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话语标记语这种语言现象在不同的翻译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非文学文本翻译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实用型翻译,话语标记语在其中的功用也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基于此,首先对话语标记语及其特点进行探讨,然后针对非文学文本特点及翻译策略进行归纳总结,最后重点讨论话语标记语在非文学文本翻译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2.
面对面交流中,机构话语的语用策略运用比较稳定,然而在虚拟语境下却发生了变化。其中,交互轮次的显著差异构成了两种不同氛围的微环境。本文以医患对话中患者首轮咨询使用的语用策略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的手段对比了八种策略在不同微环境中的使用差异。结果显示三种积极礼貌策略和两种消极礼貌策略呈现出显著差异,而另外两种消极礼貌策略和一种非礼貌语用策略则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以上结论为进一步开展虚拟语境定量话语分析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交际中,常常出现一种以不定指说话人为话语组织者的句子,称为虚拟话语.由于它在言语交际方面所具有的特性,常作为一种有效的语用策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虚拟话语为研究对象,主要讨论了识别这种语用策略的内外因素并分类描述了这种语用策略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4.
竞争话语指的是竞争者在特定情境中为实现交际目标所建构的相关话语。在此过程中竞争者为实现该目标会采取多种语用策略,不礼貌策略是其中的一种。本文结合Culpeper(1996)的不礼貌理论框架和Spencer-Oatey(2008)的人际关系管理模式,以2016年美国总统竞选的三场辩论为竞争话语语料,通过定性并辅以定量的方法分析了特朗普和希拉里所使用的不礼貌策略,旨在发现双方不礼貌策略使用的差异并探讨其达到的语境效果以及不礼貌策略使用的原因,进而验证不礼貌理论和人际关系管理模式在竞争话语中的解释力,并最终探索竞争话语的人际语用取向。  相似文献   

5.
在大班英语精读课堂上,教师所选用的话语策略对于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应用顺应理论对课堂中常用的语码转换、委婉语、幽默话语和移情等语用策略进行了阐释,证实这些话语策略是与语境相互顺应的结果,如果运用得当,它们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高效、和谐的英语课堂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王鑫童 《海外英语》2011,(3):255-256
非真实性话语或"说假"(deception,简称DEC)作为一种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该文通过对以往研究的回顾和总结,指出其成绩和不足,并试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分析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人物在言语行为中非真实性话语的使用情况。通过分析得出,非真实性话语作为一种语用策略的运用,正是为了顺应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该文希望能够为《老友记》及其他相似情景喜剧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在大班英语精读课堂上,教师所选用的话语策略对于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应用顺应理论对课堂中常用的语码转换、委婉语、幽默话语和移情等语用策略进行了阐释,证实这些话语策略是与语境相互顺应的结果,如果运用得当,它们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高效、和谐的英语课堂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杨璐 《华章》2013,(27)
话语是语言的现实应用,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来看,话语制衡是话语交际者在社会权力、社会阶层、年龄、认知能力等语境因素的制约下,为保全面子和均衡面子采用的话语策略。本文以电影《中国合伙人》中的话语制衡为例,通过对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的分析,探讨话语制衡的语用功能;阐明话语制衡在发挥惠人利己语用功能的前提下,有利于促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交流机制。  相似文献   

9.
席娟  陈莉霞 《考试周刊》2014,(69):26-26
本文从顺应理论角度,对美国情境喜剧《生活大爆炸》中人物言语交际的非真实性话语进行分析,揭示不同情境下言语表达者的真实目的。通过分析得出,非真实性话语作为一种语用策略的运用,是为了顺应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Brown和Levinson (1987)的"面子理论",以医疗纪录片《急诊室故事》为语料来源,探析了医患之间冲突性话语的回应策略,分析发现,医患会话中的缓和性回应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刻意曲解、反问、礼貌标记语使用和模糊限制语使用等。本研究发现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1.
文本描述了消极语用距离的定义和特征,基于真实的庭审话语语料,重点分析了目的冲突双方——公诉人和被告方之间的消极语用距离关系及其话语策略。研究发现,公诉人常常采取的消极语用距离话语策略主要包括:有罪预设、反驳、打断、否认、责问、再阐述、交代罪行等;被告律师的消极语用距离话语策略主要有反对、再阐述、对比、打断等;被告的消极语用距离话语策略有:弱化、模糊限制语、否认、修正、污秽语言、答非所问、重复、拖延时间等。最后提出了“有理”“有利”“有节”“有礼”的庭审四原则。  相似文献   

