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崇拜起源于原始社会.魏晋南北朝时期因国家多难,民生痛苦,人们对自然的崇拜热情依然不减,并有所发展,其主要表现是对天地、日月星辰、气象、山川水火、动植物的崇拜.这种广泛的自然崇拜,反映了当时的民间风俗与社会信仰.  相似文献   

2.
植物,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群体、沟通人类与宇宙的中介物.作为生命链条上最富于生命力的参照物,受到先民的重视甚至崇拜是极其自然的。明乎此,就找到了破译《诗经冲关于植物描写的艺术奥秘的密码和打开先民心灵之门的钥匙。植物在《诗经》中,除了借以用作"比"、"兴"以映衬诗歌情境之外,还具有另一种特殊职能:或者是以其生长和存在状态的变化、或者是以其种类的变化,象征时空的转换,将非视听感知的抽象运动转化为可视、可触摸的生命实体;并且超越现实时空的局限,突破主体感性生命形态的束缚,把先民隐秘的心灵世界和生命意识转化为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3.
从图腾崇拜到英雄崇拜--论图腾崇拜的起源、发展与衰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晓靖 《天中学刊》2002,17(4):79-81
图腾崇拜是人类所有民族早期普遍存在的一种最初的崇拜信仰,并由此导致许多特殊的习俗。图腾崇拜产生于人们对某种动物行为和植物作用的神秘感和领带感,崇拜的图腾纷繁多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由自然的奴隶开始变为自然的主人,在自然面前,人并不是绝对的弱小,英雄人物征服自己已成为可能,于是对英雄的崇拜与日俱增,图滕崇拜就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4.
社神信仰发端于原始先民对土地的自然崇拜。先秦时期,社神地位很高,社祭是最隆重的祭祀典礼。秦汉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自然依赖程度有所减弱,认识水平也不断上升,社神的神圣色彩开始适渐消退。社神在百姓心目中不再是敬畏崇高而是亲切自然,地位呈适步下降之趋势。社神从神坛适渐步入民间,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变得日益人格化、世俗化和大众化。秦汉时期的民间之社有乡社、里社及人们自发组织的私社。  相似文献   

5.
论世界现代史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林家恒丁龙发世界现代史是史学领域中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历史可以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这五种社会形态,反映出人类...  相似文献   

6.
关中信仰民俗文化词汇是指《白鹿原》中反映关中民众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信仰、祖先崇拜等民间信仰的文化词语、短语和熟语。借鉴民俗文化分类标准,将《白鹿原》中关中信仰民俗文化词汇分为反映关中“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信仰”“祖先崇拜”四类。探讨和解读这部分词汇以期窥探关中民众对自然万物的认识和看法,深入了解关中民间传承数千年的神鬼信仰民俗文化,揭示关中民众对神鬼既畏惧又依赖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7.
壮族的哲学思想起源于原始社会 ,保存于民间的各种神话传说之中。在原始社会 ,壮族先民依赖自然又与自然作斗争 ,他们把宇宙万物的变化归结为客观物质“气” ,“气本原说”。认为宇宙是自然演化而来 ,人类起源也出自于客观自然的物质花 ,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图腾一词,源于北美印第安人奥季布瓦族阿尔兖琴语,意为“他的亲族”。远古时代的各氏族部落都有各自的图腾。当时,人们基于万物有灵,把某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事物、现象,认为与本民族有血缘亲属关系,于是把它看成是民族的保护者或标志、象征,一般还把它作为本民族的名称,对它禁杀、禁食或禁止触摸,并进行崇拜,这种行为即被称为“图腾崇拜”。正如恩格斯所说:“最初仅仅反映自然界的神秘力量的幻象,现在又获得了社会的属性成为历史力量的代表者。”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任何民族在原始社会由于对自然认识的较少,都要经历图腾崇拜阶段,所以,图腾崇拜是伴随着氏族的产生而产生。它包涵着广阔的社会内容,与原始人的生产、生活、宗教、心理、社会组织和婚姻关系等紧密联系着。由于在原始社会人类还没有把自然界区别开来,在意识形态上还不能把自己和动物、植物或自然物严格区别,这就是氏族初民以动物、植物或自然物为祖先突出表现在图腾崇拜上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1.人——物关系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史上一直严重地依附自然,从而形成人类最初的思维是偏于"天人合一"的自然思维。但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人类开始由过去的依附自然变为能动地支配自然、征服自然,人开始由崇拜外部自然、崇拜超人间的神的力量转向崇拜人自身、崇拜人的理性和技能。在这种背景下,人开始以自然的主人面目出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亦日趋紧张。在此过程中,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起了推波助澜的重大作  相似文献   

