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阅读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语言的理解能力,还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教师该如何做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呢?一、找准文本的关键处在阅读教学中,关键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抓住文眼,就可以较快地找到全本的思想脉络,分析全文,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1.抓中心词细读《少年王勃》是以"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一句来述说王勃的,也是文章的中心句。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中心词"凝望"来仔细研读,并展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语言的理解能力,还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教师该如何做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呢?一、找准文本的关键处 在阅读教学中,关键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抓住文眼,就可以较快地找到全本的思想脉络,分析全文,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1.抓中心词细读《少年王勃》是以“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一句来述说王勃的,也是文章的中心句。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中心词“凝望”来仔细研读,并展开教学。请看教学片断:师:的确,他观赏着风景,并以自己特有的文字写下《滕王阁序》,尤其是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而名扬天下。你们觉得这句诗美在哪里?……这样,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抓住了中心词,细读了全文。2.抓重点词句细读 《李广射虎》一文重点述说李广射虎的经过:“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力气,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这几句话,让学生看到李广大将军的神勇。教学时,教师抓住“猛然间”“连忙”“拈弓搭箭”“嗖的一声”几个重点词句来让学生研读,并提出几个问题:(1)你们能从这几个词语中看到李广是一位什么样的将军?(2)在后文中,文章又将如何对李广将军进行描写?(3)文章所描写的与课文开头的那首诗有什么联系,试比较看看?学生通过品读,感受到文章主人公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体制改革稳步进行,广大教师深刻意识到语文教学不能只限于课本,仅仅对书本知识烂熟于心而不加以拓展和运用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对课本进行延伸或者扩展,想要拓展学生们的视野是非常困难的。在这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小学生在学校只是接触和获取课本的表层知识,老师没有太多机会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想要提高他们的阅读素养更难。所以说,想要拓展学生们的阅读视野,就要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拓展。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阅读情境、设计导读问题、引导品读想象引发学生阅读热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拓展自主阅读空间。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品读,因为品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通过品读,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文本语言的特性和蕴含的意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已经在课堂上广泛地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品读,但是,如何提高小学生文本品读的实效却成了一个瓶颈问题。在一些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品读却停留在表面现象,没有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6.
一、抓住空白
  如果你在空白处阅读,能够读出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就叫文本细读了。所以,我们要抓住空白。人教版二上《假如》是一首情感浓烈的诗歌,末尾用上省略号,我就及时抓住这个空白点引导:假如这时候老师也送你们一枝马良的神笔,你准备画什么?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引导小学生进行文本对话,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还比较低,教师要对小学生的文本对话进行有效引导。本文结合教学实例,论述了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对话的三大策略。  相似文献   

8.
杨蕾 《广西教育》2014,(29):47-47
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被认为是语文教学中最为有效的方式。所谓文本细读,就是立足文本,尊重文本,让学生潜心会文,通过细致和反复的阅读,对文本蕴涵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的发掘,注重细节的解读和结构的分析,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读出语言文字中蕴涵的深刻情感。一、字斟句酌,读出语言的厚重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触摸文本,对文中的语言进行仔细体味,发现文中语言的亮点,并能够抓住这些亮点引导学生进行揣摩,进而使学生从语言文字中  相似文献   

9.
赵爱旭 《学周刊C版》2023,(13):106-108
初中是培育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时期。文本细读是一种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将其与初中语文阅读课程相整合,对增强学生阅读能力和自主阅读兴趣大有裨益。文章主要采用学情分析法和探索研究法,探讨了初中语文开展文本细读教学的必要性,从文本导入情境创设、文本思路梳理、语言品析技巧渗透以及文本主旨思想挖掘四个方面论述了文本细读具体的实施策略,旨在助力学生语文阅读技能和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0.
<正>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信息技术和各类读物普遍的今天,如何把握小学生的阅读方向,提高阅读能力,是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探求的内容。在新课程标准中曾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应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文本细读是阅读教学中重要步骤,本文就是以文本细读的多元化、多角度化、体验化等多方面去深入挖掘文本的特点,通过日常教学中的实例,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  相似文献   

11.
文本细读,是文学批评术语,是研究作品的方法,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和细节进行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诠释的过程.夏丐尊说是"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王尚文教授认为是"倾叶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刘心武认为是"逐字逐句地摸索别人的行为思路和分析".作为教师为教学需要所做的文本细读,应是对文本全方位把握以及细节品味玩索后,智慧选择有价值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的过程.笔者试图结合自己的文本细读体会,从操作层面提出以下儿条策略,与各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2.
文本细读,是文学批评的重要术语,它是研究作品方法.对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和细节进行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诠释的过程。关于文本细读,夏丐尊说是“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  相似文献   

13.
<正>文本细读,就是仔细领会语言文字内在的精细微妙之处,细细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节奏与肌理,感悟其中的空白意义,进入言语的灵魂世界。文本细读是一种以自己的心灵为触角去探索另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心灵世界。作为一名师者,我们不仅要自己细读文本,还得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现在我想结合一些案例来谈谈如何引导学生细读文本。  相似文献   

14.
小学阅读教学高效的开展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本文从细读文本词语、句子、留白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为促进语文和语言教学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细读是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原理同样可以指导我们的阅读教学实践。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总是以文本为核心,抓住文本的关键点,自觉地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以多元姿态亲近文本,沉入言语之中,涵泳品味,从而开掘言语的多侧面内涵,主动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进而建构起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这就是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  相似文献   

16.
文本细读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 种教学手段’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概述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出发,探讨了文 本细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具体策略,希望为相关理论研 究和教学实践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以优秀的标准去要求和培养学生.而优秀的学生往往应具备听、说、读、写四大基本能力,尤其在读的方面显得更为重要.所以,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其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从文本着手去培养学生的修养内涵,而文本的确包含了不少内涵,比如文字内涵、人物内涵、情节内涵以及感情内涵,这些内涵都需要学生去感悟.所以,阅读中的文字感悟能力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8.
<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以优秀的标准去要求和培养学生。而优秀的学生往往应具备听、说、读、写四大基本能力,尤其在读的方面显得更为重要。所以,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其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从文本着手去培养学生的修养内涵,而文本的确包含了不少内涵,比如文字内涵、人物内涵、情节内涵以及感情内涵,这些内涵都需要学生去感悟。所以,阅读中的文字感悟能力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9.
品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品读教学只有让小学生感受到语文的趣味性和语文特有的吸引力,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一、揣摩性品读,感受人物形象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是进行人物描写的,这些课文往往生动形象,活灵活现,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慢慢地品味.  相似文献   

20.
贝内特·塞尔夫说:"阅读的快乐不在人家告诉了你什么,而在于借此你的心灵得以舒展开来."阅读是指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训练学生语言技能和语言理解的重要途径.阅读可以分为深阅读和浅阅读两种,在教学中,我们大多数时候采用的阅读都是浅阅读.但就像培根所说:"有些书只需浅尝,有些书可以狼吞,有些书要细嚼烂咽,慢慢消化."我们的教材中总是不会缺少一些需要细细品读的作品,这些作品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引导学生品读这些作品时,不仅需要教师立足文本、走进文本、重视文本,还需要教师把握适合学生品读的"着力点",从而实现有效品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