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中,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合理选择贴近自己教学实际的素材,确定个性化的教学思路,体现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和资源的选择性、多样性,是对传统教材观的积极超越.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联系教学实际我们就不难发现,在对待教材的问题上,人们不免还是显得有些茫然:要么照本宣科,不敢越雷池半步,显得简单化;要么一味地强调重组教学内容,随意增减教材内容,显出很大的随意性;要么刻意追求标新立异,浮于形式,无法体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下面我以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研读教材的几点思考. 一 通读教材,熟悉所教版本教材的编排体系 有效的教学首先依赖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全面把握,没有这种全面把握和宏观视野,教学犹如风中的蒲公英一样随意游走.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果能对所教教材整体把握,将对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使用的北师大版教材,特别注重内容的分解和板块连接,体现出很强的连贯性和整体感.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往往会忽略长方体透视图的教学.一般来说,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将长方体的透视图画在黑板上,让学生认识它,知道它是长方体,至于它为什么这样画,却没有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材中",你知道吗"这一栏目的主要目的是传播数学文化,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来说这个栏目的内容都是一些全新的内容,教师自身也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知识准备不足。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这个栏目中的知识,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调整,提高教学效果。阐述小学数学教材中"你知道吗"的教学价值以及使用策略。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教材“你知道吗”栏目设计是富有创意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研究教材。准确定位“你知道吗”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丰富“你知道吗”教学内涵,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引导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4.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从第五册起增设了"你知道吗"和"思考题"这两个栏目的教学内容."思考翘"是弹性教学内容,它源于教学的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又略高于基本教学要求,有利于学生在数学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如何让"思考题"的教学成为激励学生创新精神,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独立思考的园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充分挖掘课本资源,创造性地加以拓展运用,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为学生独立解决思考题提供思维的阶梯.现就三年级的一节数学活动课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2013年《教学与管理》(小学版)第1期刊登了王志东老师撰写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拓展性知识的呈现及其教育价值》一文,笔者读后深受启发。
  “你知道吗”栏目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拓展性知识的重要载体,是贯彻《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文化的重要体现。2012年前苏教版小学一、二年级数学教材中没有安排这一内容,仅在三至六年级教材中进行了安排。2012版的一年级教材中增加了“你知道吗”这一栏目,各册编排次数统计如下:
  在调查中我们有与王老师同样的感受,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由于对“你知道吗”内容的教育价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忽视了这些内容的教学。有的教师在公开教学中将其作为一种装饰,只是用精美的课件呈现,实际未发挥多大的作用;有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仅让学生自由阅读,“你知道吗”所要传承的数学文化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如何在教学中将“你知道吗”栏目的功效落实到实处呢?  相似文献   

6.
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新课内容附属的"你知道吗?"是数学教学的内容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你知道吗?"中的教育教学资源,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灵活处理这一教学辅助材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1,(82):70-72
"你知道吗?"栏目是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传承数学文化的有效载体。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对这一栏目的教学缺乏合理的定位,有效的教学策略也不多。为此,文章通过解读教材、整合教学、创建平台,有效挖掘利用"你知道吗?"的教学价值和教学内涵,着力让学生关注数学背景知识,感受数学文化魅力,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有深刻的领悟;通过感性的外衣,让学生更接近数学的真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1,(46):7-8
作为教师来说,我们应该知道就目前的教学工作来说,教师在给学生落实和推进教学工作的时候,其依据主要是教材,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来为学生展开相关教学工作。但是通过笔者的分析和调查能够发现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过于依赖教材内容,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所获得内容也比较刻板,以至于在后续的解决问题中不能灵活运用。作为教师来说,为了解决好这一方面的问题,教师想出了结合教材中相关内容,从而来给学生进行"你知道吗"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通过这一创设活动,来实现学生整体学习能力和意识上的提升。因此,文章将立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巧用课本"你知道吗"创设课堂氛围及教学的几点思考展开具体的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你知道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新增设的栏目,它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传承数学文化的有效载体.它的呈现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0.
<正>苏教版数学教材开辟了栏目"你知道吗",在配套使用的"教学用书"中概括其是"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背景知识,数学发展史料,以及有关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等",作用是"让学生在学习相关数学内容时,进一步拓展知识视野、增强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并且在预留的大约25%的教学时间里包括阅读、教学"你知道吗"的机动时间。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的内容重视不够,只在公开课中偶尔会提及,在平时教学中或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或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教学,更是一种数学文化传播活动,这不仅体现在数学教学中,也体现在数学教材编写中。苏教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你知道吗”是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介绍数学背景知识、传播数学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了解目前教学实践中,教师、学生如何使用“你知道吗”,以及实验教材在这一方面编写的科学性、合理性,我们在上学期期末,  相似文献   

