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把梨春 《甘肃教育》2000,(10):29-30
抓关键词语,在语文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使中心突出线索明晰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体现了全文的中心,或表明了行文的线索。所以先从题目入手,找出文章的题眼,作为分析全文的切入点,是一种既简明而又有效的方法。   例如:讲析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诗,此文与其它文章不同之处,在于题目既交代了行文线索,又强调了描写中心,故分析时可紧扣“行”,抓住“春”双管齐下:   1— 2句:寺北俯瞰。白云低垂,与水面相接;湖水澄清,和长天一色。“初平”的湖面,春水盈盈,使西湖更显得景色优美,风光旖旎,令人赏…  相似文献   

2.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学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深层内容的第一级台阶.题目可以概述文章主要内容、统领全文,可以突出文章重点、贯穿全文,也可以暗示写作方法,或是流露作者的情感倾向等等,抓住文章的题目就是"提纲挈领".因此,学生要全面理解文章,准确把握文章的深层含义,必须过好题目这第一道关卡.从写作者的角度而言,确立一个新鲜、醒目、有趣的题月,就能一下子抓住读者;从阅读者的角度而言,众多阅读者读书看报时首先注意的是文章的标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题目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中的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一面"镜子",是再现作品场面的"屏幕",是展示人物形象的"放大镜"。课文题目,是文章的"眼晴",它统率着全文,与课文内容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因此,一个好的课题板书,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增强教学效果。如果说一堂课的板书是一条龙,那么课题则是龙的眼睛。"画龙贵在点睛",课题的板书时机,应该与教学思路和谐统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4.
吴晓美 《小学生》2012,(11):79-79
文题,即文章的题目,它是文章的眼睛、"窗户",是学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深层内容的第一级台阶。它的作用或者概述文章内容、统领全文,或者突出文章重点、贯穿全文,或者暗示写作方法,或者流露作者的情感倾向等等,抓住文题则"举纲张目",因此,文题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绝不能忽视、偏颇。那么,怎样从文题入手,进行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有效有益的阅读教学呢?一、因题设疑,以疑启思,激发兴趣学过教育心理学的都知道,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原动力之  相似文献   

5.
梁建华 《小学生》2011,(1):48-49
文题,即文章的题目,它是文章的眼睛、“窗户”,是学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深层内容的第一级台阶。它的作用或者概述文章内容、统领全文,或者突出文章重点、贯穿全文,或者暗示写作方法,或者流露作者的情感倾向等等,抓住文题则“举纲张日”,因此,文题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绝不能忽视、偏颇。  相似文献   

6.
精心预设问题可这样进行:一是根据题目来设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或是记叙的主要内容,或是描写的主要对象,或是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因此,依据题目设问,能达到以问促读的目的。二是根据重点内容来设问。目的在于解决教学中的主要矛盾,让学生学习时直奔重点,重  相似文献   

7.
文题,即文章的题目,它是文章的眼睛、“窗户”,是学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深层内容的第一级台阶。它的作用或者概述文章内容、统领全文,或者突出文章重点、贯穿全文,或者暗示写作方法,或者流露作者的情感倾向等等,抓住文题则“纲举目张”,因此,文题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绝不能忽视、偏颇。那么,怎样从文题入手,进行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有效有益的阅读教学呢?  相似文献   

8.
张安舒 《考试周刊》2013,(38):30-31
<正>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作者思想的灵魂,也是吸引读者、展现文章的"心灵之窗"。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常用精辟的语句,对课文的内容和主旨作富有特色的浓缩和概括,它犹如网之纲,刀之刃,能够提挈全文,凝聚文意,贯通文脉。题目对读者具有强烈的引导作用,是解读文本的一把金钥匙,也是学生读懂全文的纲要。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重视解读文题的教学环节,探索解题的科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启思维的闸门,达到事半功倍之奇效。  相似文献   

