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本文题为《治平篇》,“治平”指社会安定。文章指出:“治平”久了,会引起人口增加,生活困难,这是治平中潜伏着的严重问题。这个问题是值得忧虑的。本文作者生于清朝乾隆、嘉庆时期,这正是清朝前期的所谓治平之世。作者在这治平之世就能看到潜伏着的人口问题,说明他很有敏感性。当然,作者对人口问题的见解,既有积极可取  相似文献   

2.
一、洪亮吉的生平洪亮吉是清乾嘉时代的著名学者、文学家、社会学家和舆地学家。少年时代家境贫寒、孤苦,但他发奋苦学,博览群书,早年诗文就全国闻名。袁枚在《卷施阁文集序》中写他“佣书食力之外,即键户诵述,研精罩思”,“精通经史、地理、音韵训诂之学,工诗文,尤善于汉魏六朝之文,每一篇出,世争传之。”他科举考试久不得意,又长期过着贫困的日子,但是他胸襟豁达,毫无忧色。二十六岁(1772)他到安徽太平府,在学使朱筠幕中工作,和当时著名学者戴震、王念孙、章学诚、邵晋涵等往来颇密,学问也因此大进。乾隆三  相似文献   

3.
明末清初,我国人口较少.但清朝经过康、雍、乾三朝共一百三十四年,政治局面比较稳定,人口迅速增加.作者看到因人口增加而引起的穷困情况,指出“治平”(社会安定)中潜伏着严重问题,这在当时可谓有先见之明.北江先生,著《意言》二十篇,论天地、鬼神、寿夭、人口等问题,都有独到见解.现在人类“人口爆炸”问题已成为极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我国学者在几百年前就已预见到这一问题,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4.
一、学习要点学习本文逐层深入和正面论证与反面驳斥相结合的论证方法。二、自读指要, (一)从第二段课文里找出与“足、够”同义的字,__。 (二)在横线上写出含义与“消落”相近和相对的词____,并在括号内顺次解释其含义( )( )。 (三)解释下面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指出其  相似文献   

5.
学《治平篇》,应达到读通课文,理解精神实质、明确计划生育的重要意义的目的。教《治平篇》,要采用学生自学、教师点拨的方法。现在学生手边一般来说就只一本课本,能“导”学生“读”的材料最现成的就是课文“注释”,因此要充分发挥“注释”的作用:“注释”不够的要适当补充,“注释”不当的要指出订正。下面就本着这一原则,对课文导读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说明。课题,补充注释“篇”:首尾完整的文章,多为议论文,如《劝学篇》。  相似文献   

6.
洪亮吉的《治平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专论人口问题的文章。关于此文的写作背景,课本中的预习提示有所涉及,但内容不够详尽,下面根据史料予以补充。 清朝初年,因经历了近四十年的战乱,到处满目疮痍,人丁稀少。直到康熙初年还是“有可耕之田,无可耕之民”。当时的统治者为了发展经济,采取了一系列的发展生产和人口的政策。比如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曾颁诏:以上年人丁为基数,“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乾隆时更进一步实行了“摊丁入亩”的政策,将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几千年的人头税政策改为地亩税,这些措施极大地刺激了…  相似文献   

7.
(一) 《隆中对》也叫《隆中对策》。节选自《三国志》的《诸葛亮传》。《三国志》,晋朝陈寿著,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合称“四史”,在史学上有重要的地位,在文学上也有较大的影响。《隆中对》这个标题,是选者所加的,“对’,在这里就是“对策”。中国古代皇帝为选拔人材举行考试,事先把问题写在竹简上,叫做“策”。应考的人,按策上的问题陈述自己的见解,叫做“对策”。后来下级回答上级所询问的关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问题,也叫对策。  相似文献   

8.
作家写章,莫不着眼于宏观,落笔于微观。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分析作品时,不能对每一部分都用同样的力气,而是要对细节加以特殊注意。从前教学《背影》,多注意父亲的“背影”和儿子的“眼泪”,认为这是情感的充分表达。没有考虑到若没有全坚实的细节支撑,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绝不会令人如此感动。现在换种眼光来对课作微观分析,果然有了一些新发现。  相似文献   

9.
<正>《晋祠》原发表在1982年4月14日《光明日报》“东风”文艺副刊上。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时,内容有删节,文字有改动。原文的题目为《古晋名珠——晋祠》,文中对晋祠来由的交代出自《史记·晋世家》:  相似文献   

10.
学生阅读《穷人》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老师提问:读了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之所以这样提问,而不问:这两个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说明了什么?显然  相似文献   

