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生,其实可以有很多种可能性学生时代的辛夷坞比较像她小说《原来》中的苏韵锦,不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也没什么人会注意,像隐形人一样。初中、高中时,辛夷坞喜欢看书,并不特别爱写作,从小也没受过太大挫折,顺风顺水到大学毕业,找了份某电力国企的工作,清闲自在。辛夷坞更喜欢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打扰,不惹事,也许正是这种性格,让她成为现在高质高量的作家。然而,从小  相似文献   

2.
爱的等待     
他们相识已有三载,两人都性格内向,羞涩且保守。虽然在她面前他对爱只字未提,然而她却能从他羞涩的眼神中读出那浓浓的爱意。她暗示他许多次,鼓励他说出心中的爱,然而他却傻傻地紧闭双唇,不敢将爱说出。时光飞逝,转眼三年过去了,她同另外一个男孩订了婚。然而,在此之前却仍对他念念不忘。"如果他现在来向我求婚就好了,我仍愿意回到他身边。"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她这样抱怨着。可他仍然没有任何表示,只是迷离的眼神中多了些忧郁。新婚之日终究还是来了,这新婚的喜悦中夹杂着令人遗憾  相似文献   

3.
正一、征文主题她,是生命之源,因为她,成就他,她具有全新的意蕴。她,他,它,因为爱的凝聚,构成我们的世界。爱,让世界充满温暖,以"爱"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纽带,让世界在"爱"的暖流中和谐共处,倡导"爱为她,彼此爱"。本次大奖赛征文主题为:爱为她。既可以讲述他、她、它之间的动人故事,也可以真实记录生活中真实人物的大爱事迹,既可以宣扬"爱为他人,彼此相爱"、"我爱人人,人人去爱"的精神,也可以用虚构的手法塑造"爱为她"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4.
<正>她,凭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原来》《许我向你看》《山月不知心底事》等多部畅销作品驰骋文坛,被誉为"暖伤青春"的代言人,有一个来自王维诗歌"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名字——辛夷坞。辛夷坞,原名蒋春玲,她是个典型的"80后",  相似文献   

5.
我的生命如一幅画卷,盛开着一朵朵美丽的花。在我的生命画卷中,有一朵花,名为"爱"。爱的枯萎就是生命的终结。有的人,他的爱是包容:德兰修女一生中都在为贫苦的人民服务,在她的眼中,没有种族,没有贵贱,有的只是一颗博爱之心,因此她的日子过得清贫但却富足;有的人,他的爱是奉献:护士南丁格尔奉献出她的青春,给战争中的伤者以无微不至的关爱,让他们燃起生命的火花,在她眼中,没  相似文献   

6.
从小就知道,"爱"的反义词是"恨",却从未深刻地理解过爱与恨的真正含义,直到自己也学会了去爱或去恨一个人。捧着书,书上的文字道出了我的性格:固执,甚至有些偏执。因为我一直都认定,爱的反义词就是恨。爸爸和妈妈吵架的时候,我问妈妈:"你爱他吗?"她说:"不爱,爱就不会吵架了。"我再问:"那你恨他  相似文献   

7.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记得从前听过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个年轻人爱上了一个姑娘,想娶她为妻。姑娘说":如果你要娶我,就带着你母亲的心来见我。"年轻人听了,连忙向他的母亲要那颗心。母亲什么也没说就挖出自己的心交给儿子  相似文献   

8.
正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意义。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青春存在的意义。——辛夷坞一借用一句网络名言:上帝啊,求求你,让我瘦成一道闪电吧!是的,我很胖。周东经常这样取笑我:"董雨,如果用一张玻璃纸把你裹起来,两端拧上蝴蝶结,那绝对是一颗圆嘟嘟的大糖果。"  相似文献   

9.
女作家辛夷坞曾经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塞纳河,它把我们的一颗心分做两边:左岸柔软,右岸冷硬;左岸住着我们的欲望、期盼、挣扎和所有的爱恨嗔怒,右岸住着这个世界的规则在我们心里打下的烙印——左岸是梦境,右岸是生活."  相似文献   

10.
从前有一个了不起的人,他有一个很聪明的小女儿,他很喜欢她。在她很小的时候,他经常会抱着她,哼着歌曲跳舞,并对她说"我爱你,小丫头"。小女孩慢慢长大后,他还会拥抱着她对她说:"我爱你,小丫头。"这时小女孩总会撅起嘴说:"我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一个大富翁,他可以没有钱、没有权、没有想有的任何东西,但他肯定有爱."因为"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难道你没有感觉到它的价值吗?我闭上眼睛,努力回想逝去的每一天……  相似文献   

