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红 《教学随笔》2013,(12):163
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每一名学生的特性,在掌握教育心理学原则的基础上,给予后进学生足够的信任,在学生心灵上撒下自信的种子,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一片沃土,孩子们便是一粒粒等待成长的种子,教师只有撒下爱、播种爱,孩子们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种子埋下了,不要在乎种子的质量和品种,我相信每一粒种子都会发芽,最终开出耀眼的花。踏上三尺讲台的我,深深地感受到“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教师要用爱来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用爱来期待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宋成华 《成才之路》2012,(12):13-13
一、精心准备,以教师的读书,抛砖引玉,在学生心中撒下阅读的种子 高尔基说:“每一部书都是一个梯子,使我从兽类爬到人类。”书籍是人类精神的宝藏.所以让学生喜欢读书。首先必须让他们远离考试的压力。只接受心灵的陶冶。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籽,他说:“只关心种子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子喂麻雀。”因此,对学生情感因素的研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自身的环境好,体现幼儿园领导与教师对环境的重视,对环境保护有深刻的体会,并能把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做到实处。我们才能从大的环境氛围上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以实际的做法给幼儿以示范,让幼儿习惯于在一种良好的环境中生存,模仿着去保护环境,使爱护环境的风气在幼儿的心灵处撒下种子。  相似文献   

6.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育人更是班主任的首要职责。要做好育人的工作,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爱好、习惯,甚至为人处世的方式。当学生被教师认同和尊重后,他可能会有惊人之举,会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尊重是一粒种子,只要把它撒进教育的土壤,就会不断长出更多的信任和爱。那么,教师该如何尊重学生,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呢?尊重学生,就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7.
薛提伟 《山东教育》2009,(10):32-33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子,他说:“只关心种子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子喂麻雀。”他还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地进行心灵的接触。”在新课程实践中,教师怎样在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指导下,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加强师生情感交流,让每个学生在宽松、平等、愉快、和谐的环境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现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8.
蒋佳 《新疆教育》2012,(9):126-127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子,他说:“只关心种子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子喂麻雀。”形象地说明教学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感情与思维的交流。注重情感,讲究情感,使整个教学弥漫着一种和谐、融合、振奋、饱满的情感,才会以情激情,以情激趣,以情促知,以情育人,实现知识与情感的统一和谐化。  相似文献   

9.
如果把平时的语文教学看做是一场"真刀真枪"的实战演习的话,那么,期末考试就是这场"真刀真枪"演习的评估验收.在每个学期开始时,教师如同辛勤耕耘的农民,在希望的田野上撒下知识的种子,到了期末考试,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喜悦,渴望收获,希望所教的学生都能够考出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过程中,问是学生积极思考的标志。可是,笔者发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少向教师提问。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满堂灌”或“一言堂”。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权威,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就成了学习的机器。那么,课堂上教师应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不断地提出问题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逄静 《辅导员》2014,(3):54
正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关键年段。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也不仅仅是语文老师的任务,而应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因此,本学期,我们把"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作为全校师生共同努力落实的标志性习惯。然而,这种难以量化的习惯引导与书写评价,教师如何在具体工作中推进与落实呢?我们发动全体教师全员参与,将训练与评价相  相似文献   

12.
种子     
星期一下午。我和妈妈把肥沃的土壤装进了花盆里。妈妈用铲子把土壤刨松,我撒下菠菜种子,给种子浇了点水,并把花盆放在我家的阳台上。  相似文献   

13.
宋荣香 《学子》2014,(6):10-10
正教育需要评价,评价的意义不在于评价本身,而在于实现教育目标的最大化,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成功。我们需要建立与此相适应的个性化评价机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教师。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多一批好教师。  相似文献   

14.
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让学生从小就喜爱读书并形成习惯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形成的关键。“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他们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那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  相似文献   

15.
朱长春  李爱华 《考试周刊》2012,(71):159-160
每位物理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每堂课能成为成功的课,有时听了著名教师的优秀课或看了著名教师的优秀教案后,总想按照这种优秀课的思路在自己教学班上实践一下,可效果并不理想。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课堂教学中没有把教学过程最优化与学习过程最优化相应地融合在一起。换言之,他们只注意教学过程最优化,而不重视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学习习惯及思维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最优化,自然达不到学生学习的最佳效率。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阶段,教师工作的重点不仅在于教会学生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习惯。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据着重要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受制于课堂教学思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有着不利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能够从兴趣入手,引导学生进入自主阅读的状态,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7.
师爱是一种无私的爱,师爱是一种博大的爱。师爱不仅包含了对每一个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还是教师个人职业道德情操的真实体现。一位好的合格的教师,会既爱自己的职业,又爱自己的学生。把爱的种子撒向每一个学生,让孩子们在教师爱的力量哺育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8.
<正>在学校教育中对"后进生"的教育,除了讲明道理、矫正习惯、优化心理素质之外,促使其转化的关键就在于把爱给予每一位后进生。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后进生"就像多病的孩子,更需要爱的雨露滋润,这就要求教师克服偏见和困难,给予后进生应有的爱、更多的关怀和进步的阶梯,把更多的爱洒向"后进生"。  相似文献   

19.
浅谈练习及练习的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这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能力有着重大意义。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每堂课的练习,是完成教学任务,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一位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为了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把原大纲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目的不仅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在于强调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和习惯。在《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口语交际部分的总目标是: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