9.
【文题】请以"今夜,真的想你"为题写一篇文章。体裁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写作点拨】"今夜,真的想你",这道作文题在审题时必须抓住几点:一是适合写夹叙夹议的文章,抒发真情实感。二是题目中的"你"决定了文章要用第二人称。全文要以"你"为倾诉对象,娓娓叙说,这样才能打动人。三是题目中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题目,乃文章灵魂之化身。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人要衣装,文要题装",可见题目的重要性。重视文章题目,对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题目是文章的文眼。题目的新颖形象,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一篇佳作往往有一个独特醒目的题目,常常会给人以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文章的题目也是理解全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彭转平 《文教资料》2008,(25):151-152
文题,即文章的题目,它是文章的眼睛、"窗户",是学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深层内容的第一级台阶.它的作用或者概述文章内客、统领全文,或者突出文章重点、贯穿全文,或者暗示写作方法,或者流露作者的情感倾向,等等,抓住文题则"举纲张目",因此,文题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绝不能忽视、偏颇,应用好文题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修辞与题目     
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题目是文章的精灵。因此,作者写文章也常常是在文章题目上颇下一番苦功,他们经常把各种修辞手法用在文章题目上。用各种修辞手法拟题,就更好的为全文起到了“达情传意”的目的。本文仅以中学语文教材有关文章的题目谈谈这个问题。一、用比喻拟题梁启超写的《少年中国说》一文题目比喻新颖,用“少年”喻暂时落后,但有着瑰伟壮丽前景的中国。这个题目使人耳目一新,震聋发聩,说出了千百万富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国人民的心声。看题目阅读全文,激起爱国之情,荡起感情波澜。文章题目之妙,内容之雄壮,我们不能不说《少年中国  相似文献   

14.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世人常用这句来形容眼睛之于人美的非凡意义。在语文教学中,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窗口,我们往往能够透过这双"眼睛"窥视到文章的思路、中心和内容。抓住题目,读懂题目,是阅读一篇文章的前提。在课文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引导学生先读题,从课题入手,发挥这双"眼睛"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15.
常言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目是文章传递给读者的第一印象,读文先读题,这是一般的阅读规律。除一些有特殊意义的“无题”诗文外,文章一般都有一个标题。大多文章的标题具有概述文章内容、统领全文之意,或者突出文章重点、贯穿全文,或者暗示写作方法,或者流露作者情感倾向等,凝聚着作者的才思,令人过目不忘。  相似文献   

16.
杭小兵 《广西教育》2012,(37):68-69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文章的题目,能够领略到文章的神韵。有的课文题目体现了文章的体裁,有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蕴含了作者的丰富感情。因此,题目往往是解读课文内容的关键。那么,应该怎样抓住课文标题进行教学呢?一、借题质疑问难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由此可见质疑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师  相似文献   

17.
孙晗 《考试周刊》2013,(23):42-42
<正>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抓住文章的题目和文章的精妙处,作点睛之解析,预想文章构思,体会作者用笔之妙,发表自己所得。要在文章细节之处,精雕细琢,入木三分,体悟文章妙处,发展自己的思维。而这一切,最重要的一环,是让学生先学,让学生打有准备之仗,如此一切才有可能,否则,学生"跟进"都很累,更别说"发挥"了。一、大处架构,让文本为习作构思开道[经典案例一]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应该感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传统课文。近来重教一遍,又得几点“小东西”,愿与同人交流。1.让学生分析题目结构,根据文章背景、开头、结尾理解题目的真实涵义,借以理解全文。过去讲此文,因为太有讲头,笔者总是滔滔不绝。这次教此文,因为学生有了自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常言道:题好一半文。高考作文拟个好题目,就像一个人生就一双漂亮的眼睛,"眉目传情",一下子就深深打动了读者,此谓之"文眼"。有一篇介绍丰子恺的文章,题目叫《丰子恺画人不要脸》。乍看标题,令人疑窦丛生。急急品读,原来文章是说丰子恺画人无需画脸,就可以准确表现出人物的喜怒哀乐。这样的题目悬念重重,令读者欲罢不能。读完全文,不禁拍案叫绝!北大教授孔庆东对母校情深意笃,他写了一部长篇小说,表  相似文献   

20.
宋代的姜夔有两句谈诗的话: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意思是不能就文求文。移至此处,我想说的是:做题需看题目,做好要看全文。读懂全文,从全文出发,这是做题的根本。先谈"根本"处。该背诵的课文,应该能够做到背诵、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之后再理解。想一想,这首诗、这篇文章,谁写的?写什么呀?这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