12.
李英 《小学生》2013,(9):22-22
"你知道吗?"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的一个内容,这个内容丰富多彩,涉及了数学史料、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自然科学、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知识,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感受数学的无限魅力。然而,不少老师认为这个内容可有可无,不是考试的内容,在教学中或简单地让学生看一看,或熟视无睹地"放"过去,白白地流失了这一教学资源。怎么办?我认为教师在处理教材中的"你知道吗?"这一内容时,可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增补一些学生阅读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正>进入高中阶段,提起数学很多学生都感到"想说爱它不容易".数学大师不是说"数学有趣数学好玩"吗?它好玩在哪里?为何感觉不到?这是新课程理念下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本文就数学课的引入谈谈如何开动脑筋活用教材,把数学"冰冷"的美丽还原成"火热"的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主题拓展教学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是对我们日常课堂教学的延伸。对教师而言,在主题拓展教学中研读教材既是一个尊重教材、读懂教材的过程,也是一个加工教材、超越教材的过程,同时还是教师形成观点、形成思想的过程。苏教版教材第八册82页以"你知道吗"的形式,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以及中国数学家在此项研究上  相似文献   

15.
"你知道吗"是苏教版数学教材中激发学生数学探究欲望,联通课内外的桥梁。在实际教学时,有的教师对这栏目内容把握不准,教学思路不清晰,不知道该如何实施教学;有的照本宣科读一遍;有的干脆省略不教,导致这一内容成了教学时可有可无的附属。基于此,笔者从拓展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着手,创设问题,指导阅读,拓展思维新视域,不断推动学生数学高阶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数学小灵通》2020,(1):79-80
小朋友,你知道吗?我国的一些数学教材已经走出国门,被翻译成英语在英国学校使用了。那你知道我们平时学的数学知识如何用英语表达吗?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相信你的数学和英语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下面就来检测一下你的学习成果吧!请试着翻译下面的句子。1.Any quadrilateral must have two diagonals.  相似文献   

17.
彭兵 《考试周刊》2013,(12):60-61
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体会数学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广泛运用,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为此在北师大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方面都对以上思想做了教材的编排,例如:你知道吗,数学故事,数学万花筒,尤其是"你知道吗",如果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巧妙运用,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说过多少遍了,你们怎么又打架!""你说,为什么打他……那你呢……是不是故意的?再这样,叫你爸妈来!""知道错了吗?屡教不改!都给我站到墙角去反思!"……时常见到一些教师为学生的屡屡吵架、打架而心烦不已,要么苦口婆心地摆事实讲道理,要么怒火中烧地批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不注意对教材和教法的整合,常常会发生一些意外情况,要么照本宣科,过分倚重教材,要么拓展教材过度,难度太大,给学生的理解制造了障碍,导致数学课堂教学的低效和无效.两种教学模式都是高耗低能的.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提倡高效简约,笔者认为,教师要从教法和教材的有效整合入手,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一、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整合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促进学生数学思  相似文献   

20.
在苏教版数学教材中,新课内容附属的"你知道吗"是数学教学的内容之一,这些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能力、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的好材料.对于苏教版五年级上P16的"你知道吗",该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如何发挥这些材料的教育教学价值呢?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