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在整个社会都在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然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对此提出了另一种看法: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处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处罚,作为一种古老的教育手段,自有它生存的基础,自有它合理、积极的一面。理论上,罚是奖的对立统一面,有奖就有罚,只奖不罚,就无所谓奖罚  相似文献   

2.
成尚荣 《江苏教育》2013,(15):18-19
<正>教师专业发展实质上是一个教师如何存在的问题,而存在是一种选择。这种选择用作为"世界性人"的作家米兰·昆德拉的话来说,我们到底选择什么呢?是重,还是轻?我以为,假若把专业发展过于强调,过于功利,似乎除了专业发展,就没有其他什么了,可能是选择了重;相反,一旦摆脱了专业发展,就会成为一种无意义的虚空,可能  相似文献   

3.
唐玲 《教育现代化》2005,(10):123-123
开学的第一天,我拿着学生名单伴着上课的铃声踏进了五(4)班。台下是一双双好奇的眼睛,一张张陌生的脸。这种场景使刚毕业不久的我多少有点紧张。我环视了一下,就打开花名册开始点名。“高辰。”“到!”“萧敏。”“到!”……学生们一个个响亮地回应着。“吴伟男。”“……”没有听到回应的我提高声音又叫了一遍:“吴伟男!”还是没有人回答。我火了,哪个学生在第一天就出我的糗?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个故事:天鹅湖中有一个小岛。岛上住着一位老渔翁和他的妻子。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岛上,他们是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准备去南方过冬,渔翁夫妇为了表达他们的关爱与喜悦之情,拿出打来的小鱼招待天鹅。冬天来了.天鹅没有南飞,它们无忧无虑的在岛上生活,当湖面封冻了,它们无法获得食物时,老夫妇俩敞开他们茅屋的门.  相似文献   

5.
假期中有幸游览了原始森林,不禁被它的古老和神秘折服。见识了原始森林中的“林海”,才知道树木原来也可以这样丰富多彩。导游告诉我们说:原始森林和人工林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天然林树种是多样的.如果遇到灾害,一种树都死了。但是其它树还能生存下来,正是由于这种生物多样性,使原始森林生机勃勃,生长上万年.这是人工林做不到的。由此我想起了教育,想起了一位哲人说过的一句话:造物主费了很大劲,把每个孩子都造得与众不同。但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却是千方百计想把这些不同的孩子雕琢成一个样子,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  相似文献   

6.
“刘洋,你还有几道题没有做完?”看着同学们陆续离开的身影,我注意到刘洋的课堂作业还没有完成。“老师,就差一道题了。”刘洋抬起头有点紧张地看着我。这是一个智力水平不是很高,但是很有“韧劲”的学生。“不会做吗?我给你讲讲。”看看时间已近12点.我不禁有些着急。“老师,我就要想起来了,您再等等行  相似文献   

7.
他们的成绩或许是达芬奇画的一只不好看的蛋,或许是爱因斯坦做的几个丑陋的小板凳。但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智慧的火花,创造的伟力。  相似文献   

8.
高俊 《江西教育》2005,(5):47-47
最早读到吴非老师的文章.是在2002年第3期的《语文学习》上。记得那篇《让我喊一声冤》的文章.以犀耕泼辣的文笔.对语文教育的困境做了深入的剖析。此后我又陆续读了一些他的教育随笔.每次读完都有着同样的感受——像这样为教育讲真话的文章真是太少了。这次有幸读了他的《不跪着教书》教育随笔集.让我的思想有了新的升华.“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相似文献   

