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新闻,顾名思义,是社会生活中新发生的事。作为一种新闻题材,社会新闻主要反映除了政治、经济以外的那部分社会生活、社会秩序、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社会事件等方面,社会新闻在广大受众中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昊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9S):116-116,287
社会新闻,顾名思义,是社会生活中新发生的事。作为一种新闻题材,社会新闻主要反映除了政治、经济以外的那部分社会生活、社会秩序、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社会事件等方面,社会新闻在广大受众中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人们不断增长的对信息资讯的需求,"新闻立台"逐渐成为众多地方电视台的一项发展战略。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新闻以其特有的社会性、人情味和趣味性等特点引起了电视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2002年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面世后,从而竖起电视民生新闻的大旗。从此民生新闻在全国遍地开花,异常繁荣。本文从电视社会新闻入手,根据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式下民生新闻的状况,浅析民生新闻的内涵、优势所在以及其今后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4.
潘华 《科教文汇》2007,(9S):224-224
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对新近发生的事实所进行的报道。而电视新闻编辑,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协调编采人员、整合新闻资源,同时基于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进行新闻判断,并根据所作的判断去取舍新闻、整理原稿、制作标题、编辑画面,以求再现新闻真实、落实编辑政策、吸引读者阅读、承担社会责任的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手机媒体发展方兴未艾,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手机媒体的迅猛发展不仅会对新闻传播学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还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各方面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社会新闻与法制新闻是两种不同的新闻形式,社会新闻更注重报道社会民生百态以及一些涉及社会道德问题等的事件。而法制新闻则更注重法律信息的传播,多是报道一些与法律有关的事件问题。为此,在对社会新闻与法制新闻采访时,其所偏重的采访形式与技巧都各有不同。现本文就分别对社会新闻与法制新闻的采访谈谈几点看法,并探讨了在采访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社会新闻的报道领域极其宽广,从天灾人祸到市民的衣食住行,统统都可以包含在社会新闻的领域里。在新闻工报道中是否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已经成为一个成功新闻报道的重要衡量准则。本文我们将针对社会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融入与体现加以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8.
刘双红 《金秋科苑》2010,(10):161-16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靠读者生存已经成为必然,如何打好党报社会新闻这张牌,应是党报进行新闻宣传改革的重要一环。从2000年起,笔者就开始在《大同日报》社会新闻部从事采访工作,在10多年的采访工作中,在不断地一次次超越自我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事件性网络流行语与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件息息相关,人们用这种方式揭露着生活百态,并以简洁智慧的语言表达着对新闻事件的真实感受.其不乏幽默讽刺之感,增加了读者对新闻事件的新奇感与关注度,成为受众表达个人观点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0.
刘双红 《今日科苑》2010,(10):161-16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靠读者生存已经成为必然,如何打好党报社会新闻这张牌,应是党报进行新闻宣传改革的重要一环。从2000年起,笔者就开始在《大同日报》社会新闻部从事采访工作,在10多年的采访工作中,在不断地一次次超越自我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一部能激起评说欲望的小说,应当或一定是向读者提供了某些有价值的审美内容和思想深度。这种审美效果具体表现为,小说中展示的社会生活与人的性格命运,或提高了读者的认知水平,给予了读者智慧的启迪;或打动了读者的感情,升华了读者的灵魂。也就是说,作者的见识与才情赋予作品的艺术魅力,能使读者感受到智性的充实和审美的愉悦。  相似文献   

12.
综观以往的研究,往往只针对新闻话语的其中一方面。比如以“新闻写作”、“写作风格”等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和书籍,其实是关于新闻话语语言规则方面的研究。而对新闻话语的批判性研究又多侧重新闻话语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从文化的角度认识新闻话语在社会认知、社会交往及社会权力等方面的功能。作为“语言系统与文化环境的交汇点”,对其研究不应该只突出其中一方面,因为这两者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的。本文主要探讨新闻话语的文化符号学向度。  相似文献   

13.
李广明 《今日科苑》2007,(20):197-197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和主人。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三贴近"原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根本观点在新闻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它使媒体"生活在人民当中","把镜头对准基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相似文献   

14.
浅析我国受众对电视新闻的新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新闻传播一直以来都是电视台最关键的应用型功能之一。在现代传媒行业市场竞争日趋剧烈的背景作用下,新闻节目的质量好坏更是直接关系到电视台核心竞争实力的提升。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清醒的认识到一点:要想做好电视新闻节目,其关键在于对受众电视新闻的需求情况有一个直观且明确的认识。本文依据这一实际情况,从社会发展现状、社会心理现状以及社会需求现状这三个方面入手,围绕我国受众对于电视新闻的新需求这一中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做好这一工作在进一步提升新闻传播质量与新闻传播效率的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校德育对社会生活的偏离主要表现在目标、内容、方法三个维度上,社会生活是道德发展的土壤,学校德育只有匹配社会生活才具有实效性。因此学校德育应在目标、内容、方法上与社会生活进行匹配。价值澄清式德育、体谅关心式德育、社会学习式德育三大德育模式是学校德育匹配社会生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学校德育对社会生活的偏离主要表现在目标、内容、方法三个维度上,社会生活是道德发展的土壤,学校德育只有匹配社会生活才具有实效性。因此学校德育应在目标、内容、方法上与社会生活进行匹配。价值澄清式德育、体谅关心式德育、社会学习式德育三大德育模式是学校德育匹配社会生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李玉梅 《科教文汇》2009,(18):265-266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越来越离不开信息,信息日益成为人们研究社会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历史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作为档案和新闻同属信息资源,两者处于信息活动的不同阶段,本文主要研究了档案信息和新闻传播之间的异同点及档案信息在新闻传播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雪梅 《今日科苑》2018,(12):70-78
近年来VR技术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从多角度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就目前来看,VR技术在科普教育、科技新闻、医疗卫生、房地产开发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VR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一方面,打开了媒介传播的新视野、新领域;另一方面,因受其影响而形成的新的媒体环境,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信息生产方式的变革、信息传播渠道的扩张、信息环境复杂多变。首当其冲的当属其变革背景下引发的社会责任缺失,特别是VR技术在履行社会责任问题上还有着诸多不足和困境,本文将就VR技术在新闻生产实践中的运用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责任缺失问题进行探讨,立足于新闻传播新业态,构建新闻报道新格局,并试图探索出解决该问题的良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越来越离不开信息,信息日益成为人们研究社会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历史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作为档案和新闻同属信息资源,两者处于信息活动的不同阶段,本文主要研究了档案信息和新闻传播之间的异同点及档案信息在新闻传播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20.
需求为本的社区服务期冀提升居民生活福祉,培育多元、尊重和和谐的公民社会。社会排斥是社会成员不能正常参与社会生活、公民权利不能实现的状态。文章从社会排斥视角分析了构筑西北农村社区服务的基础,以及社区服务与社会排斥的关系。认为,应着眼于消除排斥、增进融合,构筑以"发展"为核心价值、需求为本、生产生活兼顾、保障居民社会权利、提升生存发展能力的西北农村社区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