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小象读了三年书,有一次老师问他:“小象,你为什么来读书?”小象说:“是爸爸妈妈叫我来读书的,我不来他们会骂。”老师笑着说:“不对!读了书有知识、有本领,能做很多好事情,成为一个好孩子。”  相似文献   

2.
班级读书会,已不是一个新名词了.随着新课改"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理念在课堂上的实施,越来越多的老师执教起了班级读书会.但是有更多的老师像本人一样,明知道班级读书会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有很多优势,但觉得难度很大,没有勇气亲自尝试一下.有这样心理的老师其实也不用怕,也许我们能从蒋军品老师执教的这节班级读书会<毛毛>一课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读书的人很多。学生是读书的人,老师也是读书的人。现代企业的老板们也要读很多书,经常读书,但我们这里只说学校里的人。  相似文献   

4.
与书相伴     
《新作文》2007,(4)
人生好比一次长长的旅行,在旅途中有快乐、有烦恼,也有很多思想。曾经有人把这一切记下来,就成了书。读书就是读许许多多的人生,读书就是叫你如何去生活。所以,读书的本质就在于阅世读人。人的一生要读很多的书。"人生始自读书时",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都在读书。幼时读书,为的是识文断字。少时读书,为的是博览群书,汲取知识。开始上小学,教科书是我们读书的主体。长大一点,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内容。不少学生谈"文"而色变,害怕写作文,不知道怎样才能写好。其实写作文也是有诀窍可寻的。下面根据自己多年读书和从教的体会从三个侧面谈谈自己的看法。诀窍之一:词汇积累上要学会做阅读笔记没有阅读就没有积累,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写好作文,这是没得商量的事情。但很多时候,我们读了大量的文章,却感觉不到有所得,或者虽然有所得,不久却又遗失掉了。到写作文时仍然是囊中羞涩,拿  相似文献   

6.
平时与学生谈起作文,不少学生很苦恼:老师都说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可我读了不少书,写作文时还是干巴巴的几句,作文成绩也没有提高。面对学生的苦恼和困惑,教师怎样引导学生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呢?我的做法是针对学生平时常见的问题,用  相似文献   

7.
读以致用     
不少同学读了许多书,但写作水平还不见有多大起色,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读以致用"。那么,如何读书,提高写作水平呢?一、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读书时,我们既要体会作者如何观  相似文献   

8.
<正>读书不是一个新话题,大的有"世界读书日",小的有学校的读书节、读书月。但这里也绝非炒冷饭,之所以下发一个校长、教师读书工程指导意见,是因为我们虽然一再说读书,却并没有真正读好书。校长、教师本应是读书人,现实中却离"读书人"还有很大的距离。《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读书提出了不少建议,其中"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这一条,对校长、教师读书也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9.
董旭午 《教书育人》2014,(11):79-79
董老师,有个问题一直在我心里纠结着,都有几个月了,就是“我们读书到底是为了啥”?这个问题搞得我越来越郁闷,这几天我甚至都不想继续上学了。我们现在读《优秀作文选》,就是为了模仿人家写作文得高分,有的同学干脆就去抄袭;我们读《青年文摘》《文摘周报》等,也就是为了摘抄一些写作素材,而真到了写作文时还大多用不上;我们读《文学名著阅读指导》也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时的那几道文学名著题,结果常常是背了不少,考试时就考那么一点点。总之,我们现在不管读点什么书,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你常说“读书是有大用的”,难道读书就是为了这样用吗?董老师,我真的很想不通啊!我常想:如果读书就仅仅为了这样用,我宁可不再读书了。董老师,真的很希望在你那里得到个令我心服的答案。你能帮我摆脱这郁闷吗。  相似文献   

10.
近期,与教师教研谈话中,发现部分教师在读书学习上应改变方式,特别是读什么书,怎样用书上的先进内容,值得我们深入探究。有的老师说:“我读了很多书,但就是用不上。”还有的老师说:“我学习了很多方法,但在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就是不起作用。”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读书呢?  相似文献   

11.
读书·遐思     
喜欢读书。在校园门坎外朝里面张望时喜欢读书。站在校园作学生时喜欢读书。跨出这个校园,走进另一个校园,从与人叫老师演绎成别人朝我叫老师,仍旧喜欢读书。喜欢读各式的书。爱找文学的书,爱找政治书,爱找谈天说地的书,同样爱找几乎分不出应归为哪类的书。喜欢读各...  相似文献   

12.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得到了"窃读"的乐趣;《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先说一说,再写下来,可以谈你和书的故事,也可以谈你读书的体会。如果你采访了身边爱读书的人,你可以和同学交流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再根据采访时做的笔记,整理出采访记录。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更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我们可以展开一次辩论。  相似文献   

13.
许多同学喜欢读《三国演义》,喜欢听《三国演义》里的故事.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吕蒙读书的故事。三国时期的东吴,有一名大将叫吕蒙。他虽然英勇善战,但常常被人瞧不起,因为他没有多少学问,他  相似文献   

14.
我爱读书     
俗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是一位老师,传授给我们无穷的知识.书是一位智者,带我们体会人生的酸甜苦辣.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引导我们去发现新奇的世界. 我爱读书.从小时候的"撕不破"到现在的世界名著,都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从中明白了许多道理,同时也积累了不少好词好句.  相似文献   

15.
周兰 《考试周刊》2010,(28):64-65
虽有“说出来的是话,写出来的是文章”一说,但我们还是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不少学生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可真的到了写作文的时候,却又往往不知从何下笔,作文竞成“榨文”了。不少人甚至是一些语文教师把这种现象归结为书看得少,大谈所谓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事实上,书不可不读.但读书和写作之间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好文章往往不是“读”出来的,而是“想”出来的。我结合多年从事作文教学的经验,谈谈如何把好的文章“想”出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耳熟能详的话语告诉了我们读书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更应该从小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快乐地读书,养成终身读书的习惯。因此,从孩子们入学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7.
写感受     
开学一个月了,同学们已经读了很多书,所以穿山甲老师准备召开一次读书汇报会,让大家交流一下读书感受。  相似文献   

18.
我爱读书了     
我是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一看见书就讨厌。妈妈为了让我爱读书,就给我买了许多书。可我还是不爱读书。记得有一次,老师让买几本好书看。妈妈带我去买书时,我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未解之谜》和《一千零一夜》这两本书《。世界上最大的未解之谜》里讲了金字塔之谜、UFO之谜、百慕大三角之谜和野人之谜等。《一千零一夜》这本书,我只看了一个故事,就被吸引了。一位著名作家说:多读几遍,还会发现许多新东西。我把这两本书读了很多遍。还有一次,爸爸和妈妈都不在家,我在家闲得没事干,拿起一本《中国典故故事》看。我正看得津津有味时,妈妈却打…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都知道读书、读好书的重要性,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大家也多能背诵。在现在这样学习压力大、作业繁重的情况下,不少同学仍在读书,写读后感,这确实是令人欣慰、欣喜的。只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究竞应该怎样来读书?也就是:读书的方法究竟是怎样的?读了一本好玩的书,哈哈一笑,说声“真逗”,读了一本悲伤的书,  相似文献   

20.
正阅读经历吴炜旻(以下简称"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您分别读了哪些类型的书?又是如何读的?和我们平时理解的"读书"有什么内涵或者形式上的不同?为什么很多教师抱怨书读了都记不住而您似乎没有这方面的困惑?陈日亮(以下简称"陈"):小学时无书可读,从不记得老师有过读书方面的指导,也不知道读书有多么重要。中学开始读些童话故事,更多的是反复读《水浒》和《说岳全传》,全然是凭兴趣,除了教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