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和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两大重要任务,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写作是学生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主要方式。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应以读辅写、以写促读,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99):19-20
词语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基础材料与内容,词语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目标。以"读思达"教学法观照词语教学,可通过优化阅读输入,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原力;重视学科思考,引导提升语文审美鉴赏力;关注表达输出,指向言语实践能力落地,把知识转化、内化为素养,以学生学习为本位,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新颁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素养",是指一个人通过教育与训练在先天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某一方面的一定的水平。"语文素养",则是指学生通过语文教育与训练在先天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文方面的一定的水平,它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丰富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造就品格.教学生掌握阅读的方式方法,形成阅读的能力及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及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方式,是人类吸收文化财富、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新课程的理念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5.
阅读能力是体现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志。在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的今天,培养学生阅读自学的能力,仍然是当前语文教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从培养学生阅读自学能力的目标出发,研究和探索阅读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构建阅读教学的有效模式,对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实现学习效果最优化,将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着重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众所周知,语言积累和语感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通过课程实施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93):48-49
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基础教学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高中学习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怎样以语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核心素养,怎样将学生现有核心素养成为助力教师阅读教学的有力工具,逐渐成为新时代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课题。根据我国部编版语文教材鼓励学生多读书、建立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建立"1+x"语文阅读教学模式,通过培养学生读书爱好和兴趣,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阅读能力,尊重学生语文学习和语文生活。继而,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与阅读能力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模式,使二者成为相互促进、相互激发的知识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正式系统接受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作为基础阶段的教育是学生各科学习奠定基础的阶段。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是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时期。读与写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所在。读与写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书面展示等都有基础性的作用。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强调学生读与写能力的培养,但是读写能力的培养不能完全分离展开,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读"能力的培养促进"写"能力的培养或者是通过"写"能力的培养促进"读"能力的培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读与写能力的培养不能分离展开,应该巧妙地结合起来。本文围绕学生读与写能力的培养展开了深入的探讨,首先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特征,然后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读与写能力培养结合的必要性,明确了两者结合培养存在的不足,最后探讨了如何巧妙地将读与写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0.
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指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的言语发展、文化审美和思维提升。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实践,可以从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能力和情意态度等方面展开,由此不断拓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宽度、高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1.
<正>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感悟与能力,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通过语文学习获得的能力与感悟,主要包括阅读理解能力、情感感悟、审美情趣、文化底蕴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个人情操,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形成,加强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迁移,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考试》2008,(2)
新一轮国家基础课程改革以来,小学生语文"口语与操作"能力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这种能力也是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实践性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特征,在衡量学生学习语文实效上,"口语与操作"能力更能体现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  相似文献   

13.
现如今,"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界的热词,上至教育界的专家下到所有一线各科老师。尽管2011版的人教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并没有对初中板块的语文"核心素养"给予明确的界定,但从高中版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界定及"素养"一词的含义均可判断得出,语文知识和能力一定是构成语文素养的基础和关键组成部分。而宁夏南部山区初中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之薄弱是有目共睹的,本文在使用统编教材的背景下,对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宁夏南部山区初中学生语文素养路径地探索。即在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进行阅读教学的同时以单元说明、课前预习课后拓展题、课后知识补白为切入口,切实落实统编教材里体现知识和能力的"语文要素",从而提升宁夏南部山区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就业是一种就业能力的竞争,语文素质是一种重要的就业能力,学生必要的"听、说、读、写"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人文素养、儒雅的气质和文明的举止等语文素养的培养,都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科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重视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就是要他们践行"读书三义",即多读、精读、熟读。通过多读,学生可以获取大量语文知识;精读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熟读则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语言材料,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吴艳萍 《教师》2019,(1):57-58
核心素养在教育领域中是一项新的教学理念,涵盖多个生活领域,促进健全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指向语文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读思课堂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学生的教育采取放手政策,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并在学生遇到困难之后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并构建语文的读思课堂,由教会知识转变为教会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性质"部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知识、语言、生活.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通过课程实施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通过课程实施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20.
正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的确立与建构为语文教学的实施指明了方向,找准了目标。语文是人类"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核心素养的强化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终身教育"的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为学生夯实"精神的底子"。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作业设计,也是培养核心素养不可缺失的环节。它不仅是学生巩固知识、运用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者检测课堂效果、改进教学策略的重要手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规定:"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