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它体现了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包含着作者对文章中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在阅读的时候,我们怎样才能抓住文章的主题呢?一起来读读下面的文章吧!  相似文献   

2.
释“干”     
孙广武 《教学随笔》2014,(10):20203+203
初中新版语文教材注释中将"河干"解释为"河边";老版教材中将"江干"解释为"江岸"。从字面上看两者之间似乎没有太大的差别,但细细玩味,两个词在范围上却有着巨大这差距。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干"这个字的含义,才能更接近作者的创作意图呢?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那么,如何才能在语言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4.
金圣叹对《水浒传》《西厢记》等叙事作品的评点,蕴含了深刻的解释学思想。作品的意义存在于作者的创作意图中还是存在于读者的理解中,读者能否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这都是金圣叹在评点中思考过的问题。在金圣叹那里,人都有"至诚之性",读者应当能够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但由于作者创作情境和读者理解境域的复杂性,重建作者创作意图在实际上又是不可能的,也是无从判断的。面对这一困惑,金圣叹提出,读者要"眼照古人",以自己的理解去迎合作者的意图,"与古人捉笔一刹那顷精神,融成水乳"。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载体。任何文章的思想内容都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学习文章应从语言文字入手,领悟作者的目的意图。再根据其内容体味语言文字的特点,探究表现手法和构思上的技巧,而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探究要靠读来帮助,因此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自学语言的好形式。在某些方面,教师的讲解不能代替学生的读,读能起到讲解不能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语文教学中对由文本解读而产生的作者意图、读者意义等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困惑。有的老师认为文本解读不需要知人论世、深挖作者;有的老师认为文本解读离不开时代背景和创作意图的参照;有的老师对解读中出现的多重读者意义不知如何评价和处理:哪些"哈姆雷特"是正确的?哪些"哈姆雷特"是偏颇的?判断正确和偏颇的标准是什么?哪个"哈姆雷特"是"最哈姆雷特"?判断的标  相似文献   

7.
朗读既能丰富儿童的词汇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帮助儿童深刻理解课文,使之受到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感染。因此,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很重要,必须重视朗读教学。生动、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读,是以对文章思想情感的深刻体会和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为基础的,体会和理解越深刻,朗读就会更有感情。因此,要培养儿童的朗读能力,首先必须讲清讲透课文的内容,掌握字音、词语、句子和编章结构,在这个基础上,帮助儿童体会课文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何帮助儿童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呢?我们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课标中的"理解"和"运用"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只有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运用语言".道理很浅显,教师都懂,但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学生学习语文时的"理解语言"和"理解运用语言"的现状又为何总是不尽教师的意呢?常常会听教师抱怨学生的理解能力差,学生不懂得灵活运用……林林总总的抱怨不正是折射着教师在践行语文课标精神时的诸多困惑.本文就以北师大小语教材第五册第十单元的一篇课文《圆圆的沙粒》为例,来谈谈我们应如何从"理解语言"走向"理解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9.
训练语感不能止于对语言文字的认读和一般理解,必须进一步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咀嚼语言文字,体味其中的深层含义和思想感情,深入情境。 如何指导精读呢?下面以《黄继光》(“九义”教材六年制第七册)为例谈一谈。  相似文献   

10.
把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品味、鉴赏;配乐朗诵,多媒体辅助随文入境,营造美的氛围。研究作者与创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与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体,发挥了语文的实用功能、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文的教学,注重对作家作品的理解。而在实际教学中,领会作者意图总是有着一定的难度。作家创作作品时,总是融入他们对自然万物,对生命,对社会的种种思索,而这些情感的探究又是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的重点之一,为了能更好地通过作品体悟作者的感情,我们就应该适当地还愿或再现当时的情境,这就需要我们找寻一个好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相似文献   

12.
隐约式非语言语境是交际主体不能直接感觉到的一些比较隐蔽的因素,这些因素对语言行为的影响是间接的,比如社会环境、心理文化环境。言语交际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话语的理解过程更是离不开语境。在交际过程中听话人要准确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必须将话语与语境结合来进行。隐约式非语言语境作为语境的一部分,对话语理解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备课既要理解编者意图,又要理解作者意图。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分三个阶段安排,分别侧重一般语文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学作品欣赏能力的培养,编者意图已经非常明显。这方面,笔者不想多说。作者的意图呢?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收编的课文都是佳作,的确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发展思维的范文,每篇的课前提示及课后的练习,是编者对课文精辟的评析及其教学的指导,作者意图点示其中。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却不能,也不可能就坐享其成,尚要花精力去研究和感知课文,这就是"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关键的一环。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说:"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并且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在我们日常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通过表面的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又以文章的思想感情来推敲文字的表  相似文献   

15.
青岛市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青岛市多年来十分重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1994年,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提出,要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课堂教学。这项教改实验的核心问题是:一,学生理解课文总是首先通过语言文字了解事情,然后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再进一步理解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述思想感情的。因此,教师的启发引导必须遵循这个规律,提出问题一般应围绕“通过语言文字了解了什么事,从中体会到什么,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三部分内容,这是课堂提问的“三部曲”。二,通过语言文字体会思…  相似文献   

16.
<正>作者意图在文本解读中到底如何处理已成为一个难题。一方面,国外的"文本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都已证明作者意图不能作为文本解读的依据,且这两种理论在国内学术界和语文界都已经得到认可,形成共识。另一方面,分析文本要联系文本创作意图在中国传统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孟子首创"以意逆志"的解释方法论,这是中国古典解释学史上第一个具有自觉理论意识的心理解释方法论,它与"知人论世"结合起来,建立起文化经典解释方法论,对后世影响很大,即便今天,它对于语文文本解读仍然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和评判价值。那么,到底如何来对待作者意图呢?我们有必要先弄  相似文献   

17.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反映。小学生情感的特点是易受感染,控制力差。其正确情感的发展与课文思想含义的理解是分不开的。而语言文字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怎样才能使学生和作者情感沟通,产生共鸣呢?笔者认为,让学生品评词语、培养情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1.推敲法。例如,《一张珍贵的照片》里写小桂花爹一听眼前的人就是周总理时,就“连忙让座,用袖子把一条长凳抹了又抹。”我让学生思考“抹了又抹”特别是“又”字,反映了小桂花爹怎样的思想感情?经过轻声慢读,与“抹了抹”的反复比较,学生懂得了“抹了又抹”  相似文献   

18.
语言文字担负着交流思想的任务。“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人们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又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别人的思想感情。因此,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思想教育的训练统一,须以词句谈语言因素的理解分析为前提,是自然的。一、前后联系理解课文客观性描述的重点词句 有经验的作家对描写对象的描写是客观的、具体的、细致的。怎么做、怎么说、怎么个情况,都照实写来。作者的思想感情隐藏在字里行间,可以抓住一些使用独到的词句,循迹寻去,把握住作者前后一致的思想和情感。而小学生阅读中注意的常常是零碎的词句,因而思想感受也就有限了。这是学生阅读心理与作者写作  相似文献   

19.
《我若为王》是新选入教材第二册的一篇短小精悍的杂文。此文的最大特点是,作者的创作意图明显,结构鲜明,又没有难解字句。所以学生读后是很容易理解的。然而我想,学生如果只停留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又能有多大的收获呢?这篇文章就没有别的处理方法吗?  相似文献   

20.
一、结合语境理解语词的特殊含义,训练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在特定语境中,有些词原来的意思已被转化、引申,或被赋予新的内容.要准确理解这些词的含义,就必须结合语境分析,联系上下文,联系作者的创作意图、写作背景,以及文中人物的心态、性格等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