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基尼系数的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较为经典的分析框架,并把教育基尼系数作为教育公平程度的量化指标,分析我国城乡间、区域间、校际间各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现状.结果表明:使用省内校际数据获得的各教育阶段教育基尼系数均远大于省际数据;各指标呈现出"办学条件不公平>教育经费不公平>师资不公平"的现象,而教育经费指标呈现出"预算内公用经费不公平>公用经费不公平>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不公平>教育事业费不公平"的排列.  相似文献   

2.
教育基尼系数是度量教育平等状况的有效工具.1949-2006年我国历年的教育基尼系数的变化过程表明:中国教育平等状况较之1949年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但这一过程并非匀速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中国教育平等状况的改善呈现出重心不断提高的特点;教育规模扩张是改善教育平等状况的关键性因素,但与此同时,教育质量的提高也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这样才能在更高的水平上改善教育平等状况.  相似文献   

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也影响到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本文对江苏省的教育公平度进行了测定,通过OLS法验证教育公平度与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负线性相关关系,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与江苏省地区总值、城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成正线性相关关系。提出苏南苏北在教育公平度水平上存在差异,应采取措施缩小差距,实现全省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教育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部分,其均等化水平的提升对于共同富裕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平均受教育年限及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并对其进行城乡分解发现,1993—2020年间,全国教育服务整体较均等,基尼系数在0.158—0.318间波动,1998年以来城乡教育服务始终向更均等的方向发展;全国平均受教育年限上升,占比最大的受教育人口文化程度从小学升至初中;农村地区组内均等化程度最高,为全国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进步作出最大贡献,但仍是较低水平上的均衡;教育服务的城乡差异大,且差异呈扩大趋势,城市、镇地区组内差异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收集和整理反映我国各省区市人均受教育年限、成人识字率、各级教育入学率、各级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各级教育师资水平、科技人员数和科技专利数的基础上,首先计算出教育存量指数、教育增量指数、教育投入指数和教育贡献指数,然后构建了教育发展指数,并进行了省际比较分析。本研究还利用基尼系数分析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程度,用计量回归方法估计教育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我国教育基础存在显著的地区差距;教育机会扩大了地区差距;教育质量深化了地区差距。这些原因造成了教育结果的显著差距,加重了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第二,各级教育的数量与质量之间存在“剪刀差”关系。随着教育层次从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的逐渐降低,虽然教育机会的基尼系数逐渐减少,但是教育质量的基尼系数却在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教育公共资源在特定一代人中的分配情况为视点,选择教育基尼系数作为教育公平程度的量化指标,估算了1996-2006年间我国教育公平的变化情况,得出我国教育公平逐步合理的趋势并分析了原因.  相似文献   

7.
基于1990—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对我国城乡教育差距和城乡居民教育投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教育投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的对数与城乡教育差距的对数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相对于城乡收入差距来说,城乡居民教育投入差距对城乡教育差距有更显著的影响。并且,我国的城乡居民教育投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都是城乡教育差距的单向Granger因果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择教育基尼系数作为教育公平程度的量化指标,估算了1978-2004年间我国历年教育公平程度。结果表明,我国总体教育公平程度较改革开放初期已有显著提高,然而与国际水平相比仍然较低。而且由于存在着显著的区域教育不平等与城乡教育不平等,教育水平提高对于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受到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基尼系数的高职教育生均经费地区配置公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均经费支出水平的差异是导致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利用2009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地方高职院校各项生均经费支出的数据,选择教育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我国高职教育生均经费地区配置公平程度的指标.发现我国高职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地区配置明显有违教育公平,生均教育经费的地区配置也有违公平。建议中央政府提高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转移支付水平,地方政府要制定高职教育各项生均经费支出的拔款标准.创新投融资机制以鼓励社会资本兴办高职教育。  相似文献   

10.
11.
佟贺丰  马峥  曹燕  于洁  黄慕萱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3):33-37,121,122
基于《基本科学指标》的检索结果,利用经济学中常用的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概念,从不同维度对中国高校间的论文表现差距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在论文表现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论文质量方面的差距明显大于论文数量方面的差距。不同的学科和地域间的基尼系数也有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生均经费支出的公平性影响着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文章基于1995—2018年基础教育生均经费支出数据和在校生数据,通过计算Gini系数和Theil指数测算了中国基础教育生均经费支出公平性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1995—2018年中国基础教育生均经费支出公平性总体上处于"比较公平"和"相对合理"水平,且整体上更加公平了;基础教育生均经费支出的省际差异大于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基础教育生均经费支出省际差异较大,公平程度较低;全国高中生均经费支出的公平性有降低的趋势。基于以上研究发现,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测算中国30个省份1996-2009年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教育基尼系数的基础上,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以及DOLS等方法分析了教育扩展对教育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考察期内,中国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稳步提高,教育基尼系数则呈现下降趋势.另外,无论在全国范围还是在东、中、西部地区,教育扩展和教育不平等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负相关关系,教育扩展显著地改善了教育不平等状况.因此,提高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一组调查数据用C程序实现了洛伦茨曲线的五次多项式的系数计算和基尼系数的计算。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是经济活动分析中的重要方法,对实际的调查数据建立数学模型从而用计算机实现,无疑对经济预测带来极大方便。  相似文献   

15.
正确认识我国教育中的性别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男女平等国策的实施,女性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多,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教育上的性别差距大大缩小。在义务教育阶段,我国基本实现了教育的性别公平;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男女两性平均受教育程度日益接近,但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性别差距仍然存在,它将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城乡、地区差距的缩小而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缩小教育上的性别差距是必要的,但是,试图消除教育中的性别差异则是徒劳的。加快发展妇女教育,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妇女的受教育水平,是教育界、妇女界乃至全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基尼系数的四川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四川省1998~2007年各市(州)人口状况和GDP为基础,运用基尼系数法探讨了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结论是:1998~2007年间,基尼系数一直保持在0.3左右.这表明,自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四川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显著,收入分配总体比较均衡。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学业及就业的性别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通过对1998年和2003年两次全国性高校毕业生调查数据的分析,对我国高等学校学生入学机会、学业成绩和就业结果的性别差异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男女在学业成绩和就业收入等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入学机会和就业率方面女性则明显低于男性,而较低的高考成绩和较少的工作机会则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财政短缺与财政分配不均两方面问题。高等教育扩招过程中,各省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水平整体下降,省际生均支出基尼系数虽有波动,但仍比较平均。教育规模扩张是导致生均经费水平拉大差异的动因之一,而各省经济水平的差异和产业结构需求是导致这一差异的更重要因素。高等教育生均经费标准的制订必须承认省际差异的现实,重在维护生均支出的底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