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知欲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反应,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好求知欲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而初中化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能力对学生来说是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是中学阶段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本文将主要探讨如何巧妙地利用设置课堂问题,引起学生的疑问,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论述在课堂教学中,从几个关键的环节上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设置疑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心理,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晓梅 《林区教学》2008,(8):146-146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是教学的一大难点。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自学。设置疑问的方式:一是设置"群龙之首"之疑;二是设置"多米诺骨牌"之疑;三是设置"柳暗花明"之疑。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传统的教学逐渐显现出越来越多的不足之处,现代教学理论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教会学生学习,那么向学生提出合理巧妙的问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精心设计疑问,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如果教师的悬念能使学生逐渐踏入思维的殿堂,点燃思维的火苗,甚至可以在教师问题的基础上燃起熊熊大火,能力得到拓展,那么这样的问题才是现在教学中所需要的启发式问题。为此,笔者通过自己对数学课堂提问的经验总结和实践教学,为大家展示笔者对数学高效课堂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5.
能否提出问题是衡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因素,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化学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角度出发,阐述了在化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的意义,教师如何设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并结合教学实践和案例探讨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设疑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范培明 《考试周刊》2007,(10):92-93
本文对新课程理念下科学探究型课堂设疑时机的选择及技巧的使用进行了探索,总结出一些比较实用的方法,并且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郑翠雪 《学周刊C版》2011,(2):122-122
在新课程的数学教学中.我欣喜地看到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学生动起来了,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充满着求知欲和表现欲。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解决问题。我寓解疑于教育教学中.使课堂上焕发着师生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的数学教学中,我欣喜地看到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学生动起来了,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充满着求知欲和表现欲.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解决问题.我寓解疑于教育教学中,使课堂上焕发着师生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的目的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 ,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使教学适应时代的需求 ,则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教师要善于捕捉思维训练点 ,精心设计可以促进思维活动的问题 ,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使教学效果得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10.
“学贵有疑,疑则有进”。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说过:“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心理学认为:激发是使个体在某种内部和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兴奋状态的心理过程。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本文试以地理教学为例论述设疑教学、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课程与学生的距离较远,又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因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尤为重要.而多角度设疑以培养古汉语思维能力,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突破口,而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创造始于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近几年,我们积极探索“问题探究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将“灌输一接受一储存一再现”变为“学探一质疑一识辨一创见”,实现了师生的互动、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谈教学设疑方法的经验,包括情境设疑,激发兴趣,案例设疑,学而致用;试错设疑,辩析正误;讨论设疑,积极探究;比较设疑,加深理解.  相似文献   

14.
张亚文 《教学随笔》2007,(11):10-10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设疑提问。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与思维能力时,首先应该使他们有所质疑,然后再进行启发、引导,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把课堂还给我们的学生,提高他们语文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为了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教师常常要设疑.设疑要有的放矢,要围绕教学重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精神,把教学推向高潮.本文主要谈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设疑".1.准确设疑,更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谈教学设疑方法的经验,包括:情境设疑,激发兴趣,案例设疑,学而致用;试错设疑,辩析正误;讨论设疑,积极探究;比较设疑,加深理解。  相似文献   

17.
18.
以培养学生思维水平为根本目的,把握课堂教学中的设疑时机,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设疑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之一,决不容忽视。探究性设疑与传统课堂上的提问,有许多不同之处。探究性设疑的主要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启迪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相似文献   

20.
物理教学注重设疑、解疑技巧,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