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编纂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优良传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千余年来,历代相承,起到了“存史、资治、教化”的功用。自1980年4月,胡乔木同志在全国史学代表会议上首次提出“要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材料编写地方志”以来,一大批高质量的社会主义新方志相继问世,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依据。编纂地方志既要继承优良的修志传统,又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志书编写从不同层次和侧面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现仅就编写志书的质量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与修志同仁和有关专家商榷。  相似文献   

2.
章学诚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方志学家。由于他在方志学上的贡献,受到了后世学者的盛誉,如梁启超,黎锦熙,瞿宣颖以及今世众多的方志学研究者。诚然,章学诚有着丰富的方志编纂经验,又擅长史学,他的方志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在我国方志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他的方志学思想体系又非无瑕白壁,客观地评价章学诚的方志学思想,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和编纂社会主义时期的新方志,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仅就章学诚方志思想体系中的“方志立三书”说略陈管见。 方志三书,即“志”、“掌故”、“文征”,这是章学诚为方志拟定的编纂体例。章氏认为,“志者,识也,典雅有则,欲其可以诵而识也。”“志”由纪、表、图、考、略、传等部分组成,立志以“备史裁”,志是一部方志的主体。所谓“掌故”、“文征”,是志的两翼,掌故用以“昭典例”,即保存典要掌故。文征用以“俟采风”,主要辑录诗赋艺文。掌故、文征,似今日资料汇编,设此二书,既可使志简明得体,又不失保存史料和与志互证的作用。在三书之外,章氏又别立“丛谈”一门,以收录修志取材所余,“拦入则不伦,弃之则可惜”的资料,使方志体例更加完备。 方志立三书,是章学诚在方志编纂中的创新,以为“凡欲经纪一方之文献,必立三家之  相似文献   

3.
地方志,简“方志”。 方志,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书?目前尚未有准确的定义。按字义讲:方,指方域,方里,志,指记述,“志者记也”。凡记述方里事物主书皆可称“方志”。 明代《武功县志》的主编康海认为:方志是“记其风土文献之事,以备地方官‘资治’之书”。 清代方志学家章学诚认为:方志乃“一方全史”。 《辞海》方志条称:方志是“记述地方情况的史志”。 八十年代开展地方编纂工作时,曾经展开过关于方志性质问题的讨论。在这次讨论中更提出:方志是“一方古今总览”、“地区史地综合图书”、“区域性百科全书”、“综  相似文献   

4.
刘咸忻是近代蜀中著名学者,在方志学研究方面造诣非凡,独树一帜。他认为地方志应“自有其精神与体例”,指出“方志者一国之史”,明确提出秉笔直书的编纂原则和广搜材、慎择材、重考材的选材主张。在方志的编纂体例方面,刘咸忻指出:应在方志中新建《事纪》一目;方志中的《地域志》应“图表”兼备;应对方志各目进行整合,并他目于《地域志》中;将方志中的《政略》改为《治者略》。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各地掀起编纂新方志热潮,史念海先生积极投身其中,他不仅积极探索新方志的理论体系构建,提出新志可史志兼而有之,体例应合乎地情体现特色,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新观点指导修志等,而且在修志实践中大胆创新,强调新志应重视记述地理环境的变迁,重视文献考证和实地考察。史念海与谭其骧、侯仁之等老一辈历史地理学家的倡导和努力,不仅丰富了新方志理论,提高了新方志编纂质量,而且推动了中国方志编纂从"旧"到"新"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编史修志和其它工作一样,要有一定的规格、模式。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人民日报社、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等都有所规定,编为《编辑手册》、《编写条例》等。其后各地编纂新志和专史,也有规定。《原稿十忌》虽是对校对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对编审工作者的要求。今据这些规定,增订为《方志行文规范》,以为修志行文拟词的参考。编纂方志要注意的,主要是观点正确、立场鲜明、逻辑谨严、论证缜密、概念清  相似文献   

7.
八景的书写是方志书写的一部分。晋西南地区明清民国时期方志中“五姓渔舟”“姑射晴岚”“玉璧秋风”“涑水横桥”4处八景跨越了时空的限制,分别先后出现在不止一县之内,形成“同名八景”的现象。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变迁是出现时间错位的原因,自然环境的相似性与八景的命名结构是其空间错位的原因。这些层累而成的同名八景折射出这一时期方志编纂群体在八景书写中的取舍与地方认同。  相似文献   

8.
试论明代方志地图的编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方志中地图的编制情况目前还较少论及。该文依据对现存天一阁藏明代方志的阅读,认为明代方志地图的编纂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旧志图、地方舆图、历史地图集等地图资料编纂方志地图;二是依据野外踏勘或口述绘制新图。  相似文献   

