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的生命里有一种能量,它使你不安宁。说它是欲望也行,幻想也行,妄想也行,总之它不可能停下来,它需要一个表达形式。这个形式可能是革命,也可能是爱情;可能是搬一块石头,也可能是写一首诗。只要这个形式和生命力里的这个能量吻合了,就有了一个完美的过程。一个彻底诚实的人是从不面对选择的,那条路永远会清楚无二地呈现在你面前,这和你的憧憬无关,就像你是一棵苹果树,你憧憬结橘子,但是你还是诚实地结出苹果一样。西方爱情是强烈开放的花朵,东方爱情是两朵花之间微妙的芳香。自由并不是你不知道干什么好,也不  相似文献   

2.
人生的经营     
捷克大作家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说:“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永劫回归观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这段话提醒我们,生命的无限重复并非好事。你可以免除死亡的恐惧,你可以一次又一次地轮回生活,只是你生命中曾有过的幼稚、尴尬、难堪、耻辱以及你最不愿意让外人看到的事情会一次又一次地无情再现,让你痛苦地不可避免地撕裂这些永恒的伤口。人无不渴望生命…  相似文献   

3.
顾城 《出版参考》2014,(1):33-33
人的生命里有一种能量,它使你不安宁。说它是欲望也行,幻想也行,妄想也行,总之它不可能停下来,它需要一个表达形式.这个形式可能是个革命,也可能是个爱情;可能是搬一块石头,也可能是写一首诗,只要这个形式和生命里的这个能量吻合了,就有了一个完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责任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显著标志。动物是靠本能生活的,人是靠理性生活的.人的理性首先表现为人有责任感。动物虽靠本能生存。也体现了基本的责任,像母鸡保护小鸡、母鸟喂养小鸟。一对大雁之间也有责任,如果一只受伤,另一只陪着它、照料它。有时说某人是衣冠禽兽,禽兽不如,就是批评他不讲责任.不讲起码的道德。孟子说:“当今之世,如欲平治天下.  相似文献   

5.
一个手执权柄的人,发指令、作批示是该谨慎的。巴人看过《十五贯》后,在杂文《况钟的笔》中这样说:“我们用笔有没有像况钟那样用得慎重而严肃?实在是大可深思一下的。我们之间固然不缺乏像况钟那样的人,善于在笔底下看到‘人’,并且用行动来帮助笔。但我们之间,也不缺乏像过于执那样的人,只知大笔一挥,看不到笔底  相似文献   

6.
名人喻时间     
《军事记者》2009,(8):53-53
时间是生命。鲁迅说: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时间是急流。塞万提斯说:时间像奔腾澎湃的急湍,它一去不还,毫不留连。时间是资本。巴尔扎克说:除了聪明没有别的财产的人,时间是唯一的资本。时间是财富。鲁迅说:时间对于我来说是很宝贵的,用经济学的眼光看是一种财富。  相似文献   

7.
有一位老华侨,前几年经常找家乡领导"上访",要找回已经丢失的青年时期的个人档案:"丢档案就像丢了魂!"这话很有深意: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单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不例外!说大一点,档案是一种软实力,在促进人类和谐中具有不  相似文献   

8.
大凡一提到新闻,对这个行当多少有点了解的人,马上就能想到新闻有一条命,叫真实。这既是人们在实践上的体会,也是教科书上的说法,通常的表述是:新闻必须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和真实,真实和新闻,在人们的印象中是总也形影难离的东西。新闻界在传播真实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同不真实较劲,向假新闻出手。不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毫无疑问。但笔者同时也以为,这个命题准确,但不全面。如果从量化的角度来衡量,是只说对了百分之五十。因为新闻还有一条命,它不像真实那么显眼,因此被人们忽略了,这条命叫做新鲜。新闻有两条命,…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当记者,说好当真好当,说不好当也真不好当。原因就像台湾记者徐璐对广州《亚太经济时报》记者说的那样:许多大陆记者都不那么像新闻记者。确实,记者如我,就真不知道自己像不像一个“记者”。记者更像一个官。有一件轶闻:在较闭塞的山区县城,夹道欢迎记者来访,还挂了大标语。因为县领导人看新闻电影见  相似文献   

10.
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世故”似乎也像“革命之不可不革,而亦不可太革”一样,不可不通,而亦不可太通的。  相似文献   

11.
生活絮语     
生活生活,首先得让生命活着,因此,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是生活的前提. 有的人的人生像肥皂泡,向往虚空中的光彩照人,结果什么也没留下;有的人的人生像揣着希望的种子,渴盼着在坚实的大地上经营出自己的葱绿,哪怕最终只有一星半点. 活得不明白的人,一生都在追求别人的喝彩;活得明白的人,追求的是自我的个性和内心的安宁.  相似文献   

