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在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贡献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比重商主义和古典政治经济学更加科学地阐释了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贡献之二是马克思主义者最早系统地研究了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互动关系;贡献之三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最为科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发展支撑、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既要充分重视科研的重要作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也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实现二者的双向互动。同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基础上,明确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职责,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金丽馥 《江苏高教》2012,(2):127-128
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将成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强有力的推进平台。在此认识基础上,文章提出:一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导向功能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时代发展实际相结合;二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激励功能建设,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应切实满足时代需求;三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转化功能建设,注重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时代更新和创新型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关注。如何使当代教育更着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的挑战。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于我们今天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在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浅谈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更好的指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过程既表现为学科分化与整合历史发展过程的产物,也体现了学科分化与整合的辩证发展过程.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学术渊源上,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分科性研究的整合;二是在学科渊源上,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为基础对不同专业或学科整合的进一步发展;三是在学科内容上,它是在六个二级学科有着各自较为明确细化的专业分工基础上的有机整体;四是在学科与课程上,它既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分化、又不断整合的历史演化的反映,也进一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整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吕丹 《辽宁教育》2013,(10):33-35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注重疏与导的结合,是基于互联网络,在对传统疏导方法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为指导,为了适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形成的新型教育方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社会交往理论以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此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相关理论也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科普宁在认识论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的哲学;坚持辩证法具有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的功能;正确分析了哲学同政治、科学的关系。科普宁哲学思想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正确理解哲学的目的任务、实质,这对今天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依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在联系,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平台,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找到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的结合点,提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支撑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定位在使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了广阔空间的同时,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提供了理论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目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契合,使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征在使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了合法性的同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整体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  相似文献   

10.
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把握和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党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和事业发展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都要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是在实践过程中,特别是在同一切错误思想倾向的斗争中不断创新发展的。政治领袖的创新精神、理论自觉和政治素质是理论创新的主体动力和最重要的主观条件;引导广大群众确立对理论创新的正确立场是使精神转化为物质力量的重要环节;领导决策制度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整合的基本理论,并在总结毛泽东实践探索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整合思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政治整合的思想基础与核心主体;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建立健全法制是政治整合的重要手段和基本保障;实行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政治整合的主要形式;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政治整合的根本内容。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思想,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点: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搞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健全民主集中制;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密不可分,必须把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相似文献   

13.
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提供坚实的学科基础,是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显著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最新发展全面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视界,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新一轮改革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以"渗透"的方式,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提供学科基础和学科支撑。  相似文献   

14.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既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实践与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供了发展机遇与建设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探索学科理论的发展与分支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提供坚实的学科基础,是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显著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最新发展全面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视界,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新一轮改革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以"渗透"的方式,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提供学科基础和学科支撑.  相似文献   

16.
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使我国教育环境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满足提升学生思想素质的需求,要立足于学生长远发展角度,结合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内容,发挥出思政教育的价值。在对马克思主义人学内涵解读的基础上,对高校思政教学引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思政教学结合马克思主义人学还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路径,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于2002年被批准为海南省第二轮省重点建设学科,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于201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的主要特点是 :发展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政治制度理论 ;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二者关系的基本理论出发 ,提出并强调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 ;强调政治体制改革不能脱离中国的国情 ;提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仍然有从思想政治上继续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 ;高度突出制度建设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建立之日起,就具有双重属性,在高校担负着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服务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建设的双重功能。学科的定位决定了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互支撑关系。在进行高校调研的基础上,指出高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某种偏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体,打造一支精准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更懂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教师队伍,是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人才支撑,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葛兰西的意识形态概念是宽泛的、描述性的概念。他指明了意识形态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关系;认为同一社会基础上存在多种意识形态的统一;他还力图寻找政治行动中危机和错误产生的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等方面的原因。葛兰西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他把策略的因素引入意识形态理论之中,使意识形态理论获得了现实的政治意义。葛兰西对于意识形态有关理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