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信简复     
福建漳州市陈秋悦来信问:通讯员报道外单位是抢新闻、缺乏职业道德吗?他反映,他在搞好本单位通讯报道工作以外,还为外单位搞了一些报道,由此引起了一些议论。应当肯定,把通讯员搞外单位的报道说成是“抢新闻、缺乏职业道德”是不对的,这是对通讯员的一种打击。但是,按常规,通讯员的主要任务还是在本单位搞报道。因为,通讯员毕竟和记者有区别,还因为各单位一般都有通讯组织。因此,最好不要跨地区、跨行业、跨单位搞报道。比如,农村通讯员主要在本村本乡采访,最好不要到外乡,外县去搞采访,更不要去国营工厂,工厂的通讯员最好也不要到农村采访(宣传部门组织的联合采访或对方邀请除外),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深度报道在各种报纸上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并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那么,企业报能不能搞深度报道呢?我认为,企业报抓深度报道,是提高报纸质量,更加卓有成效地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必由之路。第一,时代发展需要,是企业报进行深度报道的前提条件。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现实生活的内容丰富多彩,已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单就我们企业的工作来说,也正由传统的单一计划  相似文献   

3.
《乌钢报》是乌兰浩特钢铁总厂办的,它是一张地道的小报,但小报有大气。其一,重视评论。评论是报纸的旗帜。一些企业报的同仁认为这话对大报才适用,而对企业报、小报来说,评论就可有可无。《乌钢报》几乎每期都有社论、本报评论员和署  相似文献   

4.
处于我国党报“金字塔”结构底座的众多县市报,要不要时事报道,怎样处理时事报道,这是摆在县市报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县市报的时事报道不是可有可无 一段时间里,曾经有人认为,县市报是小报,版面小而少,地方性强,不必采用新华社稿件,时事报道自有中央级大报和省报刊载。现在,许多县市报的同志有  相似文献   

5.
在产业报的发展过程中,专版(这里主要是指正刊专版,不包括月末、周末等副刊)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现在,一般的产业报专版都占了整张报纸的1/2,如中国交通报、人民铁道报等。有的产业报,如中国电子报,专版已占全部版面的3/4。占有如此的位置和篇幅,专版应如何办好?我认为,首先应解决专版与报纸的关系问题。产业报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性报  相似文献   

6.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大报不能没有评论,县市小报同样也如此。但是,县市报的评论与大报评论在内容和形式上应有不同,正如县市报的新闻与大报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许多不同一样。县市报的特点,一是“小”,版面小,容量小;二是“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三是“低”,即大多数读者文化层次较低。由此出发,县市报的评论应该有些什么特点呢?我们的体会是“三化”:微型化、系列化、乡土化。多一点“压缩饼干”报纸评论宜短,小报评论更是如此。报纸评论的种类很多,县市报评论自然也应该多样化,各种形式的评论都要有一些;但是,在数量上应以短评、编者  相似文献   

7.
上海青年报作为一张小报、周报,要不要有新闻性?它的新闻同大报新闻有何区别?近一年来,我们在新闻改革的实践中,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作为以思想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报纸,尽管是小报、周报,它总是一张报纸,不是期刊。既然是报纸,就不能没有新闻性,就离不开新  相似文献   

8.
企业小报,要办出企业报的特色来。过去,有的企业报不大注重抓新闻,因而办得象是扩大了的“工作简讯”。企业报是企业党委的机关报,要反映党委的意图,要指导生产和工作,这是毫无疑义的。不过,报纸不同于指令性的文件,应以发表新闻为主。从去年开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汽车工人报注意增加新闻,通过报道新闻来影响舆论,指导工作。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产品换型、工厂改造工程,已列入国家重点工程之一。在工厂处于大变动、大发展的时期,变动  相似文献   

9.
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县报如何加强和改进经济宣传?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努力。积极拓宽报道题材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一个特征是开放型的,封闭搞不了商品经济。经济开放,经济宣传也要开放。长期以来,我们搞产品经济,形成了一套封闭式的办报传统,县报的任务主要是传达上级的意图,报道的题材很狭窄。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要  相似文献   

10.
封面链接     
报纸参与教育工程是美国一些有影响力的报纸在办报过程中的实践。他们紧密结合学校教育,举办讲座,创办刊物,专门报道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并鼓励教师们在课堂上引入报纸教学,以培养学生们的读报兴趣,培育未来的读者群。最近,鉴于青少年上网的时间日益增多,报纸参与教育工程又开始推出新的计划——电子报,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广泛好评。美国报业发行量稽核局的数据表明:目前已有近150家报纸推出电子报。电子报不仅可以更有效到达目标受众,还能很大程度上节约印刷和运输成本。在课堂上,孩子们只需输入一个密码就可以找到当天以及过去30天的报纸,保存和查询十分便捷。电子报还方便老师就某一专题进行教学,当他设定好关键词,每当有相关新闻,他都会收到一封提醒邮件。目前,电子报计划在报纸参与教育工程中的实施范围还比较有限,不过,专家预计,一到两年内就会有大批报纸跟进。  相似文献   

