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佳 《培训与研究》2008,25(4):126-127
跨文化交往中不仅包含着成功的因素,也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失败的因素。当两种异类的文化形态撞到一起,彼此没有退让的余地,就会出现“文化休克”现象。本文就跨文化交际中潜在的障碍、“文化休克”的引发原因及相应的解决策略展开分析与讨论,试图找到应对“文化休克”的真正对策。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交流”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英语文化休克”与“汉语文化失语”两种现象 ,应注重文化教学与加强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  相似文献   

3.
文化休克是人们迁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后产生的心理上的不适应,它是跨文化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高校新生入学后的适应过程,是典型的跨文化适应过程,必然遭遇“文化休克”。从关注大学生因为异源文化而引起的“文化休克”现象入手,对文化休克进行了心理学解释,探讨了它的症状及负面影响,并提出高校重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是走出休克、走向良好社会适应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教学中,能否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效结合是衡量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当多的语言知识中包含着文化的内涵。没有“文化背景”知识,单纯的语言知识就无法在“文化差异”面前形成有效得体的交际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把跨文化知识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作者认为要抓好这个环节,应该充分发掘教材作用,创设适合文化教育的教学环境以及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文化休克"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中外交流日益广泛,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文化休克”,面对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人们困惑、失望,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败,这对我们英语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了解“文化休克”的原因、症状、过程和减轻方法,对于我们的英语教学确实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对从事跨文化事业者的工作和生活也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翻译的移情与同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在翻译语言的同时也在翻译文化。情感因素存在于语言和文化之中,它是民族文化心理在文本中的体现,包含了感情、态度、情绪、心境、信仰等因素。它体现了作者内心世界和对读者感悟的期盼。情感是意义的一部分,不同语言和文化中认知隐喻的差异导致认知指称和情感指称的不统一。因此,在跨文化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情感转换意识和能力至关重要,实现跨文化翻译应处理好“移情”和“同情”的适度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7.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方“面子”文化的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概念上、内容上、保全机制上以及所体现的价值观上。西方“面子”文化以消极面子为主,中国“面子”文化以积极面子为主,西方文化中的消极面子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存在的,中国“面子”文化中所包含的道德因素在西方文化中也是没有的,我们应了解这种差异,以便能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8.
谭颖 《职业技术》2006,(12):87-87
语言是人类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在一定形式上体现着文化、成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文化对语言起着决定和制约的作用,它不仅包含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而且还蕴藏着这个民族的人生观、世界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其文化交流行为遵循着不同的社会规范,而在交际过程中,语言表述形式的不同往往是由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在跨文化交际中,对文化因素的忽视就会在交际中造成一些交流上的障碍,甚至误解,例如:一个外国学生去参加一次“英语角”的活动,回来后,非常不高兴地说“我好像去了一次警察局,因为中国人总是问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典型的跨文化活动。对旅游英语语言特点的分析,及汉英旅游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及有效翻译对策的提出有助于避免“文化冲突”或“文化休克”现象的发生,促进国内跨文化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文化休克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日益凸现,对大连理工大学校175名学生进行了以"中外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休克现象"为题的调查。作为测量工具的问卷涵盖了跨文化意识、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等内容,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学生跨文化休克现象普遍存在;随着沟通的加强文化休克现象日益薄弱;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失误在于文化"负迁移"现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伍凤 《海外英语》2013,(9X):117-118
近年来,外语教学中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观点已得到认同。跨文化交际本身就包含着双向沟通,我们学习外语"引进来"的同时更应该"走出去"。但是,在外语教学中我们过分重视西方文化却忽视了自己的文化,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会用外语来表达中国文化,出现本族文化失语的现象。为应对这一现象,可开设一些的中国文化英语课程,外语教材中增加本土文化内容,提高外语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2.
叶慧 《文教资料》2006,(12):28-29
本文在跨文化口头交际能力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常常造成交际失误,出现文化冲突,甚至文化休克,严重影响了交际效果,制约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形成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难以突破的“瓶颈”。因此,文章针对“瓶颈”所在,提出突破性策略,将有助于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文化休克现象是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影响着留学生的学习。随着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留学生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留学生中的文化休克现象日益受到重视。基于此,以长沙理工大学安哥拉留学生为例,分析文化休克对土木专业留学生学习的影响,并提出为解决文化休克问题,提高管理和教学效果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解读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休克现象对高职外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化休克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抓住文化休克的本质、具体成因并积极寻求对策,以优化高职学生外语学习过程和效果,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教学理论的文化改造,是指根据“目标文化”的特性对“源文化”赋予教学理论的文化特性的改造,或根据教学理论所蕴含的“源文化”特性对“目标文化”特性的改造。对教学理论的成功文化改造,是教学理论跨文化对话的前提,也是借鉴外来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保证。教学理论的文化改造,有五个主要步骤:教学理论的本体解读;教学理论的“源文化”分析;教学理论的“目标文化”检视;教学理论的“源文化”与“目标文化”比较;改造教学理论中所包含的与“目标文化”不一致的因素,或改造“目标文化”中与教学理论不一致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二语习得中的跨文化教学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述和实践上的分析,阐明了跨文化的二语教学中心环节,即文化移入,指出文化休克和文化定型也是二语教学过程中不容小觑的两大因素,并提出了值得在中国外语教学界进行实证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化休克是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使留学生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从留学生这个主体出发探讨产生文化休克的原因,通过发挥留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高"去蔽"能力,重视位育和危机教育,从而整体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治愈文化休克。  相似文献   

18.
李旭鸥 《文教资料》2006,(22):118-119
语言在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三者的关系中,语言反映文化,文化是语言的内涵,交际是目的并影响着语言的使用和发展。本文通过对语言、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关系的深入的阐述,论证了英语语言中“词语文化”习得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必要性和“词语文化”习得的具体范围和方式。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与文化移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跨文化的交往中常常会遇到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这就是禁忌。在同文化体系中有“十里不同俗”之说,在不同文化中禁忌的差异就更加明显。禁忌像一种无形的戒律束缚着人们的语言和行为,如果谁犯了禁忌,就会被排斥成为不受欢迎的人。日常交往中人们都十分注重这一点,正所谓“入境问禁”。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中西禁忌的差异有助于交往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古汉语中“文”与“化”,以及二者连用的“文化”一词,它们的主要用法之中,直接或间接地蕴含着和谐的因素与成份。现代“文化”概念弘扬了这一因素,在广义与狭义的不同定义中,也都包含着和谐的意蕴。和谐是古今中外文化概念中的基本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