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中国古典作品中神女形象的初步演变,从大量出现的楚辞说起,论证了楚辞神女形象的符号化特征:外貌形象模糊粗粝、性格与情感平面化。接着从魏晋文学分析,指出神女在《洛神赋》中获得了清晰具体的外貌形象,性格与情感也呈现了与作者本身脱离的倾向,完成了初步的人化。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是“赋”体的繁盛时期,很多作者都以神女为主题进行赋的创作,这类神女赋作品发端于屈原楚辞,都注重文辞华美,对于神女的外貌描写细致入微,带给后世文学影响很大,而赋中所体现的主题则是悲剧幻灭的,这是赋作者对于人生终极理想的追求却不得的悲剧命运观的真实写照,也正因为这种悲剧命运观,使得神女赋的文学价值得到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历代赋汇》中以《神女赋》命名的赋作有6篇。这些赋中的神女形象各不相同,然而又关系甚笃,这与作者的创作观念不无关系,除了作者个人因素之外,时代因素也是"神女"形象演进的助推器。而其中神女的演化进程是沿着"神"——"人"——"鬼"——"神"这样一个模式行进的。连同神女与作者的互动,神女最终以完满而鲜活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4.
《太平广记》"神"类故事中有很多神女形象,这些神女形象具有不同的身份,上至天后,下到侍女,等级森严。神女一般都具有超能力,或驾驭风雨,或报恩复仇,或妙手除病。关于神女的婚姻,也很有时代特色,体现了唐代的社会习俗特点。  相似文献   

5.
宋玉赋中的女性形象以《高唐赋》、《神女赋》为代表可分为奔女和神女两大系统。奔女赋快速消亡,奔女形象融入诗歌;神女赋则形成了系列。正统系列以曹植的《洛神赋》为代表,分支系列以陶渊明的《闲情赋》为代表。唐前神女赋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发展轨迹,除时代风尚的变化、作者的个人特点等因素外,其以刻画女性形象为主体,追求人生信念和终极理想以及对因求而不得而感慨伤怀加以唯美表达的特质是起了主要作用的。  相似文献   

6.
织女,作为一个原型意象,在历代诗词中层出不穷。民间文化中的织女形象以一种夫妇之礼的形式存在,诗人笔下的织女则同高唐神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探究织女形象的原初意蕴,无论是民俗的本原形态还是文学的再创造,织女意象实际上是高唐神女原型意象的置换形态。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学史上长期蒙受不白之冤的宋玉是一位可与屈原媲美的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宋玉不仅以楚辞《九辨》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的“悲秋“主题。而且以《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和《风赋》等开创了中国的赋体文学。尤其是《高唐赋》和《神女赋》,既是中国赋体文学开创期的双璧,中国性梦文学的源头,也是中国山水文学中的明珠,三峡文学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织女,作为一个原型意象,在历代诗词中层出不穷。民间文化中的织女形象以一种夫妇之礼的形式存在,诗人笔下的织女则同高唐神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探究织女形象的原初意蕴,无论是民俗的本原形态还是文学的再创造,织女意象实际上是高唐神女原型意象的置换形态。  相似文献   

9.
神女梦与狐妖梦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梦意象,而“神女”与“狐妖”更是传统作品中广为人知的女性形象,分别代表了古代文化对于女性的两种不同审美倾向。表面上看,神女和狐妖,一则端庄不可亵渎,一则来自山野之间,多有野性,难登大雅之堂。按照荣格的原型理论,神女与狐妖都是阿尼玛原型的代表,带有善恶两重性,是古人对于女性人物“外端内媚”的双重要求。  相似文献   

10.
女性形象作为活跃在屈赋中的意象,其风格多变,类型多样,是解读屈赋思想主题必不可少的密码.这些女性形象既涵盖天界的神女,也包括下界的凡女,还有连通"神"人"二界的巫女.无论是充满神性和人性光辉的神女,释放幽秘瑰奇气息的巫女,还是具备温婉灵秀特质的凡女,她们都成为了人们观照南楚文化和诗人屈原生命体验的窗口.她们的身上凝结着楚人强烈的神女尊崇、独特的审美取向和诗人深切的生命关怀、高远的政治追求.  相似文献   

11.
宋人关于巫山神女的辩诬与其对宋玉神女描写的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代,围绕着巫山神女的辩诬问题,对于宋玉及其《高唐赋》《神女赋》的批评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宋玉"妄"作神女故事,"诬"神女于不贞,玷污了神女的形象;一是认为宋玉所赋"发乎情止乎礼义","得诗人风化之本",而巫山神女的被玷污是后人所为,与宋玉无关。我们认为前一种观点是在理学影响下的主观情绪化的不切实际的批评,而后一种观点能够发展地科学地客观地看问题,是对宋玉及其《高唐赋》和《神女赋》的正确的批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人的“巫山神女情结”源远流长。尤其进入中唐,唐人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神女”篇章,这些篇章所塑造的美丽动人、自荐枕席、善良多情、多才多艺的“神女”形象,以及描写的“邂逅——交欢——离别”的恋爱模式,深刻体现了唐代文人的“巫山神女情结”。  相似文献   

13.
李白在其三峡诗中吸收了巫山神女这一特定的文化意象.同时赋予了巫山神女更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创造出一个崭新的神女形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最初神文化在上古之民之间只是用于表达他们对于长寿以及飞升的向往与追求,所谓的神仙神兽也大多是面目狰狞、无情无欲、颇具威严。但到了屈原的楚辞之中,神祇的形象开始变得华美且具有了人的情感。本文选用了《楚辞》中的少数篇目来简析神祗形象在其中的演变。  相似文献   

15.
张尚信 《考试周刊》2012,(73):20-21
中国文学对神话中神祗女性的称谓一向是“神女”,“神女”被“女神”取代源于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翻译,“神”和“女”的主体更易显示出女性神格的差异。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地母形象及女性在爱情中地位的差异,进一步论证中西神话中女性神格的差异所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楚辞》女性形象悲情、纯美、虚幻色彩的分析,深入探讨《楚辞》的审美特点,以及楚地文化为其提供的文化依据和背景依靠。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诗经》和《楚辞》分别刻画了不同的女性形象。在人物性格方面,《诗经》和《楚辞》的女性分别呈现出阳刚型和阴柔性的特征。本文以《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和《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为例,简要分析了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阳刚性。  相似文献   

18.
唐传奇中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按其人物身份及刻画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神女、大家闺秀、侠女、妓女、狐鬼异类五大类。作者塑造女性形象的过程,也是表露自己内心想法的过程,透过作者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可以初步了解到文人矛盾的婚恋观及急于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大源头之一,《楚辞》堪称最具有"浪漫"气质的文人作品。它的浪漫,是主体形象和艺术思维上的浪漫。《楚辞》一变温柔敦厚为奇美异声,表现在《离骚》、《天问》和《楚辞》上便是孤洁的主体性浪漫,慷慨的原生性浪漫和峻奇的情致性浪漫。这三种浪漫涉及不同向度,烘云托月出抒情主人公的整体形象来。  相似文献   

20.
以《楚辞》为中心,考察神话思维转移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以己度物、物我交感的诗性转移,形成《楚辞》全知式的抒情模式;二、具象思维的文学运用.具象思维以其形象的直观独特性利深厚的指涉隐喻意义为《楚辞》所接受,一方面表现为象征性的自然语码,重在形象后面的精神内质(芳草美人之喻),一方面表现为伤春悲秋的物序移情以及抽象概念的具象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