11.
《拿来主义》这篇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杂文名篇,堪称鲁迅杂文中的扛鼎之作:篇幅不长,字字千钧,短小精悍而又艰深驳杂。执教此文时,我们一方面必须对学情做好充分的调研,深刻了解学生在预习环节中碰到的各种困惑,另一方面还应在备课环节用尽功夫,探骊得珠,挖掘出该文中隐含的宝贵的有价值的信息,扫清学生理解文本过程中存在的重重障碍。  相似文献   

12.
课文按记叙的顺序可分三部分:一、(1节)写表演前的情况;二(2—4节)写口技人精彩的表演;三、(5节)写表演结束时的情形。 从内容来看,先写犬吠而起的声响,再写火起而生的声响,两次声响即为两次表演高潮。从表演的情况来说,声响是由远及近,由外及内,由物及人,由小及大,由少及多,由微弱到喧闹,由缓慢到急快,由简单到复杂,由一户而及乡邻。此中,各声并作,万籁俱发,繁简相同,疏密并用,使读者有莫名其端、应接不暇之感。  相似文献   

13.
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全文三百二十五字,以其清新俊逸而又沉郁顿挫的风格,抒写了山水之美、饮酒之兴和赋诗之乐,从而引出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文章情景交融,浑然贴切。但这样一篇为世所称颂的脍炙人口的散文,却未能入选《昭明文选》,不能不说是件憾事。后人对此曾探其原因,多加考据,其主要说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4.
此物故非西产此句课本只注“西”字,说“这里指陕西”。我认为,仅注此字,容易误会。学生会把此句理解为“这虫儿本来不是陕西所产”。果这样理解,当然不合原意。蒲松龄不会认为到了明代或清代,陕西竟还没有蟋蟀(促织)。因为周代的《诗经》中的《七月》,写的就是今之陕西一带的事情,那里面就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诗句,蒲松龄肯定是背得很熟的。所以,这里的“产”字当作“名产”或“特  相似文献   

15.
《繁星》(小学语文第七册)是巴金在1927年1月赴法留学途中写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描写了在三个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下看到的星天的景象和感受。文章把自然的美和人情的美紧紧结合起来抒写,别具新意。如何让学生领略意境,体会感情,我认为备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故事以周瑜一声长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作结束句,这句话既是周瑜自愧不如诸葛亮的表白,也是全文对诸葛亮足智多谋,才能惊人的画龙点睛之笔。引导学生抓住“神机妙算”这条主线,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弄清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教好这篇课文的关键。一、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已经能从故事情节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周瑜要诸葛亮赶造十万支箭是事情的起因;诸葛亮巧妙地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是事情的经过;借箭成功是事情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以果导因,剖析诸葛亮借箭前后巧妙安排的原因,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1.熟知气象地理,运筹帷幄。文章开篇就揭示了周瑜同诸葛亮的矛盾。周瑜为了陷害诸葛亮,苦心设计了一个圈套,要诸葛亮十天造出十万支箭来。按照当时的工艺水平,这件事是很难办到的,况且周瑜还  相似文献   

17.
入选在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的《穷人》一文,是被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十九世纪后半期最伟大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篇。文中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构思独具匠心,语言朴实,描写细腻,且恰如其分。现就备课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此文的体载此文选自《清稗类钞》,原题为《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为了简化题目和突出这位女英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语文第三册的编辑者把它改为《冯婉贞》,这本是无可无不可的事。但是只要略读全文便可发现,本篇并非人物传记,也不是特写,而是一篇完整的战记。既是战记,就应该按战记标题。此文的原标题较好,能揭示文章的内容。当然还可以有其他标法,如《谢庄抗英》之类。  相似文献   

19.
《春风吹》(第二册)这首儿歌,以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号召小朋友趁春天的大好时光,积极参加种植活动,支援四化建设。本课的教学要点是:一、引导学生注意笔画的量度和变异本课要求掌握吹、绿、醒、微、轻、葵六个生字。首先要求学生利用学过的汉语拼音、笔画、笔顺、偏旁部首、独体字等,自己读准字音、识记字  相似文献   

20.
《荷花淀》并不是一个传奇故事,它只是“按照生活的顺序写下来”,记下了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斗争,至今仍然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推崇。这篇课文,我过去曾不止一次地教过,这次备课,我仿佛又闻到了冀中地区泥土的芳香,听到了劳动妇女前进的鼓点,看到了千百万普通群众淳朴而又伟大的心灵,又一次深深为小说中人物的乐观精神和爱国热情所感动,为作者描写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