12.
报纸的生命是新闻,没有新闻不成为报纸。这里所说的新闻,应该永远只能是动态新闻。有人问,什么叫动态新闻呀?我说,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像回答什么是人一样困难而容易。因为它只可意会,不需言  相似文献   

13.
戴维  远山 《出版参考》2009,(3):39-39
他可真像旧上海的学徒 不熟悉的人会以为沈昌文是沈从文的什么人,其实两者并无干系。因在文化出版界执役多年,沈昌文被尊称为“沈公”。连王蒙也说,沈公是八九十年代文化界的一个角色。  相似文献   

14.
自爱与自尊     
自爱者人能爱人,富裕者才能馈赠。给人以生命欢乐的人,必是自己充满着生命欢乐的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既不会是一个可爱的人,也不可能真正爱别人。  相似文献   

15.
我想要写一个普通人,一个不像有的人那样坚强,也不像有的人那样冷静,不像有的人那样聪明,也不像有的人那样理性,对,一个感性的人,一个努力在沙上建房子似的,想要建立自己积极向上生活的徒劳的人,也许还是一个捂着伤口不让别人看,自己也不看的乐观的人,一个实在不懂得和怎样去应付,弄得满身满心全都是伤的痛楚的人,一个怕被别人落下,被别人孤立,被别人抛弃的认真的人…… 无论如何,还是要像自己希望着的那样生活。我想,姚姚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就是她像众人践踏的泥路一般低贱时,她都没有放弃自己对生活的要求,都不肯将就…  相似文献   

16.
新闻学是“事学”。新闻是“事实”的报道。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用“事实”说话会水远立于不败之地。那么,事实也能说谎吗?“……用说真话来骗人。”这是卢梭在《忏悔录》的序言里说的。他举例说,描绘一个人,即使描绘得很像,但如果仅仅是一个侧面,准知道他挡起来的那一边的脸上会不会有条刀伤或者有只瞎眼,把他的容貌完全改变了呢。记得穆青同志曾直言不讳地对一位美国新闻界人士说过,中国人民干了多少伟大的业绩,你们就是不报道,却总是抓住某些个别问题大肆渲染。言下之意,就是在批评他们用事实说谎——美国人…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一位同志在谈到新闻失实问题时,感慨地说:“有的人写新闻,失实了他也脸不红,心不跳。”这话指斥了少数新闻工作者对报纸、对读者缺乏责任感的态度,也揭示了新闻失实这种痼疾久治不愈的一个重要原因。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读者看报,发现有报道失实现象,就会有受骗感,次数多了,就会动摇对党报的信任,报纸也就丧失了应有的组织、鼓舞和激励作用。十年动乱中,  相似文献   

18.
周海秀 《大观周刊》2012,(32):57-57
在一般的意义上讲,休闲是老百姓私下里游玩体息之事,从来都不会被摇到台面上说事,就像故宫,前面有浩然大殿,在那里讲述江山社稷,雨后面有一块小小的后花园,这个地方是不为人说的,也是不上台面的。但是.当一个地方的休闲形成了文化的时候,当一个地方的休闲和老百姓的生活有密不可分关系的时候。对休闲的关注就不是一个简单游戏的把玩了,它就要登上大雅之堂,成为一个学问。  相似文献   

19.
实际上,能不能“知心”,不只是有方法的因素,更重要的还有心灵修养的因素。有的人采访就事论事,写报道也是就事论事,因而出自于他手下的章只见其事不见其心,虽然写到了人,但正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魏巍所说的:“不像一个活的人,而煞像一个投手榴弹的机器。这就是写了战士的一层皮,没有写出英雄的灵魂。”这种只写外表不写灵魂的不乏其例。不是不想写,遗憾的是他看到的是些外表的东西,没有看到灵魂的东西。法国学巨匠雨果说过,人有两种眼睛,一种是生理上的眼睛,  相似文献   

20.
干预自杀     
“人类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多的忧虑,也从来没有过因如此多的原因而忧虑。”——罗素 当今天我们对于心血管疾病、癌症甚至艾滋病的研究与治疗都有了办法的时候,自杀仍旧像梦魇一样侵袭着每一个不快乐的人。最为迫切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挽救这些生命?消除自杀,不仅是精神卫生的问题,更是一个公共卫生体系的问题。 SARS之后,重建中国公共卫生系统被提到了更迫切的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