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到西湖,许多人也许会立刻联想起一句古老的民谚:“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间的苏州和杭州,美得可以同天堂相比。天堂是什么样子,谁也没有去过,无法详细描绘,但是,使我这个早已进入老年行列的人,长久地感到幸运而且常常怀念和神往不已的.正是在号称“天堂”之一的杭州西湖畔度过的童年岁月。  相似文献   

2.
王莉 《早期教育》2010,(2):33-33
寓言故事一:《谁动了我的奶酪》 《谁动了我的奶酪》这个寓言故事是美国著名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写的。书中描述了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面对奶酪突然不见而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在这个故事中,“奶酪”是个比喻,它代表我们生命中最想得到的东西.可能是一份工作.也可能是金钱、爱情、幸福、健康或心灵的安宁等等。  相似文献   

3.
开学才几天,讲台上就有了好几支铅笔。我问学生:“谁丢铅笔了?”没有人回答;我又问:“这支.红艳艳的,上海三星牌的,谁的?”小朋友你看我.我看你,都很迷茫;我再举起另一支:“这支,刚卷了个头,几乎还是新的,谁的?”最后,我举起另一支:“这支.还是绘图铅笔呢,是漂亮的绿色,谁的?”依旧没有回答.小朋友们都瞪着无辜的眼睛瞧着我……  相似文献   

4.
快乐的小鸭     
“我是谁?”如果以前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那么我会觉得他很傻,但是现在,轮到我自己来问自己了:“我是谁?”我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去商店买东西的时候,我是顾客;去农田里帮爸爸干活的时候,我是农民;走在大街上的时候,我是行人;坐公交车时,我是乘客;看书的时候,我是读者;听广播的时候,我是听众;我向别人诉说事情的时候,我是  相似文献   

5.
换一种眼光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怪圈:麻雀鄙视燕子,燕子鄙视黄鹏,黄鹏鄙视百灵,百灵鄙视鹦鹉,鹦鹉鄙视喜鹊,喜鹊鄙视苍鹰,而苍鹰呢,成为这一怪圈的完成者——它竟鄙视起麻雀来!这使我想起了围成一圈的“多米诺”骨牌,你能说清到底谁压在谁的上面吗?人们常常为这类事情困惑.鸟类终究不懂得“儒夫”与“勇士”、“好高鹜远”与“脚踏实地”的区别,人类却懂得;于是,凡事便总要问“谁比谁好?谁又不如谁?究竟谁赢了?究竟谁是最差的?”遗憾的是,这类问题常常很难找到答案.我于是要说:“来!换一种眼光.”很多人惯于标榜自己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却同时在不知不觉中犯着“形而上学”的错误.每一种鸟都“敏锐”地发现了别人的“污点”,而对别人所发现的自己的污点浑然不觉,乃是因为它们无一例外地犯了片面看事物的错误,忘记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古训,这是其一;其二,百灵会唱歌,苍鹰飞得高,这些都是客观事实,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立场、角度上却会作出截然不同的评价.好比苍鹰,喜鹊觉得它“好高鹜远”,也许苍鹰自己,或者许多别的人,恰恰以为这是勇气与力量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正>在家里我是“小皇帝”,可我谁都怕,那一帮“大臣”——“财政大臣”妈妈,“文化大臣”爸爸,“内务大臣”奶奶,还有“劳动大臣”爷爷,对我管教严厉,我一点儿自主权都没有!对这四位“大臣”毫无办法,只能乖乖地听他们的话。他们老是为我出主意,意见却总不一致,又谁都说服不了谁,有时还会争吵起来,害得我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7.
你是谁     
我们虽然不能放下周围的一切,但是也不能为了一切而丧失我们自己。一位妇人晕倒在地。突然,她感觉自己好像已经离开了人世,正站在天堂里的法官面前。一个声音问道:“你是谁?”“我是市长的妻子。”妇人回答。“我没有问你是谁的妻子,而是问你是谁。”“我是4个孩子的母亲。”“我没有问你是谁的母亲,而是问你是谁。”“我是教师。”“我没有问你做什么职业,而是问你是谁。”“我是一名基督徒。”“我没有问你的宗教信仰,只是问你是谁。”一问一答没完没了地进行下去。妇人总是不能满意地回答法官的“你是谁”这个问题。她下决心要找出“我是…  相似文献   

8.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谁何”二字怎么解释,“谁”与“何”又是什么关系,历来有好几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是“谁奈之何”的省略,有人说“谁何”就是“谁敢问”。教材注:“呵问他是谁,就是缉查盘问的意思。”这种理解,结构上又有两种分析法:一种是,“谁何”就是“谁”,前面省略了动词“问”;一种是,“何”通“呵”,“谁何”就是“谁呵”,就是“呵谁”,呵问是谁。  相似文献   

9.
“这是谁的尾巴,谁的尾巴?”墙角边一只小蜗牛伸着脖子喊。“蜗牛老弟,别喊了。那是我的尾巴。”小蜗牛只听见声音是从阴暗的角落里传出来的,却没看到是谁在说话。“你是谁呀?”小蜗牛问。“我、我是壁虎啊。”呀,一只断了尾巴的壁虎从角落里爬了出来,“刚刚遇到一条蛇,为了保命,我不得不舍弃我的小尾巴。”  相似文献   

