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通 《青年记者》2017,(2):125-126
在20世纪的中国新闻史中,有不少新闻名篇佳作都与穆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焦裕禄、吴吉昌、潘从正……一个个党员群众的光辉形象,通过穆青的新闻作品,深入几代中国人的内心,成为时代精神的代表. 通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我们认识了为人民服务的好书记焦裕禄,被他身上所体现出的共产党员的优良品格所感动.这篇饱含深情的作品,也深深折射出穆青和焦裕禄之间对于人民的那份深厚感情的共鸣.焦裕禄始终把“服务人民”放在第一位,穆青把“勿忘人民”作为一生的信条,有人因此称他为“新闻界的焦裕禄”.  相似文献   

2.
当焦裕禄的名字又一次为亿万人民所深情地呼唤时,面对影幕上的焦裕禄,人们“泪飞顿作倾盆雨”。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所引起的新闻轰动效应,仿佛就在昨天.自然.人们也记得,“文革”期间,焦裕禄成了“刘少奇的孝子贤孙”,因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明明白白地写着:在焦裕禄临终时的病床枕头下,放着两本书,一本是《毛泽东选集》,一本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雷锋叔叔不见了”。公共汽车上抱小孩妇女的这声感叹,在1976年的“反右倾翻案风”中,竟成为“邓小平攻击大好形势”,“反攻倒算”的一大“罪状”。80年代中,有新闻披露:雷锋有存款,有“英格”表,有毛料衣服。于是,“毫不利己,专门利  相似文献   

3.
“看着这些真实记录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艰苦创业的文字和图片,我们对他充满了敬仰!”在河南省档案局举办的焦裕禄精神专题展览现场,许多参观的群众发出了由衷的感叹。从4月21日开始,作为“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档案局启动了焦裕禄精神专题展览。展览共展出焦裕禄生前的163幅照片和画像,以及30多件手稿原件,分别陈列在64个展板中,并运用老电影和纪录片的形式,生动讲述了焦裕禄同志忠诚爱民、实干奉献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焦裕禄的媒介形象具有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特质,成为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与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干部楷模”背后,是他“人民之子”的本色及在他身上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其亦官亦民的自我身份认知、为官为民的职业信仰、做官与做人的政德、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等,都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融合。在新媒体语境下,要打破焦裕禄精神传播的“过时论”“包袱论”等偏见,不仅需要紧紧围绕党员干部的党性和人民性去挖掘、发展焦裕禄精神,同时需要用互联网思维去实现“冷话题”的“热传播”,在叙事策略上进行视角、内容、方法等转换,重视传播手段的全媒体运用,用多元策略提升焦裕禄精神传播的实际效果,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形式。  相似文献   

5.
2012年12月14日,由新华社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上影集团、浙江永乐影视共同承办的电视剧《焦裕禄》研讨会在京召开。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焦裕禄精神研究会会长鲁献启等专家及新华社音视频部主任张浩,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以及中宣部、上海市委宣传部、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河南省委宣传部  相似文献   

6.
在焦裕禄同志的高大形象面前,我感到自己太差劲了。焦裕禄同志的精神象一面镜子,使我看清了自己身上的种种污点。焦裕禄,一个县委书记,能在一个老贫农面前说:“我是您的儿子。”我问自己,在那种情况下会不会说“我是您的儿子”呢?我估计不会,至多叫一声“老大爷”。为什么?因为我对贫下中农还没有焦裕禄同志那样深的阶级感情,因为我还没有完全放下知识分子的臭架子。过去我曾对自己有迷信,认为自己在下放劳动时和农民关系很好,这几年又不断到农村去,交了一些  相似文献   

7.
著名学者穆青逝世前透露:“曾经 感动和激励过几亿人的焦裕禄事迹,差 一点不能发表,是彭真同志蒙难前夕巨 手拍板,才使人们读到《县委书记的榜 样——焦裕禄》这篇通讯。但是,彭真生 前不让我们说这事。”  相似文献   

8.
勉力写周原     
周原同志是我心仪已久的新闻界前辈大家。 在我的脑海里,周原的名字和穆青、冯健的名字一样,是和焦裕禄联系在一起的。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他与穆青、冯健合写的长篇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随着焦裕禄的感人事迹在神州大地传诵,他们这三位老记者的名字也印入广大读者的心田。经过时光的检验,“焦裕禄”这篇人物通讯被越来越多的人奉为经典之作,选进各种各样的教材、讲义中,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新闻学子、新闻工作者和广大新闻爱好者。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了的1991年,我国新闻界有一件大事,那就是评定“首届中国新闻奖”,而新华社老记者穆青、冯健、周原三人写的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1990年7月8日新华社发)荣登榜首。《人民呼唤焦裕禄》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殊荣?本文拟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人民呼唤焦裕禄》之所以会获奖是由于——一、民心和“新闻良心”的投射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社会认知具有选择性和投射性,对于一定社会刺激的认知往往投射着认知主体的经验、生活方式、文化背景、需要、动机、态度等。人们对《人民呼唤焦裕禄》的认知也具有投射性。《人民  相似文献   

