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围棋天地》2006,(16):62-62
棋盘旁,一边是身着藏青色和服、鹤发童颜的日本老作家;另一边是一身戎装、英姿飒爽的中国年轻军官:鲜明的对比,有趣的对比,耐人寻味的对比。  相似文献   

2.
《围棋天地》2006,(14):59-59
围棋,做为“琴棋书画”四大雅事之一,古代文人墨客或精通或涉猎,大都视之为必行之道的,否则似乎就不大够格,起码是不大够味儿。故曾有“虽不善书,笔砚不可不精;虽不工弈,楸枰不可不备。”“若无翰墨棋酒,不必定作人身”之类的说法。如今自是不同了。生活节奏的加快,业余生活的多彩,使得围棋这种需要几许从容、几许散淡的风雅艺事,渐渐缩减了在文化人圈子里的地盘,而显得不再那么举足轻重。即便如此,围棋所特有的文化品格却依旧被文人们所尊崇。由是,中日文化界的围棋交流,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绵延不断20年。且还会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3.
张大勇 《围棋天地》2001,(12):60-63
百年变迁,沧桑一梦,世纪未的棋坛迎来了与它相对称的那一端永远无法企及的繁荣,以中日韩为核心的围棋全球化迅速普及。韩国的李昌镐16岁即在世界棋战中黄袍加身。而中国以常昊为首的年轻幼狮也取得了令人注目的的战绩。  相似文献   

4.
90年代的世界围棋格局,犹如一幅广阔辽远的战争巨图,一座座城池般鳞次栉比耸立的世界冠军奖杯刺激着中日韩三国倾注无数的时间、精力、物力甚至秘密武器去拥簇厮杀。1995年,马晓春连夺东洋证券杯和富士通杯两项世界冠军,在擂台赛上十年磨剑的中国围棋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横槊时代。马晓春是继吴清源、桥本宇太郎、藤泽秀行、曹薰铉之后20世纪的天才型棋手,他的棋聪颖灵动长袖善舞。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代表——围棋,在南北朝时开始传入日本。晚唐时,日本的围棋水平已接近于中国,并开始同中国围棋手进行比赛。本世纪初日本建立了棋院,为围棋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的普及和推广工作。本世纪60年代初,开始了当代中日围棋的交流。中日邦交的完全正常化,为中日围棋的大规模交流,开辟了历史新纪元。  相似文献   

6.
以研究中国文化传承发展为目的,以中日围棋文化为载体,从围棋文化的起源和近现代围棋的发展入手,研究中日围棋文化的发展以及中日围棋文化蕴涵的思想和体制,探索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脉络,从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完善和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传播并展现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7.
80年代的钟声在风云变幻的阴霾中响起。炽烈的战国争雄史中浴血经年的日本棋坛分久必合,从木谷最杰出的弟子赵治勋夺得名人位始,一元化权威的单极格局重新轮回,务实的细腻化棋风开始主宰棋坛,在这个现代杀棋史上的“冷战时期”,功利于掉了个性,巨大的金钱利益驱动人们惮精竭虑地探索棋的获胜之道,围棋被牢牢贴上唯胜的商标,70年代所风行的直线杀棋已显示出矛不敌盾的弱势,一批为胜负所累的杀棋“机会主义者”取而代之,人们开始远离冒险,渴望用越来越定式化的获胜,来换取胜利之利的宠幸。  相似文献   

8.
时间滑翔到坂田主宰棋盘江山的60年代,大量的商业棋战开始涌现,此时,围棋已完成了向贴目制度的伟大过渡,昔日“高僧之参禅、诗人之苦吟”般的冗长对决一去不复返。象航海时代掀起的那场对陆地的探索疯狂一样,自由无束的对局空间和突然增多的对局量把围棋带人“胜负密集型”时期,追逐贴目制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进入20世纪,围棋这个浪迹异乡的游子终于重新回到中国的土地上,从吴清源到“南刘北过”,在战争的残垣断壁下幸存的围棋火种早已失去了昔日盛唐乾清时期皇恩浩荡下的尊贵容颜。相比同期的日本,中国无论在实战水平、棋士厚度还是理论研究、文化积淀上都落后甚远,六、七十年代中国围棋就是在与日本不成比例对抗的阵痛中写下一部蘸血的悲怆史。  相似文献   

