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旧社会的中国女大学生颂莲,因家庭原因成了陈老爷的四太太,她在陈家的高墙大院里受尽封建规矩的压迫和姨太间争斗的迫害,最终精神崩溃,只做了一年的姨太便永远逃不出这高墙大院。这就是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本片在外延上对封建社会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但其核心本质远不止于此。张艺谋导演与苏童原著所探讨的除了封建的恶,更多的是这封建恶的来源,而这个来源源自人心。  相似文献   

2.
苏童所创作的小说作品《妻妾成群》中,颂莲这个角色的性格特征是十分鲜明的。颂莲一开始是具备现代女性的积极和刚强的,但是进入陈府生活之后,面对着陈府压抑的生活,逐渐形成了孤独和感伤的性格,并且一度放纵,希望能够以此反抗腐朽的陈府和男权价值观。最后颂莲面对强势的男权伦理话语权,只能够顺应自己性格当中的软弱之处,选择了屈服以及妥协。无疑,颂莲的性格特征和发展轨迹,体现了封建时代大部分女性的共性。  相似文献   

3.
《妻妾成群》是苏童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陈佐千四太太颂莲的悲剧故事,不仅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女性宿命人生的人格缺陷,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传统阴性文化的可怕力量。高墙深院内陈家女人之间明争暗斗的邀宠角逐,戏剧化地演绎着中国封建权力机制复杂而又隐匿的历史传统,陈家大院中那口深不可测的黑暗之井,恰恰暗示着作者对于鲁迅染缸理论的慨然认同。  相似文献   

4.
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导演张艺谋通过对悲剧环境的刻画:无处不在的红灯笼,史前时间和孤独的陈府,悲剧场景的轮回,符号化的男权,从而描绘了颂莲所生活的悲剧的外部客观环境,用环境烘托出颂莲命运的悲剧性。此外,导演还赋予了颂莲悲剧受害者和施害者的双重身份,成功塑造了颂莲这一悲剧典型。  相似文献   

5.
对《风》与《骚》的篇章、句式、韵律、内容等4方面之体制进行比较论析。篇章体制方面:《诗经》篇幅短小,大多分章节,二章诗具对称美,无标题;《楚辞》篇幅宏大,不分章节,思想感情内容在结构上亦具对称美,始立标题。《诗经》对答之体对《楚辞》有影响。句式体制方面:《诗经》以四言为主,间以杂言;《楚辞》亦有少数四言诗,多为带"兮"字的七言句,五言、六言句大量产生。韵律体制方面:《诗经》在用韵位置、疏密程度、用韵格局与关系等方面甚为灵活;《楚辞》多用偶句韵,以四言二韵为定制,有全篇一韵到底者。多用高呼度韵脚和鼻韵尾韵脚,形成屈骚悲壮激切之声韵特征。《诗经》韵律多呈自然美,《楚辞》韵律多呈人工美。内容体制方面:《诗经》以音乐为标准划分内容为风、雅、颂三类,少数诗篇则三体皆备;《楚辞》不标风、雅、颂三体之名称,但精神实质则含有风、雅、颂三体之特征,无"形"有"神",内在与《诗经》相一致。总之,《诗经》与《楚辞》体制存在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从《颂》诗内在结构的角度,通过对这组诗篇内容的逻辑关联,论述了《清庙》在《颂》诗中的地位。以此见出编辑《诗经》的深刻用心。  相似文献   

7.
《诗经》三颂皆可配乐,《商颂》、《周颂》又因其“主告神”而被奉为《诗经》中颂之正体,《鲁颂》则因其理性因素的加强而被视为《诗经》中颂之变体。前者在后世流衍为乐府中的郊庙歌辞等,后者则为后世与音乐分离而成为纯文本形式的颂体文学所仿效,而后世颂体文学又在名称、体制、内容诸方面和《诗经》三颂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8.
《橘颂》、《弹歌》与咏物诗的创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巅  肖玉林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1):43-45,54
将《橘颂》与《弹歌》作一番比较,显示屈原的《橘颂》才真正完成了咏物诗的创格。《弹歌》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咏物诗,其咏物意象是物象的再现,《橘颂》则借橘的吟咏,创立了咏物原则和咏物境界,奠定了中国咏物诗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儿子与情人》被认为是大卫·劳伦斯早期经典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成名作。"大母神"形象是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中典型的女性原型,具有"天使"与"恶魔"两种截然相反的内涵。本文从"大母神"形象出发,对《儿子与情人》中的母亲莫瑞尔太太进行解读,分析"大母神"莫瑞尔太太在整个家庭中的双重体现,揭示了其个人悲剧及家庭悲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甘肃教育》2007,(9X):F0003-F0003
《西狭颂》摩崖石刻位于甘肃成县以西13公里处的天井山麓鱼窍峡中。《西狭颂》摩崖石刻镌刻于东汉建宁四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河阳李翕西狭颂》,俗称“黄龙碑”,别称“惠安西表”,是汉代《石门颂》《甫阁颂》《西狭颂》三大颂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摩崖石刻。  相似文献   

