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不必再注射医生已经为糖尿病患者发明了一种新的疗法。这种病在美国每年影响着1200万人。通常,糖尿病患者必须每日给自已注射胰岛素──帮助治疗这种疾病的一种化学物质。但不久,糖尿病患者就可能吸入而不是注射胰岛素了。当人体不能有效地利用从食物中获...  相似文献   

2.
美国亚特兰大退伍军人医学中心的科学家研制出能让肝脏制造胰岛素的基因。这种基因也能预防胰岛素分泌过多,造成低血糖症。过去科学家也曾用基因来刺激老鼠分泌胰岛素,但都分泌得过多。该医学中心泌尿学家苏尔说,有了这种基因疗法,糖尿病人也许就不必再自行注射,也无须再决定注射量。使肝脏制造胰岛素的基因  相似文献   

3.
严格的生活方式可保护糖尿病人周人熙译白怡然校根据美国研究人员的观点,通过严格控制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可延缓威胁生命的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他们的为期十年的研究结果,是上周末在拉斯维加斯州召开的美国糖尿病学会会议上宣布的。克罗福德说,“加强糖尿病的管理是...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护理,减轻糖尿病患者家庭经济和护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需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知注射胰岛素的相关注意事项。结果:通过健康宣教,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效果,更好控制血糖水平。结论:让糖尿病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加强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使用过程中,胰岛素的储存方法和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院60例确诊为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其中18例进行胰岛素注射.结果我院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储存知识较为了解,常见的问题主要为13例(72.2%)忽视了胰岛素在夏季运输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我院患者对胰岛素的注射方法、注射时间及注射前排气的知晓率为18例(100%),17例(94.4%)存在重复使用针头问题、6例(33.3%)注射前未消毒及2例(11.1%)外出漏打胰岛素.结论由于胰岛素笔使用知识的缺乏和使用方法不当,大大降低了糖尿病的疗效.因此,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中,胰岛素的储存方法和使用规范成为宣教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需要终身治疗,一旦得了糖尿病,就意味着需要长期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但是,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通过合理的治疗(尤其是胰岛素强化治疗),就可能拥有一段不用打针吃药而血糖照样正常的美好时光。这段时光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就像新婚蜜月一样甜蜜,故临床上将这段时期叫做糖尿病“蜜月期”。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疾病。营养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人的基础治疗。因此指导病人采用合理的饮食和营养,以减轻胰腺负担。既是对糖尿病病人的治疗,也是对糖尿病  相似文献   

8.
每天吃几个核桃,可降低心血管问题对糖尿病人的影响。这是美国营养协会得出的结论。据美国糖尿病人协会统计,有63%以上的糖尿病人因患心脑血管病死亡,因此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降低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主要是防止血管硬化。脂肪和胆固醇是血管硬化的主要元凶。  相似文献   

