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车秀英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1):48-49,107
模拟导游课程是高职导游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旅游职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如何真正实现"以导游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技能教学观念的转变,是高职导游专业教师试图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模拟导游课程教改实践为例,从高职旅游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设计、实践等方面,阐述了高职旅游教学与学生职业观念养成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缪琨 《现代企业教育》2014,(24):202-203
以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研究对象,从分析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和国际贸易领域职业岗位技能标准着手,探讨如何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旨在为高职课程标准制定提供新思路,有力推进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和旅游企业的资源优势,聘请旅游企业的专业人员参与课程的规划、设计与开发,在进行行业实际情况和岗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共同确定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必须掌握的职业能力,制定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确定专业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吴冬燕 《职教通讯》2012,(12):16-18
以高职院校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为例,从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思路、课程资源的建设、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三个方面,探讨了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实践。重点阐述了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的对接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应以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和职业岗位技能标准为基础,开发相应的课程标准,使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能力无缝对接,从而真正实现"课证融通"。  相似文献   

5.
基于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建立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为目标构建职业课程标准,是当前职业教育领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流方法和手段.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构建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应遵循层次性与职业性的基本原则和普适性、发展性、包容性、系统性与社会性的具体原则.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是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生产和发展相适应的关键。找准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的衔接点,提出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课程评价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7.
吕颖 《教师》2014,(2):21-22
教育部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中提出,要加强课程建设,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因此,职业能力分析对高职课程标准的设置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本文以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分析及核心课程参考标准建设过程为依据,充分验证了职业能力分析对高职课程标准设置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高职《家居设计》课程为研究对象,依托对课程体系的分析,对该课程标准进行界定,提出将职业岗位技能的相应要求贯穿到课程内容中,提出《家居设计》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的对接的构想策略,旨在为高职家居设计课程标准制定提供参考,推进高职装饰设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3+2"的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采用"教学平台+课程模块+职业递进"的课程结构模式,以职业生涯发展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和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整体设计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社会生活过程和行动导向的原则,共同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实现中职和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0.
中高职教育衔接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针对原工程管理专业设置存在重复、断层等现象的高职培养方案,本课题通过工程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研究,提出"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职业递进"的课程结构模式,以综合职业能力和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整体设计课程体系,共同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实现中职和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1.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学时与学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说明等几部分。开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标准需要结合本区域职业岗位要求,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学生为本等课程基本理念,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职业素质养成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谋划专业课程设计思路,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并根据课程性质、课程内容与要求、学生个性特点等提出课程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2008和2009届高职英语类专业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职英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96%左右,而专业对口率却不足50%,毕业生就业满意率不高。具体原因是课程标准与专业培养目标模糊,课程内容相对滞后等。为此提出建议:课程标准要突出就业导向,课程内容要凸显行业性和地域性。  相似文献   

13.
课程开发的规范化与技术标准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现基于制度而不是协商结果的、真正意义上的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沟通,实现高水平的双证书管理和实施双证书课程,需要制定课程开发的技术标准,在职业活动、学习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职业资格鉴定之间建立畅通、和谐的关系。谊技术标准应能对课程开发各个环节的工作方式和质量控制过程进行规范,标准的制定要实现方法论的转折,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课程的职业资格接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课程与职业资格接轨是真正落实"双证书"制度的关键。课程目标与职业资格的衔接是职业教育课程与职业资格衔接的起点,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的衔接是众多课程问题的集结点,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的衔接是达到预期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评价与职业资格的衔接可以为确定和诊断预期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及修正新一轮职业教育课程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应用结构化技术对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设计,提出了首次就业岗位目标、专业培养目标、素质知识能力要求、课程设置的课程体系设计程序和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结构化标准,提升了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针对性、系统性和规范性,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进行持续的改革,从最初的入职教师能力框架到首次建立全国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再到大体形成全国教师教育认证制度,并经过多次修订于2010年颁发了完整的全国教师专业标准,从而最终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师教育认证机制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最新的全国教师专业标准以其更加明确具体的标准结构和内容、充分体现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和持续性的评价方式、从以过程为导向转为以结果为导向的认证要求,体现了澳大利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更加开放灵活的发展理念,反映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和澳大利亚教师教育改革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7.
在课程论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上,代表认为:对课程本质的再认识,是课程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课程论的学科性质、功用和价值取向需要同时关注两方面的需求,既能科学分析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又能切实有效地解决课程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课程研究和教学研究作为一种理性认识形态,课程论和教学论作为知识形态,两者之间倒是可以用“整合”一词。在课程设计方面,代表们提出两种设计观,即体现课程根本属性的课程设计观和校本化的课程设计观。课程实施在内涵和外延上比教学宽泛,课程实施受课程制度和课程意识等隐性因素影响,课程实施不应在一种取向下探讨不同取向的课程实施问题,重要的是要依据“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并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标准来对课程实施进行价值判断。针对课程评价存在的现状和问题,课程评价研究者和实践者需要进一步做好理论研究、加强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评价、制订有效的课程评价标准、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以及加强对话和协商等工作。在教师专业发展上,要理性面对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积极深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科学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美国社区大学的课程开发与管理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学校、专业和课程三个层面的学习目标保持一致;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开发技能标准和课程;有严谨的课程开发程序和发展更新系统工程。我国高职院校应将职业技能标准开发与课程开发相结合,应产业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加强职业课程和学术课程的整合,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9.
"岗位主导、项目带动"课程模式构建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岗位主导,项目带动”型课程模式,以专业培养目标所确定的职业岗位需求,主导专业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以项目为载体组织课程内容,带动课程教学实施。其核心是构建项目实践体系,目标是把学生导向岗位工作体系。其课程开发体现了CBE、MES及行动导向等理念的统合。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中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包括普通文化课程衔接和专业课程衔接。普通文化课程的内容主要为科学知识,变化小,相对稳定。专业课程的内容主要为技术知识,变化较大且不稳定。中高职课程内容衔接的重点应放在专业课程上。专业知识技能结构具有应变、综合、创新的特征,在衔接时应给予关注。其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智力技能和提升学生专业基础理论水平应作为衔接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