11.
张文 《传媒》2000,(11):12
在北京各大报摊上都能看到一张四开16版的小报,这张小报在报摊众多报刊中非常抢眼,若问这张报纸叫什么名字,曰《男报周刊》。 新闻出版署是否批准过这么一个奇怪的报纸?答曰:没有。那么,它是哪里出的报纸?  相似文献   

12.
有人认为,地市报记者写内参报道没用,也有的地市报记者认为,写内参是大报记者的事,小报记者没必要去写内参。我以为,报纸固然重要,内参报道亦不可忽视,大报和小报记者的职责和使命感是一致的,如果在抓好报纸的同时,也抓好内参报道,那么,党报联系群众,发挥喉舌和耳目的作用会更有效,有些不宜公开报道但又是非解决不可的事,必然会引起各级党和政府的重视,以求解决。对此,我深有体会。我们石河子垦区有个紫泥泉种羊场,是国内四大种羊场之一,从五十年代开始,这里涌现过  相似文献   

13.
地市报纸通常被人们称为“小报”,这就道出了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小”。怎样在“小”字上做文章,显示它应有的个性特征,是地市报纸新闻改革中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我们盐阜大众报是四开四版(周六刊)的小报。近几年来,我们同兄弟报纸一样,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一些摸索和研究。我们认为,大报的许多经验和长处值得小报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上海青年报作为一张小报、周报,要不要有新闻性?它的新闻同大报新闻有何区别?近一年来,我们在新闻改革的实践中,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作为以思想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报纸,尽管是小报、周报,它总是一张报纸,不是期刊。既然是报纸,就不能没有新闻性,就离不开新闻手段,就必须以新闻为主体。任何杂志化、  相似文献   

15.
加强行业报的批评报道,是办好行业报的必然要求.然而,与社会综合类报纸比较,行业报开展舆论监督的难度更大.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客观上的,一般行业报在人、财、物上都依赖本行业,各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要在行业内开展舆论监督难度很大;二是主观上的,因报社对舆论监督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些人担心开展舆论监督会影响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或者影响团结稳定;还有一些人错误地认为舆论监督是"挑毛病",跟领导"过不去",自己端着人家的饭碗当然不能去砸人家的锅.就连搞发行的同志都会说,把人得罪了明年没人订报纸怎么办?  相似文献   

16.
加强行业报的批评报道,是办好行业报的必然要求.然而,与社会综合类报纸比较,行业报开展舆论监督的难度更大.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客观上的,一般行业报在人、财、物上都依赖本行业,各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要在行业内开展舆论监督难度很大;二是主观上的,因报社对舆论监督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些人担心开展舆论监督会影响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或者影响团结稳定;还有一些人错误地认为舆论监督是“挑毛病“,跟领导“过不去“,自己端着人家的饭碗当然不能去砸人家的锅.就连搞发行的同志都会说,把人得罪了明年没人订报纸怎么办?……  相似文献   

17.
企业报是办给企业的广大职工看的,因此报纸理应面向职工群众,然而,我们往往做不到达一点。为什么?原因很多。其中一条主要原因,是我们办报人员的思想,还自觉不自觉地受着一些陈旧观念的束缚。例如,我们有的同志认为,企业报是企业里的生产小报,它只能报道企业的生产情况,传达企业领导的指示和要求,还有的同志认为,企业报是企业党政领导的“喉舌”,领导让昨办就咋办。这些看法显然是不全面的。企业报必须受企业党政的领导,这是没有疑问  相似文献   

18.
时事报道,通常是指国际新闻和国内重大新闻、时政新闻,理所当然地是新闻传播的一个重要内容。处于我国最基层的县市报,要不要时事报道,怎样处理时事报道,这是摆在县市报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时事报道不是可有可无一段时间里,曾经有人认为,县市报是小报,版面少、地...  相似文献   

19.
作为县报,怎样在报纸上体现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如何才能经常做到压长文、写短文,小报小办?关键是要从编辑部自身做起。一是先刹编辑部指导思想上的“长风”。县市小报,目前长风仍很严重,要刹“长风”,首先要刹总编、副总编指导思想上的“长风”。几年来,我们太谷报的总编、副总编在组织采访、撰稿、编稿、发稿、审大样等各个环节的关口上,都注意刹“长风”,除个别确有较大新闻宣  相似文献   

20.
一年来的办报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到,要发挥一张地方小报的作用,搞好服务,就必须充分认识它的特点,从而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那么,县(市)报纸的特点有哪些呢? 第一,是办给农民看的报纸,从我们天门市的情况看,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5%;《天门报》85%在农村发行。这两个85%正好说明了我们这张小报应该把农民作为报纸服务的主要对象,提供的信息要适合他们的胃口。否则,这张报纸就会失去最广大的读者基础,信息容量再大,也是无的放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