11.
《诗经·鲁颂》“变颂”说立足于两点,即对“颂”含义的理解,《鲁颂》与《周颂》《商颂》的差异。《鲁颂》称“颂”主要有褒周尊鲁、仍袭旧例、贬鲁伤周、礼乐文化诉求等诸多原因。“变颂”说体现了“诗经宋学”对“清代诗学”的深远影响,疑古派善于反省,勇于创新,在学界上影响深远,然而其对旧说的全盘否定,也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汪太太是个"人物"。她的人生故事不能从一时一地之叙述的字面中获得,需要仔细而全面地参照比较、组织重建才能真正理解。同样,只有真正理解了汪太太的人生故事,我们才能弄清楚《围城》相关叙述的真实含义。对汪太太人生故事的重建再次证明了《围城》独一无二的叙述匠心。  相似文献   

13.
《诗经》中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并且《三颂》是有区别的,故而仅根据《毛诗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也”不足以说明三颂的各自特点。姚际恒先生在《诗经通论》中已经大致说明了这一点,“《大序》曰:‘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也。’孔氏曰:‘此特释《周颂》耳,《鲁》、《商》之颂则异与是。《商颂》虽是祭祀之歌,  相似文献   

14.
《紫箫记》与《紫钗记》系汤显祖早年作品,两部剧作的创作经历标志其政治思想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即:从政治批判力度看,由借史隐喻转变到直书批判;从问题的解决方式看,由以暴易暴代替了宗教求索;从理想政治的角度考虑,由正面颂圣走向了对"时主"的讽谕。  相似文献   

15.
蔡虹 《学语文》2007,(4):13-1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周初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作品。现存诗305篇,分"风"、"雅"、"颂"三大类。大多学者认为这是从音乐角度进行的分类。其中"风"诗全面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劳动生产、战争徭役、爱情婚姻等社会生活的内容,是《诗经》中思想和艺术成就最高的部分。而"风"诗中,又以表现爱情婚姻的诗篇居  相似文献   

16.
《夜莺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的代表作。《夜莺颂》自19世纪诞生以来就被广为传阅。中外译者曾用英、日、法、德、中和俄等在内的数国语言以全译、节译或缩译的形式将其译出。中外学者对其译本进行过很多研究,但是从"三美论"视角对其译本进行对比研究的很少。本文以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为理论基础——诗歌翻译要体现"意美""音美""形美"——对查良铮先生与朱维基先生的《夜莺颂》译文进行系统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7.
《妻妾成群》与《红粉》是苏童"红粉"系列小说的代表作。《妻妾成群》讲的是有着知识分子背景的女青年颂莲在父亲死后自愿中断学业成为小妾,并不断与其他妻妾明争暗斗的故事。另一篇《红粉》讲述的则是在解放初期,秋仪与小萼两名妓女被改造的故事。通过对被解构的历史宏大叙事、被颠覆的英雄人物、思想价值的界定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得出苏童创作出颂莲、秋仪、小萼三个形象的目的在于表明:历史的价值与意义并不能束缚住个人生命意识的勃发。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集,也是一部具有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本文对《诗经》"风"、"雅"、"颂"三部分中的乐器作了梳理与归类,并依据史料对具体分类中存疑的乐器进行了分析与考释。  相似文献   

19.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的文本结构较为简单,既是一种常见的"启+乱"式的循环结构,而且能够反映出西周初期的诗乐面貌。其乐章结构较为特殊,但从简的形制及背题简号、篇题、第二遂的"通启"记载以及"序"与"用乐"角度分析,可知该颂通体是一篇完整的乐章,而非两篇之拼凑。再由该颂产生之背景与使用的场合、《敬之》毛诗"序"、与《大武》比较以及该颂的内容解读等"外证"与"内证"考证,可知该颂之作者为周公与成王。《周公之琴舞》的出土,同时验明了西周乐制中的一些问题,如"九遂"制始于周公制礼作乐,而且"九遂"用乐既有其乐制的意义,还对于后世文学创作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洛阳伽蓝记》中整篇援引的文学作品只有姜质的《庭山赋》和常景《汭颂》,本文将着重讨论姜质其人、《庭山赋》的文学价值及被整篇引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