12.
关于爱,每个人的理想不尽相同。妈妈教我懂得什么是爱。她在深夜把爱藏进房子里面,只要我一睁开眼,就能看到房子里到处是她偷偷溜出来的爱,见到我后就慌不择路地跑进我的心里。每天早晨,妈妈都是最后一个起床,有时还要我叫醒她,我感到奇怪,妈妈竟然比我还懒,但后来,我发现了她"懒"的原因。一天晚上,我睡觉前吃了太多西瓜,无奈只好半夜起来上厕所,却听到阳台上有异响。我连忙去检查,发现原来是洗衣机在转  相似文献   

13.
爱是什么     
一日,在报纸上看到一篇生活感悟类文章,对"爱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组4至8岁的外国孩子是这样回答的。"奶奶得了关节炎,再也不能弯下腰来涂脚趾甲油,爷爷总是帮她涂,甚至当他自己的手得了关节炎时也是这样。这就是爱。""爱就是你把自己大部分薯条给某个人,却不在意他是不是也给你。""爱就是妈妈看到爸爸一身臭汗却仍然说他很帅。"……看后,我的心为之一动,没想到孩子们对爱的理解有着这样的  相似文献   

14.
清明时节,我看到了金坛市城南 小学殷雪梅老师英雄事迹的报道,深 深为之感动,不禁潸然泪下。 殷雪梅老师,一个离退休不远的 人,俗话说,一个现在就可以退居二 线、享享福的人,却以这样的壮举匆匆 离开了她默默奉献了30年的讲台,离 开了她深爱着的学生,离开了她伤心 欲绝的亲人。她爱学生,爱事业,爱家 庭,爱祖国,这种爱是那么纯洁无私, 是那么深远广博,是那么崇高伟大。她 把爱作为了她的人生责任。 人活在这个世上,不免要承担各 种责任,有些责任是由自己承担的,有 些责任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 自己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不能例外, 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 靠不了别人。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  相似文献   

15.
曾经有位作家说过:如果我有一个女儿,我要教给她爱和美;如果是个男孩,我会教给他坚强和勇敢。虽然爱和美、坚强和勇敢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但在性别上,抛开特殊环境,确实是有轻重之分的。  相似文献   

16.
辛夷坞创作了一系列"暖伤青春"小说,以描写青春为主题,引起了读者的强烈情感共鸣,受到了广大青年们的关注和喜爱,本文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我在回忆里等你》为例,探讨了辛夷坞小说产生的共鸣效应带来的文学作用。  相似文献   

17.
"鱼头的故事"的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母爱是伟大的,对于这位母亲的伟大奉献,我一点也不怀疑,我为之感动,但是我认为母亲的无私和伟大,在她有生之年不让儿女真正的领略,深切的体会这份爱,我为她觉得遗憾.对于这位母亲的爱,我要说的是:爱他就让他听到,让他看到,让他感受到,因为爱就像流动的水一样,爱是双向的,爱是接受,爱是给予,我们要让孩子接受我们的爱,但是我们也要让孩子学会给予别人爱,懂得爱别人,让孩子从小就有一颗爱人的心,感恩之心。  相似文献   

18.
有人问一群孩子: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最爱自己?"我帮妈妈买醋回来,她说闺女能帮妈干活了。我当时特高兴,我知道她是爱我的。"翘着辫子的女孩说。"爸爸下班回来,我给他倒了一杯水,爸爸只说了一句话就流泪了。从那次起,我知道他是爱我的。"光头小男孩说。另一个女孩说:"我给奶奶耳朵上夹了一朵花,她见着人就说,看,这是我孙女打扮我呢。我知道她是爱我的。"……  相似文献   

19.
正一我一度瞧不起那个名叫飘零的女生。她终日喝酒抽烟,白天睡觉,晚上便在酒吧里厮混,对待感情更是淡薄。一次我为了男友落泪,她路过我的身旁,看了看我手中的相片,上面是笑容灿烂的男友和我。接着她说:"这样的男人,不中留。"我问:"为什么?"她说:"如果一个人让你伤心却置之不理,那么他并非爱你。"听罢,我不屑地啐了句,"你又懂什么!"然后起身回屋。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说"自己作为一个语文工作者的中国梦"是:"那一天,每个大陆孩子都爱学语文,每个语文老师都爱教语文。真语文回到她的故乡,各种假语文没有市场,也不再忽悠人。国民语文应用能力普遍提高,敢说话、会说话、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成为一个时代之风尚。传承汉语文化,播撒汉字之魅,我骄傲,我是语文人!"其实,不仅王旭明,所有语文教师都有中国梦,梦的内容是:写对写好中国字,人人说好中国话,师生都爱语文课,汉语文化被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