12.
语用预设是人们言语交际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话语交际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语用预设的话语交际功能产生于语用预设本身的特点。利用语用预设特点形成的交际策略,有助于提高语言质量,保证话语交际的顺利进行和实现交际者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13.
在Verschueren提出的元语用意识及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三大元功能基础上,分析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标记语与其元语用意识之间关系,分析教师元语用意识是如何指导和调控其对话语标记语作出选择的,并具体讨论课堂语境下教师话语标记语人际互动、信息传递及语篇衔接三种元语用功能。研究结果将为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语用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围城》中非真实性话语的顺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真实性话语作为一种语用策略,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运用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对《围城》中的非真实性话语进行语用分析,结果表明:非真实性话语是人们的语言选择与其交际语境相互顺应的结果。然而,由于顺应过程的动态性,非真实性话语的顺应效果并非总是尽如人意。说话人只有根据交际语境的动态变化,有意识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实现其交际目的,并在交际情境中表现得体。  相似文献   

15.
陈旭 《英语教师》2023,(16):12-15+21
以初中优秀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为研究对象,基于斯潘塞-奥蒂的和谐人际关系管理理论框架,分析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人际和谐的有效话语策略。研究发现,英语教师采用的话语策略主要涉及以言行事域的混合型反馈策略、话语域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参与域的开放式互动策略、语体域的语气词使用策略和非言语行为策略。这些发现对英语教师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语言转述研究关注的是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句法变化和语义功能,并应用于文体分析,忽视了说话者在交际过程中进行语言转述的语用目的和策略。从话语角色的角度来看,大多数情况下说话者在转述他人话语的同时改变了自己的话语角色,以便更好地实施某一言语行为。这其中有社会语用的因素,即话语原作者与听话者的关系。说话者利用这种关系完成一系列的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17.
身份建构问题已成为当今语用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在不同的交际语境下,出于不同的交际需求,英语网络课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会建构不同的语用身份,而这些语用身份的建构是通过各种话语策略得以实现的,最终获得了不同的交际效果。具体而言,英语网络课程教师通过语体策略、言语行为策略、称谓语策略和多模态策略,建构了知识传授者、学习引导者、讨论组织者、协作参与者、课业评价者、资源收集者和技术指导者等七种语用身份;这些语用身份和话语策略具有多元性和动态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何暄  丁青兰 《海外英语》2011,(9):361-363
当今社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冲突频繁出现,而从语用学角度对此话题的研究还不完善。因此,该文从语用角度对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冲突话语进行研究。在面子理论框架下,论文选取美国的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第一季作为语料,分析父母和子女之间发生冲突话语的原因,并总结其中的应答策略和语言策略,有助于丰富语言研究和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9.
冲突话语是夫妻间不可避免的一种言语行为.该文基于言语行为理论,对<疯狂主妇>中夫妻间冲突话语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归纳出五种夫妻间冲突话语涉及的语用策略,即反申诉式、反问质疑式、否定反驳式、否定反驳-反申诉综合式和转移话题式,并按照这些语用策略出现频率的高低对其语用功能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围城》片段语用距离及话语选择的语用分析证实了交际语用距离的不确定性。同时,语用分析还发现: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对于话语选择及交际语用距离的远近起重要作用;无论语用距离的大小,保护听者的面子对于礼貌是至关重要的;非言语交际在交际中能够影响交际者对语用距离的推断,进而影响交际者的话语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