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在诗词中,语符的作用已不仅仅是作为表达思想的工具,指称事物、构建意象是语言在诗词中的主要功能。而意象的选择、组合的形式在诗词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语符的选择组合和对意象的润饰作用,直接制约着意象表现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结构主义的哥本哈根学派继承了索绪尔的思想,其代表人物叶尔姆斯列夫等人创建的语符学理论为现代语言学作出了很大贡献.这些贡献集中反映在其语言理论的创新精神、注重创建语言学的元理论以及注意吸收相关学科的科学方法论和方法等方面.语符学理论的不足主要是唯理主义的语言观导致的形而上学、极端的形式化追求以及为突出创新而提出的过多的概念术语.只有看到贡献和不足两个方面,我们才能客观把握一个学派的理论体系并用于指导汉语语言学理论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雷雨》文本作为一个大的符号系统,有着特定的指称意义。"雷"是这个大的符号系统下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语符在文本中大量出现,它所指称的意义极为丰富。运用结构主义语符学理论去探析"雷"这一语符所指称的意义是什么,将有利于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雷雨》并阐述《雷雨》文本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4.
论汉诗英译中的音韵美的认知共识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文化学,符号学和认知论诸视角探讨了中英两种相异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语符承载的音韵美的共性和相异,并从人类认知共识的角度方面考察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音韵这一物质所产生主观感受的认知共识,认为对音韵所产生的心理感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此具有心理认知的共性。尽管由于文化的相异而导致语符的相异,语符的相异则承载了相异的声音而导致音韵结构、节奏的相异,但由于人类对声音的主观心理感受存在共性,故跨文化、跨语言诗歌翻译中音韵美的转换是可能实现的,即异曲可以同工。  相似文献   

5.
哥本哈根语言学派是结构主义三大流派之一,是继布拉格学派之后在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出现的又一个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中心。这一语言学派主要研究语言的符号性质,并从形式和实体方面分析语言,是对索绪尔关于语言是符号系统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形式化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简单而言,形式化是指内容的抽象化、表述的符号化和操作的程序化.过度形式化会掩盖数学内容的本质,使数学脱离现实性.因此,我们应该把握适度的形式化表达,促进学生建立数学本质与形式之间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7.
"形式"和"形式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形式化"即所谓的"形式主义",说的是一种片面地注重形式不管实质的工作作风,或只看事物的现象而不分析其本质的思维方法。而"形式"是指事物的形状、结构等。"形式化(形式主义)"是有害的,而"形式"却是必需的,不管在哪个方面。形式是固化了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改变形式更需要勇气和智慧。联系到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想改,有一千种办法;不想改,有一万种借口。按兵不动或者消极应付的人其实并没有多少"既得利益"可守,只是一种单纯的惰性,是对新鲜事物的一种本能的排斥。  相似文献   

8.
构式是语言习得的基本单位,语言习应从具体构式开始。本文从二语习得角度入手,通过"构式习得、频率、语言输入"三者来考察一语和二语构式习得的关系。发现一语构式与二语构式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一语构式习得对二语构式习得有影响,具体表现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立足于小说辞章学的角度,在作品内交流环境中,讨论了言语代码的变异性、创造性、想象性、象征性及其对话的微妙调控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语符学是语言学史上最重要理论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忽视了这一理论的研究。在新世纪里,《语符学语言模型研究》作为国内第一部系统探索哥本哈根学派语符学理论体系的专著,让国内语言学界对这一现代语言学史上的重要学派的学说有了进一步认识。《语符学语言模型研究》提出的理论体系也为我们探求其他语言学理论提供了有益参照。  相似文献   

11.
语符关系模式是认知功能取向的理论模式,它旨在模拟语言信息系统及其认知操作。本以此模式为框架,讨论两个问题:(1)“主语“、“宾语”语法概念的去留,(2)“大权掌捏在总统手里”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语篇语言学又称话语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的诞生与发展,使语言学的研究脱离了形式一逻辑的固有模式,从语言的本质出发去研究语言的基本规律。语言学的这个进步,反映了语言学家们从哲学层面对语言的重新审视,不再把语言看作是一成不变的形式化的内容,而是从语言作为人类的交际手段这一基本属性的角度来研究语言本身。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来审视语篇语言学的诞生、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无疑能够更好地探究语篇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对哲学作逻辑和历史的批判并进而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他的主要著作《逻辑学》以改造旧形而上学和旧形式逻辑为己任,试图将缺乏形式的形而上学(哲学)和缺乏内容的旧逻辑分别使之形式化和赋予内容,在新的基础上使二者有机结合,构建一个逻辑和哲学高度统一的范畴体系——逻辑哲学。逻辑哲学当与他对自然、精神、历史、法、宗教和艺术等所作的哲学考察而形成的“黑格尔哲学”有所区别。本文的研究将提供如下见  相似文献   

14.
同一性陈述作为自然语言中一种重要的陈述形式,受到很多哲学家的关注。早在巴门尼德就有了同一思想,亚里士多德提出同一律,而莱布尼茨将其形式化并且明确地提出它的符号形式,后人称它为莱布尼茨定律。  相似文献   

15.
“拟真化”与“形式化”是数学课程资源开发的一对对立概念。“拟真化”是“形式化”的基础,“拟真化”是偏于个体的经验,在物性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特点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形式化”摆脱了“拟真化”物性具体特点的束缚,在心智观念上,利用已经建立的数学模式解决问题。“形式化”体现了更深层次的作为课程的数学资源。在新课标中,开发高中立体几何课程资源应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更好地发挥立体几何内容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6.
《周易》九、六之数是原始《易经》中固有的数占形式之一;九、六之数是原始数的产神秘物,其物质基础是早期人类历法观念所赖以产生的农业文明,其精神来源是上古神话中的日神传说;而爻符的原始含义是原始人把握自然的直观经验观照,与九、六的神话精神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7.
说“万一”     
“万一”有名词、副词、连词三种词性,现代汉语中应用最频繁的是其连词性质.本文主要考察“万一”作为连词时引导的复句类型,并从语表形式、语里内容和语用价值三方面分析“万一”引导的假设复句.  相似文献   

18.
汉语的独特性使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产生了动摇;语符任意性主要体现在拼音文字为书写形式的语言中,在印欧语系中更具有代表性;汉语的形音分离使语符的能指与所指更加复杂,并更多体现象似和可论证性;基于充分考证汉语基础上建立的普通语言学理论才使语言学大厦更完整。  相似文献   

19.
解构中重新建构的文学语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语符对规则的颠覆解构使符号体系形成了一个无坐标空间。解构是从对语符的编排组合而言 ,对语符的审读则意味着一种重新建构。从解构到重建是语符从外在层面的颠覆错位转化为内在层面的平衡协调的审美过程。这一过程又意味着语符编码者与解码者的链接 ,而构筑这一链接的是语境。语符的解构是在多维语境层面下的颠覆错位 ,它的重建得力于对语境各因素的整合重组。交际双方由此共同完成了从语符意义到意味转化的审美体悟。  相似文献   

20.
因式分解是初中代数重点内容之一,它与乘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乘法是把多项式从乘积形式化为和差形式,因式分解是把多项式从和差形式化为乘积形式。这点一定要搞清,不然就会犯分解后又做乘法的错误。提公因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