9.
地方志,是中华文化的特有载籍,简称“方志”,素有“一地之窗口”、“一方之全书”的美称。毫无疑问,对于了解某一地域的历史发展轨迹与未来发展趋势,地方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编修地方志的优良历史文化传统,代代相袭,硕果累累,因其繁博丰赡,倍受历代学者钦赖。然而,如何才能编好无愧于当今时代、无愧于子孙后代的社会主义新方志,却是一个有待继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把记载一个地区有关地理、历史等方面情况的书籍称为地方志,简称方志。方志中以省为单位的常称“通志”,以县为单位的称为“县志”。我国的地方志起源很早,到宋元时,全国方志已达五百多种,明清之际,纂修方志成为普遍的风气。到了清代,方志的编纂达到了封建时代的高峰。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现有方志约有八千五百多种。其涉及范围遍及全国各地。辽宁是东北三省开发较早的地区,除正史中有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清代考证学主流地位的确立,方志编纂受其影响,也发生了典范的转移。以往备受推崇的《武功县志》,在新的时代学风下一变而成为修志的鉴戒,取而代之的是以"详慎"著称的《历城县志》。乾嘉朴学家在修志取向上保持了总体的一致性,一部名志首先便是一部标准的考证学著作。考证学规定了新方志的撰述,新方志典范也在相当程度上支撑并延续着考证学学统。  相似文献   

12.
评《敦煌市志》程喜霖秦明君1994年6月,新纂《敦煌市志》(简称《新志》)出版问世,这是敦煌学界一大盛事,也是方志编纂的大成就。当一口气读完这部140余万字、图文并茂的皇皇巨著后,发现这是我近几年看到的新编方志中的一株奇葩,许多感想涌入心田,抑制不住...  相似文献   

13.
地方志书是全面记述一个地方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历史与现状,以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展示一个历史断限内地情的大型资料库。从结构和内容上看,时间跨度长,覆盖面广,涉及众多门类与专业,卷帙浩繁。当代地方志书在继承传统编纂手法的基础上,应重点在体例、篇目、结构、体裁和章法上,突出志书的地域文化性、思想先进性和社会服务性;应从当代社会文化需求和方志本质特征出发,把握、运用好志书编纂体例,以提高方志编写质量。  相似文献   

14.
研究和编纂地方史志的学问,称之谓“方志学”。我国方志学起源很早,到清代有章学诚根据他自己编修方志的实践,总结前人编修方志的经验,从而使方志学成为历史学领域里一门单独的学科。目前成立了地方志学会,定将促进方志学的发展。为了明瞭我国纂修地方史志的源流,不揣固陋,把我昔日在南开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华东师  相似文献   

15.
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高等教育担负着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培养输送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职责,其办学宗旨就是要输送自己培养的又红又专的“四有”人才,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与进步。这是发挥高等教育社会效益的一种具体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方志书,发展到宋代,进入了一个兴盛发达的重要时期。这在地方志书发展史上,意义是划时代的。这一时期,名志屡出,各具特色。宋志的地位和作用,如方志学前辈专家朱士嘉曾指出的那样:“宋志上承《史》、《汉》余绪,下为后来方志编纂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说,汉以来修史者无不奉《史》、《汉》为圭臬,那末,宋以来修志者几乎莫不以宋志为楷式了。”宋志中的名作佳篇,荟萃宋志精英,更富有时代气息。正确地分析评价这些名志,对于整理旧方志,提高新方志编纂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这里,不揣浅陋,仅就宋代名志中的六篇代表性作品,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作研究参考。野人献芹,敬待批评。  相似文献   

17.
鲜明的时代性和记述的区域性是新方志的主要特征,而充分体现地方特点和时代特点则是对地方志的基本要求,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颁发的《新编地方志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新方志要有地方特色”,要“着重记述现代历史和现状……”.风俗志是一部  相似文献   

18.
章学诚方志编纂思想的重心有过两次大的转变,从关注方志的艺文著录转向关注如何保存地方掌故,从企图在方志书志部分保存掌故转向方志"志"体与掌故分立,而每一次转变都与对《周官》有关问题的认识密切相关,对于《周官》相关问题认识的深化是促成章学诚方志编纂思想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9.
《成语词典》(第1版)、《中学成语词典》、《成语学习词典》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编写的。三本书虽然出版年代不同,规模不同,但它们的体例和内容是一脉相承的。三本“成语词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创新。它们出版后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究其原因,是与它们的创新尝试分不开的。创新尝试包括词条的收录,完善的体例,准确、鲜明生动的注释,恰当的例句等诸多方面。文章试图对编写“成语词典”的创新尝试作一初步的总结,抛砖引玉,以引起有关部门和学者重视,加强辞书编纂出版中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山东方志纂修者们顺应社会潮流,在志书记述内容、体例及编纂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变革创新,使得在我国封建社会流传了千百年的旧方志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即促进了方志的发展,也为当今方志的编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