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公正是一个社会和谐的前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体制转换和社会变革力度的加大,社会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不断出现,导致了许多社会冲突和不和谐。正视这些现象并采取积极措施解决由于社会不公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严肃而又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出现的一些社会公正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阐述,并简单分析其原因,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正的四条途径思考。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实现社会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各组成部分中的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稳定状态,它要求矛盾的双方或矛盾的多方在运动过程中能达到并保持多赢或双赢的结局。而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它可以使和谐社会将利益矛盾引向矛盾的缓和与化解。因此,只有不断地推动社会机制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才能使社会成员发挥其最大活力,才能建立一个真正以人为本、公正合理、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公正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公平、合理和有序的社会,是全体社会成员各显其能、各尽所职责、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社会公正是核心价值取向。由于种种复杂原因,我国社会在公正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多,这些问题引起了大家的不断关注,也正在采取各种措施来弥补社会公正方面的缺失。只有实现了社会公正,我们才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远、走得更快。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首先要求建立政府与市民社会间的和谐关系,这就需要确立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并开拓政府制度创新的思路,如:引入竞争机制,打破政府的垄断性;分化政府权力,培育第三种力量;重塑政府,对政府进行企业化管理;创新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分析探讨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教育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教育考试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实现教育考试公正应该以科学发展现为指导,从发展经济提高教育水平、加强教育考试法治化建设、构建诚信和谐的考试氛围和改革教育考试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是在合作与互惠规则得以充分实现后所形成的社会发展状态。本文从和谐社会的基本元素——合作的产生与互惠的存在开始论述,通过对保障社会合作关系的制度安排重要性引申出和谐社会若干制度的重要内容,并指出了制度安排的主体——国家政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应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从多学科、多视角探讨了和谐社会,分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挑战,从哲学、政治学等学科深入研究了社会和谐,并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许多理论思考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公平合理的问题时有发生,社会公平正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从社会制度上寻求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路径。公平正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前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人自身和谐心理的构建不但事关个体心理健康,而且关系到人际和谐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心理基础。人的心理的不和谐不但由不和谐的社会现实所决定,而且受到个体心理习惯、观念的影响,因此要调适不和谐的心理状态,引导个体心理健康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创建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此外还要在全社会范围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些过程中,端正党风政风铲除腐败起着先导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社会偏见:制约和谐社会构建的社会心理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根源上讲,社会认知偏差效应、经济竞争和利益冲突、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社会类别化以及人格、动机、从众等社会心理动力因素均是导致社会偏见的重要原因。社会偏见给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及社会关系的和谐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使受偏见者自我束缚,导致自我实现预言;导致人际之间的疏离,引发社会歧视行为;引发社会冲突,危害社会稳定。社会偏见不仅有损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还是引发社会歧视和社会冲突的心理根源。消除和避免社会偏见的对策主要有:消除社会认知偏差效应的影响,增加平等接触和交往的机会以增进相互了解,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理想状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和谐社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以及改革开放中产生的一些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矛盾,寻找出一些解决矛盾的途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5.
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社会稳定是社会整体处于稳定、安定和谐的状态.它具有历史性、综合性、动态性的特征.面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必须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和科学分析,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化解矛盾,促进和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中国社会面临几种主要风险:群体性事件、公共安全突发性事件、生态环境全面恶化、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价值观冲突等。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确立风险意识,落实科学发展观,善于应对、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提出,社会就是一切关系同时存在又相互联系的社会机体。关于社会有机体的定义、性质、内涵的阐述所构成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重要的理论支撑。社会有机体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恰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因此,从社会有机体视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审视和研究,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公平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组织公平感理论对和谐陕西社会的构建很有必要,并对其提供发展动力和制度程序保证。构建和谐陕西社会要借鉴公平感理论及其方法,注重劳动贡献和绩效水平,做到分配公平和程序公正,从而激发社会发展的活力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