9.
“铃……”下课铃响了,烟瘾上了的我,迅速点上一支烟,“咝”的一声,猛地深深地一“吸”,几秒钟后,“唿”地长长吐出一段烟雾,“真爽”!然而正在此时,我班学生胡云龙笑嘻嘻地窜到我面前:“老师,真潇洒!”此时的我,竟然哑然无对,一个可怕的念头迅速闪现在我的脑海,他会不会也去模仿我这个“潇洒”的动作?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思虑。推而广之,我们老师的许多言行不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学生、改变着我们的学生吗?我们的学生的眼睛就象摄像机,耳朵就象录音机,他们会把老师的一言一行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0.
怎样才算享受过一流的教育?如果你置身如下的教育场景之中,就会获得旷心一笑的体悟。公开课前,执教老师端着一杯矿泉水,慢慢地,从一班三年级孩子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大家集中精力,注意品味空气中的‘香’味。”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杯子举了举,问:“哪位同学闻到了杯中水的味道?”有一个学生回答说:“我闻到了,是香味儿!”他再次走下讲台,端着杯子,从学生的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叮嘱:“请你们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下空气中的气味。”过了一会儿,他第三次走到学生中间,让每一位同学都嗅一下杯子中的水。这一次,除了一位同学外,…  相似文献   

11.
怎样才算享受过一流的教育?如果你置身如下的教育场景之中,就会获得旷心一笑的体悟:  相似文献   

12.
一位母亲带儿子去看“月亮花”。当月亮花还是花苞时,倘若人们用手去轻轻拍打它.它会在十秒钟之内倏然开放.仿佛一个袖珍月亮。这位母亲在拍打月亮花时,她的五岁的儿子拉着她的表襟,小声地央告:“妈妈.不要拍它.让它自己开,好吗?”  相似文献   

13.
杨晔 《宁夏教育》2004,(6):62-62
那天,天又放出灿烂。春姑娘的到来使校园里洋溢着春的喧闹。上课铃并没有因为孩子们的欢愉而放慢脚步,它准时地敲响了。这时,只听得匆忙的脚步声和碰桌挤椅的声音。同往常一样,我随着孩子们欢快的歌声走到讲台上,目光注视了所有的学生后,便请他们坐下。开始上课了,课前必要的复习过程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而后开始学习新的内容。“今天,我们学习《养蚕》这篇课文。”我故意将“蚕”字读成“chán”。好多同学都流露出诧异的神情。他们相互看着,却没有人能够站起来为老师纠正。我静静地等着,这时,只见平时学习最马虎的毛海同学,眼睛骨碌碌直转…  相似文献   

14.
15.
对于童心未泯的孩子,我们的每一次信任和宽容,都可能创造出一个新的奇迹。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使自己胸怀宽广。”  相似文献   

16.
张帆 《班主任》2009,(12):33-33
新接班,班委改选,原任班长小霓落选了。我发现,和我交流时,她的眼神中总带着一丝调侃甚至不屑。是因为落选心生不满,还是对我抱有成见,认为我偏袒部分学生?又或者仅仅是她的个性使然?作为班主任,我该怎样走近她,让她敞开心扉接纳我呢?我在心里琢磨着。  相似文献   

17.
陈燕华 《山东教育》2004,(19):34-34
庄稼需要阳光,花儿需要雨露,家庭需要温暖,人需要尊重。一个尖酸的批评,一个刻薄的诽语,往往会使一个进取中的人心灰意冷,走向不思进取、消沉绝望的低谷;同样,一句尊重的话语,一个赞赏的眼神,会使一个困顿的人重整旗鼓,勇往直前,因为尊重也是一种约束。  相似文献   

18.
寂寞如水     
徐洁 《教育文汇》2004,(8):56-56
寂寞如水,这是一个再贴切不过的比喻了。寂寞如水一样明澈,它静静地流淌在心灵的河床,不张扬,也不凌厉,远离喧嚣的尘世,荡涤尘染的灵魂。寂寞使教师进入一种孤独的境地,唯其孤独,才会与自己的灵魂更加亲密,才会去亲近头脑的意愿与感召。寂寞是内心工作的开始,是信念的开始,是省悟的开始。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斯普朗格[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马丽萍 《河南教育》2004,(11):41-41
“老师,‘十一’假期的作业是什么?”课间,学生问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