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帕慕克一生的文学创作都与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有着紧密联系。首先,伊斯坦布尔是帕慕克的故乡,帕慕克几乎一生都生活在这里。其次,帕慕克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伊斯坦布尔为背景的,帕慕克的写作生动、详尽地再现了伊斯坦布尔的建筑、人群与忧伤文化。另外,帕慕克对伊斯坦布尔的书写也是其一生艺术创作的顶峰与精华部分——"文明冲突与交织的新象征",这是学界至今仍未解决的一个批评困惑。  相似文献   

2.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奥尔罕.帕慕克的代表作。论文从书中的"我"、另一个"我"、伊斯坦布尔三个主角出发探索其作为小说、自传以及散文的可能,并从中考察了作者利用不同的文体表达了三个不同的主题并最终将三者融合为"呼愁"这种文化意识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3.
作者:奥尔罕·帕慕克(土耳其) 译者:何佩桦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 这是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罕·帕慕克的自传性作品。帕慕克说过:“伊斯坦布尔的命运就是我的命运:我依附于这个城市,只因她造就了今天的我。”  相似文献   

4.
每月资讯秀     
★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获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2006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在颁奖公告中,瑞典文学院称帕慕克“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帕慕克是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坛巨擘,代表作有《我的名字叫红》《伊斯坦布尔》等。★学术“四大天王”自从中央台的《百家讲坛》推出学术讲座后,易中天、纪连海、刘心武、王立群像明星一样被称为中国新一代的四大天王。这种现象说明青年人开始关注学术,但不应该无意识追捧,应该有更成熟的…  相似文献   

5.
奥尔罕·帕慕克1952年6月7日生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作为一名土耳其小说家,他的作品以探究土耳其人的身份认同及其国家历史而著称。2006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相似文献   

6.
帕慕克的小说<黑书>可以说是其比较难懂的一部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追寻"的故事,通过分析主人公卡利普和耶拉的各自追寻之路,论说了小说的中心命题:身份的"中心感"的丧失不可避免地会让人蹯上忧伤的追寻自我之路.从而达到自我觉悟,并明白"自我"在个人与民族的追寻之途中的重要意义之所在,同时揭示了个人和民族"不能做自己"的深深"呼愁"之感.  相似文献   

7.
帕慕克的作品中,充满着忧伤的情绪,甚至已成为他自身创作的一种习惯。他的忧伤,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从民族文化角度来说,他的忧伤来自于“失落的集体记忆”,来自于土耳其在西化过程中对民族集体记忆的屠杀;而从个人角度来讲,他的忧伤又来自于中心感的丧失,由奥斯曼帝国文化衰微而滋生的中心感的失落,又衍生了自我中心感的失落,这二者交缠盘错,探寻自我中心的失落使其更加缅怀帝国的兴盛,而对帝国兴盛不复存在的慨叹,又加深了自我失落的伤痕。因此,在审视自己的伤痕后,帕慕克将文学,特别是苏菲文学,视为一种探寻中心,走出失落的尝试途径。沿着上述脉络,就帕慕克数部作品中忧伤情绪的发展和走向,作了一个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好书推荐     
《同学》2007,(4)
关键词:异国美梦不要醒来《我的名字叫红》[土耳其]奥尔罕·帕慕克/著帕慕克是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坛巨擘,《我的名字叫红》获得了法国文学奖、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和都柏林文学奖——歇洲三大文学奖项。1590年末的伊斯坦布尔,国王苏丹秘密委托制作一本伟大的书籍,颂扬他的生活与帝国。四位当朝最优秀的国家齐聚京城,分工合作,精心绘制这本旷世之作。此时离家12年的青年终于回到他的故乡——伊斯坦布尔,迎接他归来的除了爱情,还有接踵而来的谋杀案……  相似文献   

9.
《我的名字叫红》获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也是一部有争议的作品,它的作者是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红》讲述的,是16世纪伊斯坦布尔的细密画艺术遇到来自欧洲法兰克人的绘画艺术冲击时的情形——历史名城伊斯坦布尔位于巴尔干半岛,处于黑海咽喉,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港口,公元前称拜占庭,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此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  相似文献   

