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人类历史上,童年这个概念本来是没有的,童年概念是被历史地建构起来的。童年的建构历程与现代儿童观的形成历程和儿童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是同步的,同时,童年的历史建构也和印刷文化的出现有关。童年价值的确立是在童年概念完全被建构之后的。童年价值的确立,意味着童年文化真正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并与成人文化形成一个共时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游戏和儿童从来就是不可分的。在一定意义上,游戏与儿童就是同一个概念,所以如何看待游戏的生活价值,实际上就是怎样看待人的童年。儿童的游戏产生、发展于童年的生活,因此,我们就常常认为是童年生活给予了儿童以游戏。然而,如果看不到游戏也给予了儿童以童年、童年的生活,我们就不会在意儿童的游戏、儿童游戏的权利?实际上,如果没有了游戏,儿童必将失去自己的生活,当然也就失去了成长的幸福和快乐。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童年研究将童年视为具有独特性的人生阶段,探究其发展规律与普遍性的特点。近50年来,西方童年研究以批判传统的童年研究为起点,形成了一种社会建构童年研究的新范式,认为不存在本质意义上的童年,童年是历史的、文化的产物,是一种社会建构。童年的本质是基于人类儿童生命而做出的理想设定,是儿童生活的价值规范形式,关于童年本质的认识可以为人类儿童养育实践提供价值指引,应当在多学科背景下建构童年的本质,其中童年哲学发挥着统摄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于锦华 《考试周刊》2007,36(16):37-39
现代日语中的“基本色彩词 名词”结构词汇具有多种含义,其中的基本色彩词既可以表达单纯的色彩感念,也可以表达色彩以外的抽象概念。当基本色彩词单纯表达色彩概念时,此类词汇除了表达某种色彩的某一事物以外,还可以借色彩表达社会文化含义。这些意义的产生是由于不同的色彩给人造成不同的心理效应,生活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人对色彩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游戏和儿童从来就是不可分的。在一定意义上,游戏与儿童就是同一个概念,所以如何看待游戏的生活价值,实际上就是怎样看待人的童年。儿童的游戏产生、发展于童年的生活,因此,我们就常常认为是童年生活给予了儿童以游戏。然而,如果看不到游戏也给予了儿童以童年、童年的生活,我们就不会在意儿童的游戏、儿童游戏的权利。实际上,如果没有了游戏,儿童必将失去自己的生活,当然也就失去了成长的幸福和快乐。游戏给予儿童以儿童的生活,给予儿童以灵性。儿童生活于游戏之中,就是过一种有灵性的生活。这种灵性是儿童与生俱来的自然成长的力量与后天文…  相似文献   

6.
一、民族的概念和民族问题的产生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统一体 ,它是长期的历史过程中 ,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的人们共同体 ,由于经济生活、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以及发展历史的不同而形成的。关于什么是民族 ,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一书中作了这样的解释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民族差异是一种随民族的产生而形成的社会现象 ,不同的民族是根据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生产活动等社会因素划分的。有民族差异存…  相似文献   

7.
姜琨 《华章》2011,(11)
妈祖信仰文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航海技术的发展,妈祖作为航海保护神的影响已经大为减弱.但是在传承过程中,受不同时期自然和社会条件以及这种条件下所形成的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妈祖信仰也根据信众各自的不同心理需要扩大或转变神职功能,由海神转化为可以求福消灾的万能神,这也是妈祖信仰之所以千年不衰的原因之一.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妈祖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复数的童年”是对童年概念本身多重意义的探寻,更是尊重童年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复数视野中的童年具有截然不同的形象:“非主流”的童年代表了与西方话语体系相异的童年,“不平等”的童年彰显了不同阶级中的童年,“没有儿童”的童年体现出成人操控下的童年,“消逝”的童年再现了电子时代中的童年。童年并非流水线上整齐划一的产品,利用多维的视角对当下的童年文化进行审思不仅有助于构建相对完善的童年概念,还有利于开拓丰富多元的童年文化,充分凸显童年议题在现代社会的重要价值,从而进一步提升童年在社会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意义问题的研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关于“意义”这个概念,语言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等都从不同角度提出过各种定义,但是都难以达成共识。关于意义的分析方法多种多样,历史上有5种传统的意义理论,即指称论、心理表征论、行为主义意义论、使用论和真值条件论。对这五种意义理论的理解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探讨意义理论的丰富内涵和复杂本质,也将有助于深化对意义的认识,有助于语义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文化和文学范畴使用“市民”这个概念的时候,更多的场合是指一种生存状态,一种文化形态。研究“市民”,尤其是中国“市民”,应该从历史的演变去作一种动态的辨析。从整体上来说,近现代意义上的市民文化是近现代大工业、近现代城市化的产物,是人类步入近现代以来。在科学和民主的广阔历史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是顺应时代发展方向的。但市民文化也是一面双刃剑,既有正面,亦有负面,既有积极面,亦有消极面。市民文学是市民文化价值观的文学文本载体,市民文学必须是反映市民的生活、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的文学,必须是以广大市民为接受主体的文学。  相似文献   