10.
李成 《湖南教育》2005,(3):43-43
一个地方的民谣、民谚能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借用民谣、民谚教地理,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民谣、民谚能帮助学生认清地理事物的特征。《中国地理》多次提到东北平原的黑土,所谓“沃野千里”,重在说明黑土的自然肥力很高。如何突出一个“肥”字,当地有一首这样的民谣:“雁窝岛的黑土肥到了家,用手一捏冒油花,插根筷子也长叶,埋根火柴也发芽。”从这首民谣中,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东北平原的土壤特征。民谣、民谚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区差异。“乌苏里,两大怪,汽车没有爬犁快,拉水用麻袋。”反映了东北的长冬严寒;“云南十八怪,风雨来得快,…  相似文献   

11.
Sunshine     
“有你的一封信。”同桌说道,忽又诡谲地笑笑:“老实交待,是不是男友的信?”我有信?才开学一周,谁那么“想念”我?“老实交待!”同桌“凶凶”地喝道。“先让我看看嘛,否则我怎么知道是谁。”哼哼,先骗过信来再说。谁知她比我更“阴险”,只让我远远“欣赏”一下字体。不过这已足够,我知道是谁了:“我要知道寄信地址。”哼哼,其实我只想知道他去了哪个学校。“××外国语学院。”“好了,好了,把信拿过来。”我扬扬手上的粉笔擦。“哼,拿去就拿去。不就是封‘情书’吗!”她嘟嘟嘴。没有急着拆信,这是收到他来信的习惯。我的…  相似文献   

12.
张春华 《教师博览》2022,(35):45-47
<正>哲学中有这样经典的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里去?“我是谁”是对自我身份的追问;“我从哪里来”追溯的是源头,是出发的动因;“我将到哪里去”叩寻的是结果,是终极目标。而只有先回答了“我是谁”,才能回答后面的两个问题。由此看来,对于身份的认同是最为重要的。那么,对于教师而言,“我是谁”的答案似乎是显而易见的——我是“教师”。但我仅仅是“教师”吗?从职业的层面来看,的确如此,我是教师,我以教师作为职业来谋生。可是,“我”本身的存在却不容忽略,我首先是“我”,然后才是外界赋予“我”的身份。那么,在这个“我”的基础上,“教师”不能仅仅是个职业,还应该有个体的自我意义建构。教师首先应该是专业的,  相似文献   

13.
“上海人·外地人”,中间的小小一点,像是一份费人心思的密码,不同的人们有不同的解答。有人说,这个点是一道隔阂。我曾经读过铁凝的一篇小说,题目是《谁能让我害羞》,它叙述了发生在两个  相似文献   

14.
听!我们班每个人的脚步声都不同呢! “咚咚咚”,是谁来了?哦!是我班的“女包公”——梦霓。要说铁面无私,班里谁都不及她,同学们只要有一丝开小差的迹象,都逃不过她的“法眼”,立刻被纠正,我想,这种脚步声就是她雷厉风行的风格所致吧!  相似文献   

15.
“无徽不成镇”是明清时期流传于江南一带的一句民谚,意思是说,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便形不成市镇。这句民谚既说出了到处都有徽州商人的事实,也是对徽商为当地市镇建设做出贡献的一种肯定。  相似文献   

16.
冬天太冷了,小兔子在黑咕隆咚的迷宫洞里躲避严寒。有一天,他准备去储藏室,忽然——“哎哟!”有谁在吱吱叫,“谁撞我?”小兔子揉揉眼,只看到一团小黑影。“是谁这么大胆,闯进别人家里来了?”“什么?”小黑影生气了,“明明是我挖通的路!”“我可都住了一个冬天了。”小兔子分辩着,又问,“你是谁?”  相似文献   

17.
<正>“我不行”先生和“我可以”先生从幼儿园开始就是好朋友。为什么他们的名字这么特别?这还要从他们的口头禅说起。“我不行”先生总是低垂着头,瑟缩着身体,经常在嘴里小声念叨着“我不行”。“我可以”先生却完全不同,他总是昂首挺胸,经常中气十足地说“我可以”。读幼儿园的时候,学校举行拍球比赛,谁能够在一分钟内拍50个球,谁就可以得到一个水杯作为奖品。“我不行”先生说:“一分钟怎么拍得了50个球?我觉得我不行。”“我可以”先生说:“这个任务听起来并不简单,  相似文献   

18.
《黄山学院学报》2008,10(1):113
“无徽不成镇”是明清时期流传于江南一带的一句民谚,意思是说,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便形不成市镇。这句民谚既说出了到处都有徽州商人的事实,也是对徽商为当地市镇建设做出贡献的一种肯定。  相似文献   

19.
爆笑超市     
<正>鸡蛋撞鸡蛋物理课上,老师在讲能量守衡:“一个鸡蛋去撞另一个鸡蛋,谁碎了?”一位同学举手:“心碎了。”老师:“谁心碎了?”同学:“母鸡的心碎了……”充值去营业厅充话费,客服问:“How much?”我愣了,英语都普及到这地步了吗?我回答:“Fifty.”她也愣了,又重复了一次。我这才听明白,她问的是:“号码是?”  相似文献   

20.
教育以人的发展为本 ,学校教育职责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必须从分析学生入手。尽管“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研究性学习”的呼喊声已经遍布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但它们的共同特征———“学为主体”的思想并未渗透进每一位教师的心灵。先请看下面三个事实 :事实1 :一位高级教师与一位5岁男孩的对话。教师 :“你是谁的儿子 ?”男孩 :“我是我爸的儿子” ;教师 :“你爸是谁的儿子?”男孩 :“我爸是我妈的儿子” ;教师 :“你妈又是谁的儿子?”男孩 :“我妈是我的儿子。”于是这位高级教师就得出结论 :这孩子长大后绝对自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