10.
曲径通幽处     
200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这是土耳其作家首次摘得此项桂冠。横跨欧亚两大陆的土耳其,虽然它疆土面积的96.9%位于亚洲,但它在数百年的历史中与欧洲结下了不解之缘。1453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陷了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天的伊斯坦布尔),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花落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囊中。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公告中说,授予帕慕克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帕慕克被认为是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学家之一,是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坛巨擘。1979年他的第一部作品《塞夫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得到《土耳其日报》小说首奖,并在1982年出版,1983年再度赢得奥尔罕·凯马尔小说奖。1983年他出版了第二本小说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0月12日,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获得了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公告中称他的作品"在追求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象征。"本文作者试图通过解读《新人生》、《白色城堡》和《纯真博物馆》浅析帕慕克先生在创作中的追寻主题,分析帕慕克自身的身份对于其作为东西方文学桥梁作用的影响,并试图探究全球化背景下东方知识分子的去从。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生活于东、西方两种文化的交流、冲突、融合中,他关注土耳其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在民主自由问题上坚守自己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良知;在对待传统与现代的问题上,帕慕克重视传统文化,但又不拘泥于一味的泥古,而是主张在坚守土耳其文化灵魂的基础上积极向西方学习。  相似文献   

14.
海外文坛     
●帕慕克推出长篇新作《纯真博物馆》土耳其著名作家、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罕·帕慕克刚刚完成的长篇小说《纯真博物  相似文献   

15.
英国作家伍尔夫认为,女人要想真正获得独立,必须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在帕慕克的小说《我的名字叫红》中,女主人公谢库瑞是一个没有自己"房间"的女性,她一直在努力寻找构建自己的"房间"的可能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她却无法与"他者"的"房间"达成和谐的沟通。帕慕克从女性的"房间"以及女性生存空间问题去观照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共存问题,用谢库瑞这一形象隐喻在东西方的对话空间中失去了自我空间的土耳其。他以谢库瑞这一形象思考不同文化的生存空间、东西方文化间二元对立的消解以及建构"杂合"的理想世界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5月27日,来自土耳其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在与中国读者聊天时,披露了他对中国文学的偏爱,“我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上世纪40年代,我就阅读了土耳其文有关孔子的文章。60年代,我读到了鲁迅的《呐喊》。80年代初,我去了美国,在那儿我读到了英文版的《红楼梦》。”帕慕克说,《红楼梦》非常好,当然是一部经典。此次在北京,帕慕克还亲眼看到了《红楼梦》中所描写的那些场景。帕慕克透露,他最近开始读一些孔子的著作,“另外我在20世纪60年代读过鲁迅的作品,那时,鲁迅的作品已被翻成了土耳其语,实际上我自己就有一本1968年的土耳其语版的鲁迅作品,我这次会把它带到鲁迅的故居。”  相似文献   

17.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创作深受苏菲神秘主义思想影响,他以"双重真理说""人主同一""纯粹之爱"为价值准则建构笔下人物的精神生活和行为规范,塑造出了理性与宗教的结合者、遁世的"自我"沉思者及出世的"恋之奴仆"等一系列的"完人"形象.在主人公超脱俗世的修行中,帕慕克实践着作为一个苏菲修道者的"文化杂合".  相似文献   

18.
奥罕·帕慕克(Orhan Pamuk) 1952年出生于土耳其的伊斯坦堡,被认为是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学家之一,是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坛巨擘。  相似文献   

19.
首先,让我感谢帕慕克先生和他这些作品的译者,是你们的劳动,让我有整整的10天时间.精神上像贵族一样富足而充裕。用整整的10天时间,看一个人的小说,这在我平生还是第一次。这10天时间,乃至后来的多少天里,我都沉浸在从帕慕克先生开始,到伊斯坦布尔,到他的这个文学世界.再回到帕慕克先生本人这个环形的精神轨道上,像一个闲暇无事的游者,在这个环形的轨道上,走来走去,漫步风光;站站停停,凝神注目。再或者,在这个轨道上,跟着故事的脚步,同人物一样急速地呼吸,疯狂地奔跑和不停顿地喘息。  相似文献   

20.
在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以前,帕慕克这个名字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也许还十分陌生。其实此时的他已经是享誉国际的作家,被认为是欧洲当代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从去年起,这位土耳其文坛巨擘的作品被陆续介绍到中国,并在国内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潮,延续至今。以下是帕慕克获诺贝尔奖前的一篇采访记。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难发现东西方文明给这位作家的人生及其作品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