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论1939年苏联外交抉择的正确性杭福珍1939年8月23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大和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在莫斯科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使全世界都吃了一惊。”①半个多世纪以来,史学界对这一条约的评价依然众说纷坛,褒贬不一。笔者发现,许多文章...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1939年平沼内阁的对美外交试探,力图说明:(1)平沼内阁虽为政时短,但在企图结束对中国的战争问题上,有其特点;(2)平沼的对美外交试探,基本上贯彻了日本政界、财界稳健派与美协调避免与美交恶的外交路线;(3)平沼内阁的命运,早在美国单方面废除《日美通商航海条约》时,就已经决定了走投无路的结局,而非决定于《德苏条约》的签定。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出兵波兰东部对于战时欧洲力量的对比产生了重要影响。英国作为波兰安全的保护国,从维护本国利益出发,为实施对德战略,防止苏德结盟而对苏联的行动采取了容忍的态度,同时积极改善英苏关系。英国对苏联行动的反应直接关系着战争进程的发展,是战争初期英国战时外交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罗马尼亚在历史上是一个亲英法等西方国家的小国 ,二次大战爆发后 ,曾宣布中立。但在错纵复杂的国际斗争中 ,终于投向纳粹德国 ,成为德国在二次大战中的仆从国。本文对其过程及原因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略论1939年欧洲外交舞台三种谈判程佩璇本世纪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了,危机使主要国家分为法西斯阵营和美英法为代表的阵营,加上社会主义的苏联,整个世界便形成了三大势力鼎足的国际关系新格局。由于三大法西斯国家和三大反法西斯国家各有两个在...  相似文献   

6.
1939年3月15日,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欧洲局势极为紧张。为了制止希特勒德国的侵略,苏联和英法进行了一系列旨在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外交活动,但由于种种原因,谈判没有取得成功。同时,苏联和希特勒德国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和现实安全需要,抓住时机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给世界局势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六十年代是世界各国教育大发展和大改革的时代,改革的特点是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这是与六十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形势相适应的。但是,教学内容的改革不只是要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要遵循教育的内部逻辑,还要适应受教育者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征。否则,事与愿违,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六十年代搞的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就是缺乏对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外交作了辩证分析,认为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保障了苏联的国家安全,为苏联争取了一段宝贵的和平建设时间;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犯了大国沙文主义的错误,它侵犯了周边弱小国家的主权,破坏了其领土完整,给苏联解体埋下了祸根,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装备陈旧、战略战术落后、外交失误以及英法宣而不战等方面分析了波兰迅速败亡的原因 ,提出波兰失败除了难以克服的客观原因外 ,还有深刻的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10.
苏联解体,既有内在的,又有外在的,它是政治、经济、民族等诸多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全面分析、科学总结其解体之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科学地分析抗日战争时期英国的对华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不揣浅陋,拟对1937至1939年英国的对华政策作一探讨。一在法西斯扩张侵略日益严重的本世纪30年代,中国是远东地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和斗争的焦点。当时,英美日之间对远东霸权的争夺,首先就表现为对中国的争夺,因为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战略地位重要而经济政治又都很落后,既有利可图又便于控制。英国是西方列强中较早侵入中国的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在华拥有较多权益,不仅在对华投资和对华贸  相似文献   

12.
英法推行绥靖外交的恶果是尽人皆知的。但是,确凿的历史事实表明:苏联也曾经推行过绥靖外交。而苏联的绥靖外交比英法的绥靖外交产生的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13.
二战初期(1939.9-1941.6),盟国对德经济战的主要形式是经济封锁,企图以此达到瓦解德国经济使之不能继续作战的目的,但苏联这时却以中立国的名义向德国输送了大量战略物资,这不仅决定性地打击了盟国的经济封锁计划,也给苏联自身带来了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4.
实施伙伴战略,是当前中国外交的最佳选择.它的核心点就在于重对话、讲合作、结伙伴,重视全方位、多层次地与世界各国积极而广泛地发展良性互动的双边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目前在外交上奉行伙伴战略,实质上等于公开宣告自己既不会主动与别国进行对抗,也不会谋求霸权或者同别国结盟,而是要真心实意地与一切国家友好合作.中国实施伙伴战略,既有利于处理好本国外交所面临的"点”、"线”、"面”三大问题,也有利于使自己在外交上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15.
加拉罕与苏联早期对华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拉罕是苏联早期对华外交活动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人物,他在促使苏中关系的改善和苏中建交的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以苏俄副外交人民委员的身份发表三次对华宣言,宣布废除沙俄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所缔结的宰割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放弃一切在华特权,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好感,为苏中建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以苏俄特命全权公使的身份与中国北洋军阀政府进行谈判,几经周折,签订了《中俄协定》,初步解决了两国之间一系列悬而未决的问题,促成了苏中建交。但需要指出的是,加拉罕在对华外交活动中的一些做法及反映在由他所签署的《中俄协定》及其附件中的一些内容,则暴露出了苏联对华外交中存在有极端民族利己主文和大国沙文主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波兰于纳粹德国入侵前两天实施动员,被公认为行动迟缓,成为沦亡的重要原由。莫斯科动员晚于“巴巴罗萨行动”开始时间半天,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初期失利的原因何在?刚解密的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答记者问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是中国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为改造中国建立了,卓著功勋,“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继承。本文仅就其二十世纪初年(1900——1912)的外交思想,谈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得资本主义各种矛盾不断激化。加上德、日、意、法西斯的不断挑衅,战争的危险在日益加剧。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苏联积极奉行和平、开放的外交政策,开展了多方位、灵活的外交活动,为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与此同时,苏联在外交上的某些错误作法,也严重损害了世界一些弱小国家的利益,损害了苏联的国际形象,给苏联历史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9.
陈飞 《文教资料》2011,(3):95-96
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际格局趋于多极化,苏美战略核均势出现,苏联迫于国内经济压力,调整了过去僵硬的、唯意志论的外交政策,奉行以"和平共处"为理念的缓和策略。苏联的"缓和外交"体系是以对美缓和为核心,对西欧缓和为突破口。随着联邦德国外交政策的变化,特别是"新东方政策"的出台,苏联与联邦德国的缓和大步迈进,使得苏联缓和目标首先在欧洲大陆实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