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法在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迈上了从法律规范到法群再到第三法域的发展路径上来。立足于社会本位思想的指导,以社会利益为重的社会法在解决这些社会难题时展现了蕴涵其中的实质社会正义、社会连带责任、人权保障及社会协调的法律思想。笔者阐述了法律社会化思潮下社会法发展的过程,并分析了社会法的法律思想。  相似文献   

2.
遵循理论研究需要寻根究底的精神,探讨“社会法出现的可能性”是“社会法何以产生”之论辩的起点,也是回答“社会法何以发展”的归结点。探讨法形成的人性动力即人性的法律需要,分析人的本性中关于法律的种种需要所暗含的社会法法律规范诉求,指出法形成的人性动力促使社会法可能出现,个人生存和追求发展的法律需要是社会法出现可能性的直接诱因,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法律需要是社会法出现可能性的根本诱因。  相似文献   

3.
社会法服务于社会正义和社会保障的实现。经济法则旨在构成市场秩序的法律框架,并努力防止对竞争的破坏。笔者在长期思考的基础上,关注德国和欧盟社会法变革的现实,即在社会法领域与市场相关的、企业家式思维的推进,将社会法视为经济法是对目前的发展富有成果的反应。本文分为4部分,首先开宗明义解释命题的基本内涵,其次合理地用一些实例加以证明;复次,阐明社会法努力趋向经济法这种方法诸种实用的优点。最后,作者揭示了这种范式转变对社会法科学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法作为寓于法律社会化过程中的公法与私法相融合的第三法域,在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作为经济领域法律社会化现象的经济法。因而,一方面,经济法具有广义社会法的基本属性;另一方面,经济法与狭义社会法之间,各自所对应的国家干预在范围、宗旨和手段上都不尽相同,但在经济与社会趋于一体化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需要完善其功能的配合。  相似文献   

5.
社会法浅论     
社会法作为与公法、私法并列的第三法域,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可。然而,诸多的社会法基本理论问题在学界依然存在很大争论。这里着重论述社会法产生的基础、社会法的发展历史、社会法的界定、社会法的本位、社会法的价值取向等基本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法律体系中,以经济法的出现为标志产生了"社会法",从而打破了法律体系中仅作公法和私法划分的传统.本文从经济法产生的背景、原因和构成要素三个方面对经济法的社会法属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法律是通过词语订立和公布的,法律在诞生之日便和语言产生了亲密的关系,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是这样描述法律和语言之间关系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前提应该是重新构建现代大学理念。通过回顾现代大学理念的发展历史,总结现代大学理念的演进规律,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发展形势及大学理念的发展现状,本文提出了我国构建现代大学理念应该遵循的三大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郭榕 《中国教师》2010,(Z1):33-33
<正>社会法是什么呢?比如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金融法、计划和产业政策法、国有企业法等。这些现代法律主要是解决经济规划、环境保护、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性的问题。这些法律既不是公法也不是私法,因此欧洲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家在公法和私法之外,就有了"社会法"的提法。而经济法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相似文献   

10.
社会侵权现象层出不穷,我们必须关注对社会利益的保护。社会法把对社会利益的保护作为基础,为其宗旨是维护弱者权利,这对于缓和与解决我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冲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法治理念是法治的灵魂和精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法治内在要求的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主要体现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权利与义务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需要。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通过加强法治理念教育来促进公民教育,通过发展公民教育来落实法治理念教育。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逐步走向彩票大国,彩票业已成为新经济中的一个亮点。然而,彩票法至今还未制定,成为彩票市场混乱一大原因。作者剖析了彩票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构想,旨在为彩票立法献策献议,促进彩票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彭真曾长期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对我国新时期的法制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彭真对司法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远见的思想,他主张加强党对政法机关的领导,严格依法办事,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政法队伍的建设,政法机关严格执法等。这些思想对改变政法队伍的观念,适应改革开放,稳定社会治安,打击犯罪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劳动司法“热”的背后却是劳动法理论研究的“冷”,这种现象是值得反思的,因为法制大厦绝对离不开坚实的法理基础,所以本文的研究至少在方向上是有意义的。本文讨论了劳动法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劳动法属于公法和私法之外和第三类法--社会法,论证这一主题的子例题有:劳动法的立法宗旨是劳动者保护与劳动管理的统一,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和内容涉及的社会主体和社会生活广泛而复杂,劳动合同是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的特殊合同,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与管辖具有特殊性,劳动监察是以保护劳动者个人利益为主要目标的具体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法产生之后,自然法学派为其存在和理论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国际法学的基本理论或是具体规则,无不受到自然法学派理念的影响。作为国际法雏形的“万民法”,与自然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文艺复兴之后的学者们更在自然法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一个较为成熟和完善的国际法体系。因此,自然法学派对国际法发展的贡献是值得瞩目的。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CEPA协议的签署与实施,给我国的法律服务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全球化带动的法律服务业的国际化,如何提升我国法律服务业的竞争力是我们不得不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论公民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倡导及培养公民道德已经成为当前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文章简要介绍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公民道德的理解及其培养的观点,并揭示其对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国际法学科教学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目标的确立和兴趣的激发、教学风格、讲授方法、内容设计和因人而异以及爱国主义情愫和思维方式的培养等方面对国际法学科的教学特点和规律以及经验进行了初步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现实”是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之逻辑基础。马恩“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一种原则设想的理想公平观;毛泽东脱离现实、对马恩教条化,导致了平均主义,也是“结果公平”的理想公平观。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恩和毛泽东社会公平思想继承基础上的超越,是立足于现实的社会公平观。以现实为逻辑基础,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