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幼儿智力武术游戏创编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幼儿生理和心理特征及武术运动的基本规律为依据,研究幼儿武术游戏相关理论。遵循游戏创编原理,探究幼儿武术游戏创编的基本结构、创编要素、创编步骤。文章本着坚持游戏创编的科学性、易行性、趣味性、安全性、创新性的原则,从而探索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丰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改善幼儿园教学课程,开发幼儿对武术的启蒙认识和培养幼儿对武术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游戏是小学体育课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锻炼形式。但是,在种类繁多的体育游戏中武术游戏是十分少见的。通过多年武术教学实践,我创编了几个武术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也弥补了武术游戏缺乏这一不足。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游戏创编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课中,我们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适当、及时、巧妙、灵活地运用体育教学游戏,能牢牢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活动,有效地保持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增强学生体质,达成学习目标。下面,笔者就如何创编体育教学游戏,谈谈自己的心得。一、创编原则1.锻炼性原则锻炼性是创编体育教学游戏最本质的特征。创编的体育教学游戏必须具有健身效果,创编时我们要考虑到游戏学生的年龄、性别以及实际活动能力等特点,这是确定游戏相应的运动负荷量、动作难度和活动方式的一个准绳,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2.教育性原则体育游戏作为学校体…  相似文献   

4.
要使创编的体育游戏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应考虑创编的原则。一、体育游戏创编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一节体育课是由不同的结构组成,各部分又有自己不同目的。如准备活动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从心理和生理上为课的基本部分做准备,通过准备活动表现出良好的身体机能状态和心理状况,把学生的兴奋性调节在适宜的状态。这样在创编准备部分的游戏时,既要取得热身的效果,又要充分考虑运动负荷。因此在创编游戏前,一定要明确游戏的目的。2.针对性原则。创编体育游戏要针对教学任务、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的客观条件。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只是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5.
武术套路创编的依据与原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武术套路创编的依据和原则,认为武术套路创编的依据不能脱离武术的本质特征,保持武术的本质特征是武术继承的关键;武术的功能是武术赖以发展的源泉,武术套路创编的原则应根据武术的功能来确定。  相似文献   

6.
试析选编体育游戏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游戏在中小学特别是在小学的体育课程教学中被广泛的采用,有的体育游戏被选用来做基本教材,有的体育游戏被选用来做教学手段,更有不少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自己创编一些体育游戏。论选用还是创编体育游戏都应遵循如下一些基本原则,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一、健身性原则体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民健身的全面实施,武术运动也步入了各级学校,并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为了深化武术教学改革,本文就武术游戏创编的原则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正>一、游戏的选择室内体育游戏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游戏的教育性原则、健身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依据上述原则来选择和实施游戏才能让学生喜欢上室内体育课,同时在室内体育课上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体育教育。室内体育游戏的来源可以是体育教师根据一些室外游戏改编而来,也可以是对学生自己创编的游戏进行的合理改编。这些游戏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编体育游戏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敬辉  马勇占 《体育学刊》2000,(3):42-43,45
体育游戏在人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游戏被列为基本教材,成为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体育游戏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发展身体素质,是提高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编体育游戏的能力,作者从体育游戏的创编原则、方法、步骤及撰写等几个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体育游戏的特点对于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创编原则及方法进行讨论,旨在为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太极拳教学语境内,利用耗散结构理论原理,通过教师的动作讲解、示范、教学实践与反馈,将复杂的太极拳技术动作以点、线、形解读模式,通过运动能量传递为学生建立太极能量运动场,引导学生的自组学习。学生在不断理解、吸收、修正太极拳的技术动作过程中形成能量流动与转换,从混沌无序的运动情景中找到量变到质变的契合点,迁移形成太极拳运动的有序化,达到对太极拳运动技能的自动化掌握。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教学中攻防含义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借鉴和教学经验的总结,对太极拳教学中攻防含义进行探讨得出:能激发和提高学生学 习兴趣,提高学生单个动作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能较好的解决太极拳教学疑难点;能充分发挥其防身自卫,健身、医疗 的社会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及测量法,通过对安康学院部分本科在校生的太极拳运动干预前后的体质状况的调查得出,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身体形态的改善,肺功能的提高都有较好的干预作用。为有效开展高校太极拳运动和提高大学生体质现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以新时代我国正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弘扬优秀传统武术文化为背景,以武术发展成为青奥会正式比赛项目为契机,为普及太极拳知识、促进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太极运动、宣传太极拳文化,从学校太极拳发展的现状入手对太极八法五步在中小学推广的阻碍和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对高血脂症老年人群高脂血脂以及骨密度的变化趋势。方法:通过对40名患有高脂血症老年人进行为期6个月的太极拳运动干预。从各个指标的变化来观察太极拳对高脂血症以及骨质疏松起到的预防作用。结果:锻炼前后老年人高脂血症、骨密度值均发生了显著性的改变(P0.05或P0.01)。即太极拳运动对高脂血症老年人骨质疏松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太极拳运动可有效改善血脂异常,提高骨密度。可作为防治高血脂老年人骨质疏松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创造并发展起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一种文化形态,而且具有较好的健身医疗价值和社会功能。高校的太极拳教学,能弘扬国粹文化,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身心素质,增强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践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学生掌握太极拳理教学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四合教学"能够提高太极拳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和谐心态的养成。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口令词和背景音乐在太极拳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背景音乐与口令词在太极拳课堂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包括:减轻教师任务;引导学生自主练习;加强动作记忆;使动作形象生动;让学生表现到位;增强文化感知;赋予师生自己人效应和暗示效应;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太极拳的魅力;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学生对太极拳练习要点“松”、“静”、“柔”的体验。  相似文献   

19.
传统与现代健身运动--太极拳与健美操的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健美操和太极拳运动作为学校强身健体的重要教学内容和手段之一,在各高校已蓬勃开展。通过对这两项运动的共性和个性进行探讨,使学生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合理安排、选择自己所喜受的运动项目,以培养持久的兴趣,真正为实现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根据模糊数学原理,通过建立评分指标体系,设权重分配集、评价等级集、建立评价矩阵以及模糊运算,实现太极拳考试评定的定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