11.
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儿童的存在不仅具有生物学的意义,还应该具有文化的意义。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教育无疑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具有重建生活的意义。儿童世界是由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组成,而生活世界里内在的精神生活和外在的文化(游戏的、童话的等)交织在一起。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就应从内至外展开,即从内在的精神生活开始向外在的社会生活铺开。  相似文献   

12.
Home visiting is a primary service delivery approach to promote young children’s development and support families. Early Intervention professionals are expected to partner with families to create effective learning experiences in the daily context of routine family life. Concerns about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ors’ readiness to take on this partnership role have been voiced, suggesting explicit learning opportunities are needed within preservice preparation programs.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impact of an introductory assignment analyzing a videotaped home visit on preservic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s’ learning about home visiting practices. Implications for scaffolding home visiting experiences in preservice prepara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陆平 《教育文化论坛》2012,4(5):120-124
儿童教育家李吉林与南通教育文化密切关联:她在教学中注重撷取南通自然景物和风土人情,开发"野外情境课程",成为情境教育的重要因子之一;李吉林及其情境教育学派的创建离不开南通教育文化的滋养,同时也丰富了当代南通教育文化的内涵。厘析其间的关联性对于我国本土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构建、促进本土教育家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自传通常采用人民伦理的大叙事,言说反传统群体的使命感,以叙事来规范和动员个人的生命感觉。而萧军的《我的童年》则通过时空的模糊性和对个体复杂性的主观化阐释,依照个人的自由意志和价值意愿来整饰传主的生命体验,体现了自由主义的个体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15.
职业意识教育是对儿童生命的深切关照,其宗旨是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增强人的社会适应性。儿童期是实施职业意识教育的关键期。文章分析了儿童职业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家庭、社会、学校(教师)是儿童职业意识教育的三大支柱力量。  相似文献   

16.
幼儿时期是素质教育的初始阶段,是人一生中最富于创造性的时期,这时期的创造性水平虽然不高,却是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的幼苗,因此,这个时期的创造性教育理应受到深切而广泛的关注,幼儿时期创造性的培养可以从环境的创设,教师的素质和创造性的教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童年是人生旅程的第一站,它常常给人的一生打下某种底色。童年的悲惨与不幸往往会构成一个人对童年的缺失性体验,这种体验对作家的创作影响深远。本文试图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讨论婚姻与爱情缺失性体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散文集《穿裙子的云——童年记忆》是梅山文化沃土里长出的歌。她以对童年生活的深情追忆为主旋律,以梅山风土人情的诗意表达为和声,以渗透着梅山巫风的神奇书写为最独特亮丽的青符。作品中那些令作家铭记至今的记忆碎片,经过作者的调配与架构,谱成了带着梅山文化韵味的歌。因此,散文集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和品位。  相似文献   

19.
施叔青早期小说《那些不毛的日子》,以现实的童年经验世界为素材,运用西方现代派手法加以表达,回顾了童年的生活环境和经历。小说以战后小镇宫口为背景,展现了一个病态的乡俗世界,并追忆了童年对死亡的恐惧和梦魇般的感受,从中可见作者受传统和现代两种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