10.
著名学者穆青逝世前透露:“曾经感动和激励过几亿人的焦裕禄事迹,差一点不能发表,是彭真蚓志蒙难前夕臣手拍板,才使人们读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通讯。但是,彭真生前不让我们说这事。”  相似文献   

11.
二月九日,编辑部给了我一个任务:到洛阳矿山机械厂去组织职工回忆、学习焦裕禄同志的专页。到了洛阳矿山机械厂,在和干部、工人一起回忆、学习焦裕禄同志时,又进一步感受了焦裕禄同志对工农群众那种深厚的阶级感情。不少工人一提起焦裕禄,眼泪禁不住往下流,说:“我们的焦主任为生产、为工人操尽了心,却从没有想过他自己。”尽管那时熊裕禄同志就患了严重的胃病,他仍日夜在车间奔忙,夜晚躺在办公室的板凳上睡觉,还在想着夜班工人冷不冷,饿不饿,起来给工人们端饭送水。工人刘耀宗病了,焦裕禄背着他去医院看!计调员刘辅臣的  相似文献   

12.
到过河南兰考焦裕禄纪念馆的人会发现,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时的照片少之又少。是当时的经济条件所限,没有照相设备?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当时的县委通讯干事刘俊生随焦裕禄下乡时,焦裕禄都会交代一句:“带着你的照相机。”但是,每当要给他照相时,他却不干了,还说咱拍照片有啥用,言下之意,应该把镜头对准劳动群众。  相似文献   

13.
焦裕禄在这个世界上只生活了短短42年,却感动了几代中国人.时至今日,他仍然还是一面镜子. 对于焦裕禄,大家知道的是他任兰考县委书记最后病倒在岗位上的事迹,而他在兰考之前的经历,人们知晓甚少.梳理一下他在兰考之前的人生轨迹,或许更能让人认识到一个血肉丰满、可亲可敬的焦裕禄.  相似文献   

14.
沈小军 《新闻世界》2014,(12):221-223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纵深开展的新形势,先后在全国两会安徽代表团针对作风建设提出了“三严三实”的要求,再到兰考对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精神给予了重新高度概括。这无疑为当前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全面学习贯彻焦裕禄精神,努力实践“三严三实”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一、细节在人物通讯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人物通讯有了细节,可以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特征,使之成为一个独特的典型,使作者笔下的人物丰满、细腻、生动。如穆青同志写的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有这样一段:“那是个冬天的黄昏。北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焦裕禄听见风雪声,倚在门边望着风雪发呆。”记者抓住了这瞬间即逝的“发呆”的情态,深刻地反映出焦裕禄这位县委书记心中时刻装着人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  相似文献   

16.
要把镜头对准群众 1962年12月6日,时任兰考县委办公室通讯组新闻干事的刘俊生,第一次见到了焦裕禄。这天,兰考县正在召开全县三级干部会议。晚上,县委在会议室召开小范围的讨论会。这时,焦裕禄悄悄地来到了会场。主持会议的县领导看见焦裕禄便介绍说,上级派来了新书记焦裕禄,请焦书记和大家见见面。  相似文献   

17.
焦裕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60年来,焦裕禄精神的建构与传播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在其去世后即开始的自发性阶段,表现在焦裕禄精神由河南率先提出,并成为全国性的学习典型;二是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开始的自觉性阶段,随着焦裕禄精神重新进入意识形态领域,其精神内涵得到了有意识的更新和丰富;三是新时代以来的组织化阶段,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对焦裕禄精神的凝练和定位,焦裕禄精神的建构与传播呈现出精神内涵的明晰化、传播模式的体制化、传播媒介的融合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穆青  冯健  周原 《传媒》2000,(12):37-39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同志不幸逝世。那一年,他才42岁。 1965年12月,穆青、冯健、周原同志,深入到兰考县采访。在焦裕禄工作、生活的地方,他们向群众、干部、亲属作了大量的采访核实工作,一点一点地挖掘,焦裕禄流传在人们中间的感人事迹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的老前辈穆青同志,曾因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和《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这两篇著名的长篇通讯里成功地塑造了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和原山西省的全国著名植棉模范吴吉昌朴实感人的形象而影响乃至感动了亿万读者与听众。如今,当又读到穆老和陈大斌同志共同采写的长篇通讯《老书记与北干渠的故事》(新华社1999年6月28日电)时,我也只能用“朴实”和“感人”这两个词来表述它。 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所说,今年已 78岁高龄的郑永和虽然是又一位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是新时期老干部的楷模,但穆老与“老书记”郑永…  相似文献   

20.
要为人民多“吐丝”──访著名记者、原新华社社长穆青张遂旺著名记者穆青,从事新闻事业半个世纪,写下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人民呼唤焦裕禄》等篇篇杰作,震憾了神州大地。1993年元月,他从新华社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