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大学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大学生的教育权具有选择性,还具有自由权和社会权的双重法律特征。大学生受教育权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机会权、学习条件权和学习成功权,非经合法正当的程序不客剥夺。当大学生的受教育的利益受损后,可依法向有关部门申诉和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吴莉 《钦州学院学报》2006,21(2):125-128
《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大学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大学生的教育权具有选择性,还具有自由权和社会权的双重法律特征。大学生受教育权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机会权、学习条件权和学习成功权,非经合法正当的程序不容剥夺。当大学生的受教育的利益受损后,可依法向有关部门申诉和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作为法治社会内在要素的司法审查已经介入到大学自治的传统领地.大学生受教育权的有效实现和充分保护,要求高校建立正当的管理程序.学生受教育权受到侵害后的法律保护不仅要有事前救济,而且也要事后救济.对管理权力的谨慎行使是保证学生受教育权的有效渠道,有限的司法审查介入是大学生受教育权利保护的最终途径.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受教育权及其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受教育权包含实体性权利(平等的入学权、利用学校资源和条件自由完成学业的权利、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与程序性权利(知情权、申诉权、申请行政复议权、诉讼权),大学生受教育权利的运行过程中,在思想观念、立法、保护途径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应采取措施使大学生受教育权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受教育权问题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受教育权问题的研究,旨在找出独立学院保护大学生受教育权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具体维护和保障的途径,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发挥权利主体作用,有效维护其自身的权利,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独立学院管理法律秩序和运行机制,达到建设和谐校园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受教育权是宪法权利、基本人权,也是大学生的核心权利。法治社会要求有权利必须有救济。当前大学生受教育权的法律救济途径不畅通,应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受教育权的申诉机制.构建大学生受教育权的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制度,以切实保障大学生的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我国现行立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状况,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权的权利性质既是一项宪法权利,也是民事权利,提出义务教育权的司法救济方式应包括民事救济、刑事救济、行政救济,并且当受教育权在普通诉讼得不到救济时,应该能得到宪法的救济,我国还应完善受教育权的宪法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8.
王俊 《高教探索》2005,3(6):40-42
在刘燕文诉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案和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发生后,近年来,围绕学位证书、学校处分决定等受教育权争议,大学生状告母校的案例屡见不鲜。一方面表明我国高等学校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意识。在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从部分案件的受理、审理或者判决中可以看出,由于受传统的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束缚,法院或者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或者拘泥于对高校权力和学术自由的尊重而习惯性地做出高校一方胜诉的判决,致使学生的受教育权得不到救济。本文从特别权力关系的角度入手,分析司法审查部分进入高校教育管理领域的必要性,并提出完善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手段。  相似文献   

9.
程斯辉 《教育学报》2005,1(5):75-81
人权是人类成员即所有的人都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人权的存在形态是由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力构成的互相关联的体系。“受教育权”是一种基本的人权,它具有神圣性、不可缺少性、不可取代性和不可转让性。“受教育权”主要由“受教育机会权”、“受教育条件权”与“获取受教育结果权”构成。从应有、法定与实有三个方面来考察“受教育权”,我国公民之“受教育权”的保障与实现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新形势下也存在不少问题,分析和研究之,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的事件屡见报端,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对朱成年人受教育权保护不到位.使得这一突出的法律问题出现了许多真空地带,本文试图从完善法律制度、引入法律援助制度,未成年人行政申诉制度等几方面作一个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论高校自治与大学生受教育权的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来,大学生诉高校案件接连不断,这反映出高校自治与大学生受教育权之间存在着紧张的关系。这种紧张的关系主要是立法的缺陷尤其是空白性授权、高校内部管理失范、行政体制的缺陷以及回应型司法的缺失造成的。高校自治与大学生受教育权从紧张走向和谐,需要准确认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从立法上保证高校自治的能动性,加快高校的良法自治进程,并完善受教育权的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12.
与普通公民一样,儿童乞丐也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通过对国际法和我国现行宪法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分析表明,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和基本自由,是一国公民的宪法权利,国家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义务主体。受教育权分为抽象意义上的受教育权与具体的义务教育中的受教育权。我国应按照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国家义务的精神对现行宪法和教育法律法规进行修改,重新确立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受教育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残疾儿童作为我国公民的一部分,其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是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他们受教育的权利与正常儿童一样也应得到保护,但是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儿童自身等方面的原因,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强化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保障残疾儿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仅是政府的义务,而且是家长的义务.这种家长 义务既是道义上的,也是法律上的.我国现有立法对家长义务的认识不到位、对家长义务 内容规定不全面、对家长义务未履行时的制裁不合理等制度缺陷是导致残疾儿童受义务教 育的入学率低、教育质量不理想的原因之一.从残疾儿童受教育权法制保障的角度讲,更 新立法理念,强化家长的义务主体地位,将家长义务全面系统地纳入特殊教育法规体系,并 增强其明确性和强制性,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1982年宪法颁布以前制定的三部宪法均规定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但1982年宪法却做出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宪法规定上的上述转变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背景的,它涉及到国家利益和公民权利的平衡问题.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受教育的法律性质有可能再经历一个由"权利和义务"到权利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6.
如何维护高校贫困生的受教育权已成为高等教育举办者、管理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高校应准确把握贫困生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将助学贷款作为解决贫困生学费问题的主渠道,加大设立贫困学生综合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的力度;政府应从政策上鼓励企业和个人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和各类基金,鼓励优秀的贫困生报考师范院校,并建立健全诚信机制,以此维护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