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补救。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下面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