10.
日本现代围棋史上群星闪烁,但最后能开创属于自己时代的人物廖廖无几。王者永远只是个别,你再有才情,哪怕风华盖世,缺了点时运,仍只能做一片绿叶。正所谓,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相似文献   

11.
张大勇 《围棋天地》2001,(10):81-84
这把野性之刀浪迹于世纪末棋坛不减其锋,在激战中一旦进入他们的套路,即使最优秀的治孤高手也难逃被“立斩”的厄运。  相似文献   

12.
张大勇 《围棋天地》2001,(11):62-65
世纪末的最后十年,攻式围棋领领衔了围棋发展的主流,力战型棋手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一种“土法炼钢”造就的锐利刀锋已牢牢地插进所谓围棋大雅之堂空虚的腹地。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30年代“新布局革命”偃旗息鼓以来,从等级制度的枷锁下解脱的围棋在走过几十年祥云瑞雨的道路后新旧融合的行棋模式已渐成体系,伴随着巨大的金钱融人所带动的围棋飞速发展已使棋士们渐渐淡忘了探索的意义。但从围棋本身的特性来看,数百年来人们对胜负魔力积重难返的眷留使自由的围棋思想在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要倍尝艰辛。在百年前的棋盘上,以中腹为核心来展开战斗还是人皆可诛的异端之梦,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  相似文献   

14.
个体的逍遥与整体的苍凉 近来日本棋界的一大新闻人物是武宫正树,曾经以宇宙流倾倒天下的一代大师重新焕发青春,在各项赛事中连续取胜,并且获得了出战亚洲杯快棋赛的资格。一时间,对大师当年风采一直念念不忘的棋迷们欢呼雀跃.“理想照进现实”的口号在这个日渐冰冷的世界里叫人血脉贲张。  相似文献   

15.
“日本围棋已经老态龙钟”.这样的论调出现大概有十年左右了。的确,自从韩国人掌握世界棋坛权杖?曾经的“围棋王国”日本在国际舞台上一蹶不振,昔日的超一流棋士被视若寻常。到今天,中韩争霸愈演愈烈。而日本的七大冠头衔得主几乎完全无力插入到这样的竞争之中。这样的情形在女子棋界和业余棋界同样存在,日本围棋已经全方位落伍。  相似文献   

16.
17.
2008年底,中韩高手在春兰杯、三星杯等世界大赛上短兵相接,为争夺世界棋坛的霸权而进行决斗,李世石、李昌镐、古力、常昊四大高手风姿尽显。 隔海相望的日本棋界也不寂寞,12月12日,张栩名人就位式隆重举行,名流云集,一派浮华景象。  相似文献   

18.
2008年至今的围棋国际赛场上,日本棋手延续着低迷状态,几大杯赛纷纷败退,春兰杯、应氏杯、富士通杯已经早早对他们关上了大门,只有LG杯上他们出人意料地表现不俗,山下敬吾与河野临两人打进八强,被一些舆论称为“冷门”。他们两人将在四分之一决赛上分别挑战李昌镐与李世石,雄关如铁,再进一步机会渺茫。  相似文献   

19.
之六 秦时明月汉时关 秦时有明月,汉时有雄关。秦有白起、蒙恬席卷天下,汉有卫青、李广威震四方。一个成熟的王朝,必然是“老、中、青”皆有强豪,年龄结构合理。日本围棋史上一向盛产“不老松”,也从来不缺乏天才.即使是被中韩棋界甩在身后的今日,日本棋界也仍有表现不俗的年轻棋士与前辈们一较短长。  相似文献   

20.
第一位九段和模仿棋 “模仿棋?”记得曾经有对围棋技术根本一窍不通的人宣称:让我执黑先行,只要不贴子,最后必定胜你一子。他的“绝招”就是第一步落于天元,然后白方走在哪里自己就走在棋盘对称之处,模仿到底,正好赢天元一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