10.
羌族释比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释比文化是羌族文化的核心,羌族释比经典是羌民族的百科全书,释比是羌族人心目中的精神领袖。释比的言行与传承的释比文化。规范、促进了羌族社会的发展进步。羌族人崇拜万物。崇拜自然,感恩自然赋予人类的生存条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以神的旨意规范人类行为。以“神树林”的结果作为生活教材与教育典范,把传统民俗文化融入到释比经典形成习惯法而继承发展,科学地、有效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从而体现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维护生态平衡的先进的自然观念。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各种宗教,历来被传教士们说得天花乱坠,玄而又玄。因为信教的人,无非是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在主宰着自然和社会,因而就对它盲目地敬畏和崇拜。说穿了,它只是人们对于周围世界和社会生活的种种错觉和虚妄的见解。它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的上层建筑。比方说,在原始社会里,人的智力朦朦胧胧地未曾开化,当  相似文献   

12.
新石器时代的“女神”现象,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始宗教话题,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自然形成的崇拜方式。中国“女神”昭示着中华大地史前原始崇拜、原始宗教及巫术文化的繁荣。“女神”现象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这种神秘的崇拜习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史前人类社会生活的真实。  相似文献   

13.
生命教育的三重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教育是提升人生命的质量与意义,实现人生命全面和谐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教育。根据人的三重生命即自然领域的自然生命、社会领域的社会生命和文化领域的精神生命.生命教育分为关爱生命存在的教育、培育生命丰富社会属性的教育和生命精神教育。通过培养三重生命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协调人与世界的关系,使人和世间万物和谐共处;改造人类文化,使人类重新认识自我,找回现代人失去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4.
公元前对世纪,当世界上多数民族尚处于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在辽阔的东方大地上,华夏民族已率先进入了发达繁华的青铜文明。由此中国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入君主制的奴隶社会,其间共夏、商、周三代,约1600年。由于这时青铜逐渐取代原始的石器成为武器和工具,故三代也称为青铜时代。而在中国文化史上,由于大量遗存的青铜礼器完整蕴涵着三代社会政治、文化内涵,使“青铜进代”成为继原始“彩陶艺术”后我国艺术史上重要的文化阶段。三代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从总体上贯穿了礼教性质,源于原始社会朴素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在奴隶社会…  相似文献   

15.
论唐代的水神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神崇拜是中国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种植根于传统农业社会中的自然崇拜。唐代是中国古代农耕自然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风调雨顺是人们最大的愿望,所以唐朝时期水神崇拜无论在官方还是民间都很盛行,主要表现在信仰对象十分广泛,信仰形式多种多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唐代开始,龙王崇拜逐渐兴起和普遍化,这对于中国民间信仰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雷神是中国最早的自然神之一,雷神崇拜是自然崇拜的一种,源于原始社会对未知自然界的恐惧而产生的信仰及其崇拜。对《太平广记·雷》的阅读和梳理,在雷神观念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对雷神的形象和职责进行研究,从而可以分析出古人的雷神崇拜思想。  相似文献   

17.
人是世界性的存在者。人的这一存在事实源于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对他的整体创化,更源于自然、生命、人三者的共在互存。自然、生命、人三者的共在互存,既内在地规定了人作为利益存在者,必须考虑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的利益;也敞开了自然社会与制度社会之间的原初血缘伦理关系。由此双重规范,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之存在价值观和价值尺度,构成了人类伦理的根本依据。当代伦理学的重建,将不再为人类的单向征服、改造、控制以及随心所欲地暴力发展和开疆拓土提供价值导向,而是要为人类对其世界性存在的原生态秩序、节奏、平静和诚实的存在守护提供价值引导与行动规范。  相似文献   

18.
泰山女神的神话、信仰与宗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泰山女神信仰肇始于原始社会中的女神崇拜。道教割断了泰山女神碧霞元君同古代原始泰山女神的联系,到明代对这位女神的信仰又隆重起来,尤其嘉靖万历之后,比北京到长江,各地普遍修起了碧霞元君行宫,泰山顶上碧霞元君的香火压倒了所有男性神。这同当时北方民间信仰和民间宗教崛起的女神崇拜有关。  相似文献   

19.
在原始社会,先民的生存与生殖问题是他们最基本的本能。生活中的一切都离不开生活资料的生产与人自身的繁衍。凤这一形象早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它的出现与人类的两种生产是分不开的。本从凤与太阳崇拜、生殖崇拜两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宗教作为人的生存意识通常所反映的总是重生或求生心理。原始宗教反映的是人类的一种最古老的生存意识,实际上是一种朴素的“共生意识”;作为中国原生宗教的道教是在人的生存意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宗教,其根本宗旨是探求长生和成仙之道,表达了人们对生命永恒的强烈期盼;作为一种异域宗教的佛教最终却在中国生根流播,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其完成了中国化的改造,使其所反映的生命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容的牛命意识实现了契合;中国还存在着非常丰富的民间宗教,这些民间宗教在形式上往往千奇百怪,但是自然信仰和自然崇拜却往往是这些宗教的共同内容或主题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