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演 《海外英语》2015,(1):141-142,178
文章以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王尔德童话《快乐王子集》的中译本,从功能对等理论中的意义、风格和文化三个方面来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指出在翻译中译者要充分考虑儿童文学语言的风格和特点以实现译作与原作的"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2.
《柳林风声》有诸多中译本,其中杨静远译本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本文分析了杨静远译本中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证明了该理论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优秀翻译理论成果。随着儿童文学翻译在翻译界地位的慢慢提高,越来越多学者认识到儿童文学翻译的重要性,该研究可使国内翻译家在翻译其他儿童文学作品时获得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在德国兴起,其核心是"目的论".根据目的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这种以翻译目的为核心的功能翻译理论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由于儿童文学本身在文学系统中处于边缘地位,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也长期受到忽视.近年来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在我国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总的来说,在学术界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地位.该文将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以<夏洛的网>汉译本为例,探讨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希望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奈达运用交际学理论,把翻译视为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其功能对等理论思想产生了世界性的深远影响,在对文学翻译、科技翻译等领域里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种以"读者反映论"为核心的翻译理论为儿童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作者就以<夏洛的网>汉译本为例,辅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导,来探讨儿童文学的翻译,并通过功能对等理论中的意义、风格和文化三个方面的分析比较,从实践个案上来证明功能对等理论在指导儿童文学翻译上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认为,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首先要考虑的是翻译的目的,同时要考虑翻译在目的语中所要达到的效果以及读者的需要和接受性。如果翻译目的需要,译者甚至可以不忠实于原文。儿童文学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译出"童趣",而"目的论"恰恰能够解释儿童文学翻译中的许多现象,因此本文就从目的论的角度对李永毅翻译的儿童文学作品《杨柳风》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6.
翻译目的论是德国功能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它的主要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儿童文学针对的是儿童这一特殊目标群体,因此儿童文学的翻译过程、翻译的目的与其他文学的翻译有所不同。翻译目的论正因其在儿童文学翻译中起的作用,更能推动儿童文学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任溶溶的翻译活动为研究对象,结合翻译中的改写理论,研究了改写理论中的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等三要素对他儿童文学翻译思想的形成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任溶溶紧跟国内外儿童文学创作潮流,各阶段的译作特色鲜明,译作中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译者对儿童读者的关照,最终形成了以注重童趣、口语化语言和创造性语言的儿童文学翻译原则和功能对等的翻译思想,同时他也成为国内儿童文学创作和翻译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8.
在文学艺术领域,最为儿童所喜闻乐见,富有儿童情趣.能培养儿童语言与思维发展,适应儿童审美与创造需要,丰富儿童精神世界的文体,就是儿童文学.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当代儿童文学的翻译具有指导意义,尤其是在处理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因素时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译界对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越来越多,但研究的视角局限于儿童文学翻译家、特定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儿童文学翻译技巧与策略等,其实,根据儿童年龄段、儿童文学体裁及国别分类的系统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儿童文学理论翻译的研究、儿童文学转译的研究、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翻译研究等新视角对未来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接受理论将文学批评理论的关注焦点由重作者、作品转向重文本--读者关系,认为文学作品只有被读者理解和接受才能实现其美学价值和社会功能。儿童文学的阅读者是儿童,接受理论以读者为中心的观点为儿童文学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视角。本文以《绿山墙的安妮》中风景描写的翻译为例,研究了接受理论祝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  相似文献   

11.
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在国内外都属于边缘领域,但鉴于儿童文学的翻译对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成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儿童文学翻译则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和研究.接受美学的理论可以用来研究儿童文学翻译,由于儿童文学的读者与儿童文学有别于其他文学类型,译者应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特殊性,创造出适合儿童读者的语体形式并用目标语言表现其中的童趣.  相似文献   

12.
王雪瑶  周丽新 《海外英语》2022,(18):50-51+65
儿童文学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文学进行研究,可以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和指导。近几年,随着国人对儿童文学作品需求不断升高,大量的外国儿童文学被译介到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得到了进步和发展,但是国内学界对其重视还不够。该文介绍了国内对儿童文学的研究概述、儿童文学翻译家研究、儿童文学翻译的特点、儿童文学翻译的不足之处和儿童文学翻译的难点及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13.
接受理论以读者为中心,以读者的接受为指归。儿童文学的读者是儿童,译者要考虑儿童在心理生理发育水平、知识经验、文化修养、人生阅历、思想感情、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特点。根据儿童文学及其翻译的特点和要求,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研究儿童文学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揭示本文的主题——儿童文学翻译应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  相似文献   

14.
儿童文学作品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儿童文学翻译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发展不平衡.本文结合接受美学与儿童文学的特点,探讨儿童文学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儿童文学的主要读者是儿童 ,这一事实决定了儿童文学的翻译与一般的文学翻译既有相似之处 ,又有所区别。本文主要讨论了文学翻译原则——信 ,达 ,雅——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具体应用。翻译是运用语言的活动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提高和增强。因此本文重点放在具体语言材料的分析讨论上 ,但这并不否定理论的重要性。只有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实践才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16.
《秘密花园》是20世纪美国女作家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的代表作。它不仅是一部经典儿童文学作品,还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本文以李文俊先生和张建平先生的译本为基础,尝试从翻译美学理论视角对其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包括音美、词美、句美、意美四个层面。通过将美学理论应用于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作者认为翻译美学是一门能够用来评判翻译作品美学价值,操作性较强的理论,儿童文学翻译也需要注重美学功能。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讨论了接受美学理论对翻译儿童文学作品的指导意义,认为归化和异化作为翻译的两种方法,在儿童文学语言、文化意象等方面可以比较有效地贯彻接受美学理论的要义。  相似文献   

18.
与其他领域的翻译相比,儿童文学翻译相对缺乏系统的翻译理论及研究。本文以著名儿童读物《彼得·潘》为研究对象,选取翻译家杨静远的译本,从Neverland岛名翻译、场景刻画、动作描写以及对话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从而探索翻译目的论对于儿童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儿童文学的目标受众有其特殊性。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目的与译文受众的重要性,可以为儿童文学翻译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茅盾的文学之路始于儿童文学,他一生中翻译了很多国外的儿童文学作品。文章运用伽达默尔阐释学理论,从视界融合的原则出发,探讨了茅盾儿童文学翻译之路上的选择。认为:茅盾的小说视域和爱国情怀使其最终走上了儿童文学翻译之路并选择了弱小民族国家的儿童小说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20.
王珊珊 《英语辅导》2008,(3):131-135
任溶溶作为儿童文学翻译家,将其毕生精力毫无保留地投入到了儿童文学翻译事业。他所从事的大量翻译实践活动,加之独特的成长经历与个人品性,最终促使其儿童文学翻译思想的形成。其在翻译实践中遵循了注重童趣、口语以及创造的翻译原则,使译文在意义、交体和文化三方面达到了功能对等,从而使译文读者能够和原文读者作出大致类似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