9.
一、胰岛素的生产作为多伦多奇迹的胰岛素的开发和生产不能不提到美国埃里制药公司,尤其是公司研究所长克鲁斯的远见卓识。克鲁斯所以能在胰岛素发现的第一时间就和班廷及麦克劳德接触。是因为他不但看到了这一发现的重大意义,而且只有大量生产使之实用化才能更有价值,这样不但能挽救众多糖尿病人的生命,同时也会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是老年病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部分原因可能是老年人少动、多食、肥胖等胰岛素抵抗因素增加,胰岛素抵抗,进而引起糖耐量低减。老年糖尿病的治疗与青中年不完全相同,针对老年糖尿病发病的各种因素进行防治是本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关键。此外各种措施之间要密切联系,缺一不可。 1 饮食体育疗法 1.1 饮食疗法:老年糖尿病人活动量少,基础代谢率较低,大多较肥胖,故饮食治疗尤为重要。首先要使病人了解饮食治疗的意义、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加二甲双胍的强化治疗方案对初诊2型糖尿病人的影响。方法:2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运动调节和(或)单用二甲双胍治疗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患者改用门冬胰岛素30加二甲双胍治疗,疗程为2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与餐后2小时血糖(2hPG),并同时作胰岛素(Ins)、C肽(CP)释放试验;HbAlC采用比色法测定,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胰岛素、C肽采用放免法检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强化治疗后HbAlC、FPG与2hPG均见下降(均P〈0.001);胰岛素、C肽峰值显著升高(均P〈0.001);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明显改善糖尿病人的血糖,有利于修复初诊2型糖尿病人的胰岛β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1型糖尿病(又称青少年糖尿病或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类型,它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完全不同,属于自体免疫性疾病,可能是由于自体免疫系统破坏产生胰岛素的胰腺胰岛B细胞引起的,因此患者必须注射胰岛素治疗,目前世界上对此病没有治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胰岛素在临床上广泛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但需要注射方式给药,给患者带来不便。本文报道了一种胰岛素粉末无针注射给药的新方法,并对其给药效率和皮肤刺激性进行评价。创新要点:首次报道了胰岛素粉末无针注射给药方法,有望为糖尿病患者长期自我给药提供便捷。研究方法:自主设计便携式自动无针粉末注射给药装置,采用计算机辅助方法计算给药装置的主要空气动力学参数;采用家兔评价无针粉末注射对皮肤的刺激性,并分析与空气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四氧嘧啶诱导家兔糖尿病模型,评价不同无机盐载药的胰岛素粉末的无针注射给药降糖效果。重要结论:采用自主设计便携式自动无针粉末注射给药装置,递送以无机盐为载体的胰岛素粉末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而递送胰岛素原料药粉末无降血糖作用,说明无机盐载体对胰岛素粉末无针注射给药效果具有重要作用。皮肤刺激性实验表明,储气室气压、容积以及喷管与皮肤的间距三个参数显著影响无针粉末注射装置的皮肤损伤程度,优化后的注射条件对皮肤几乎没有损伤。优化给药条件下以磷酸盐载体的胰岛素粉末无针注射给药,相对给药效率为72.25%。研究结果表明无针粉末注射技术用于胰岛素或其它生物制品的无针给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观察中药葛根、丹参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用高热量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注射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经葛根、丹参治疗6周,测定大鼠空腹血糖、血脂、血清胰岛素等含量,并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葛根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血脂的含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葛根通过改善糖脂代谢,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具有改善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是一种因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而造成的以血糖升高为突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乏力和消瘦。由于中医和四医理论体系不同,因此二者对于糖尿病的认识也有区别,比如“糖尿病人能否吃水果”这个问题。中医认为,糖尿病患者的消渴症状是由于阴虚燥热、体内津液不足造成的,因此多吃水果是有利于治疗消渴病的。西医则认为,水果含糖多.不宜进食。如果吃水果,必须相应减少进餐主食的量,否则就会增高血糖,不利于糖尿病的治疗。那么,病人究竟能否进  相似文献   

16.
用超声脉冲输送药剂迪谷译王淇校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证明超声脉冲能将胰岛素之类药物通过皮肤注入体内。这样总有一天糖尿病患者就能完全免除注射之苦了。皮肤是身体防止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之一,它极难渗透,所以人们现在用外敷药膏只能做到使分子小的药物(如尼古...  相似文献   

17.
治愈糖尿病的一种新途径早在1920年,患I型糖尿病的人存活约一年。一旦他们误入歧途的免疫系统开始摧毁胰腺生产胰岛素的胰岛细胞,患者(大部分是儿童)就会出现脱水并迅速陷入昏迷状态。自从医生们掌握了用胰岛素注射法治疗这种病以来,糖尿病已远不那么致命了,但...  相似文献   

18.
《老年教育》2014,(8):62-62
<正>血糖稳定6.0,并发症减少80%,远离药毒多活几十年胰岛素是人体唯一降低血糖的蛋白质激素。因此,胰岛素治疗是世界医学公认的糖尿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案。然而,注射胰岛素的副作用,如低血糖、皮肤硬结、瘙痒等,加上患者对打针的恐惧感,极大地限制了注射胰岛素的应用。现在好了!我国发明了一种超级植物胰岛素引起世界医学轰动。这种植物胰岛素可口服直接补充胰岛素,将血糖稳定控制在6.0以下,  相似文献   

19.
《家庭教育》2011,(12):48-48
随着美国人的饮食越来越快餐化,年轻糖尿病人的发病率也直线上升。儿童青少年肥胖症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演变为2型糖尿病。针对这一情况,美国的教育机构和健康部门携手,从各方面防止“胖孩子”变成“糖孩子”。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2016,(22):26-29
我们只有对生命常怀敬畏之心,我们才能领略生命的高贵与美丽.科学家的伟大就在于,他们穷尽一生、拼尽智慧,只为竭尽全力维护生命的尊严. 我对胰岛素的认识源自母亲的一场病.在母亲被确诊为糖尿病后,医生开始为她打胰岛素,并这样解释:“由于病人胰岛素受损,所以需要通过注射药物胰岛素进行治疗,从而修复和改善自身胰岛B细胞,达到长期控制自身血糖的目的,从而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