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祖德 《今日教育》2009,(12):52-54
“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在以上几句话中,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一句作为你对爱的表达?这倒不是什么语言测验,也不是什么智力测验,而是一个关乎你对爱和爱的伦理的价值取向问题,也就是说,你是怎样理解并且实践你的爱的?  相似文献   

2.
一、爸爸妈妈的爱。孩子们要的爱,不是家长们取代一切的疼爱;不是一切都百依百顺的溺爱;不是一切都以孩子为中心的宠爱;不是拼命搞智力投资的“关爱”。孩子们要家长把爱表达出来:孩子临睡前的一个吻;孩子遇到困难时在他们肩头的轻拍;孩子受委屈时给一个温暖的怀抱;孩子回家时的一声问候;还有一句“爸爸妈妈爱你”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梦的小船随风漂流,《真的爱你》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的心,将我带到一个纯洁的世界——一个充满“爱”港湾里……文中说,这是一个“爱”字“泛滥”的时代。你看,少男少女们把朦胧的感觉叫做“爱”;儿女把父母的亲情叫做“爱”;学生把老师的促膝谈心叫做“爱”;老人把小青年在汽车上让座的举动叫做“爱”……是啊,没有爱,我们的生活不会多姿多彩;没有爱,我们的情感不会丰富可爱……我们身  相似文献   

4.
孤独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这便是独处的妙处。”寂寞孤独的是身影,激烈奔放的是遐思。正如纷繁复杂的世事一样,凡人们聚集之处,必有孤独。孤独不是寂寞与凄凉的结晶,也不是痛苦与创伤过后的余音,更不是苦难与折磨余下的不忍目睹的残局。孤独是一种心境,一种自我感觉,它不是感伤与无奈,而是静思沉悟后的平心静气;孤独不是“超然物外”的纯粹孤立,它缘于一种爱,一种洒脱不羁、不饰雕琢的朴素之爱。爱和孤独是人生两只最为美丽的曲子,无爱的心灵不会孤独,未曾体味过孤独的人不可能懂得爱,恰如惆怅属于善良,孤独则容纳于广博的爱。生…  相似文献   

5.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语言。她是付出,是给予,不是等价交换。作为一名教师,因为爱,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谛;也因为爱,让一个个单纯而真实的孩子懂得了爱,懂得了回报。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事业和教育艺术的基础。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而不是事情。事业和事情,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两者在时间、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备受家长的宠爱。有些家长在把全部的爱倾注给孩子的同时,没有注意培养孩子也去爱别人,家长对孩子的情感呈现出“单向输入”,而不是“双向交流”。久而久之,孩子只知道获取,而不知去爱别人,不会体谅他人的难处与痛苦。  相似文献   

7.
<正>高等数学曾让许多大学生“闻风丧胆”。然而,有一位研究生老师却把高等数学课上成了脱口秀。“极限就像是塞林格笔下对爱情的形容——‘爱是想要触碰却又收回的手’。”“人生选择的路有很多,它不是一个关于时间的一元函数。你发现一旦进入多元函数的领域,除了向前走、向后走之外,还可以向左拐、向右拐”这样的高等数学课你愿意听吗?  相似文献   

8.
1.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体悟与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转化。只能理解不会运用的语言称为“消极语言”,既能理解又能运用的语言称为“积极语言”。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语言停留在“消极语言”的层面,如学生整个小学阶段学了许多词语,但写起文章来却用不上几个就是这个原因。开发语文生活化课程资源的意义就在于它在学生的“消极语言”与生活经验之间建立起一个链接,给学生创造“尝试运用”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感悟、练习,最终达到能独立运用。2.把各种活动作为展示学生语文能力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谈爱色不变     
方芳特别爱哭。今天,她又哭了,旁边的小朋友说是杰杰惹的,可杰杰委屈地否认了。这时,方芳抽噎着说:“杰杰说爱我。”旁边的小朋友听了都哈哈大笑。孩子们说“爱”“结婚”之类的话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一直以来,我不知该怎样解释这个问题,所以每次总是设法转移他们的注意。可今天望着一个流泪、一个不知所措的孩子,我想,避而不谈不是好办法。爱,不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我们每个人都在爱着和被爱着。于是,我问孩子们:“爸爸、妈妈爱你们吗?”我特别突出了“爱”这个字。孩子们  相似文献   

10.
工作中,班主任如何实施情感教育,最大限度发挥情感教育的功能,关键在于一个“爱”字,即爱学生。其实,“爱”与“被爱”不是一个人偶然体验或“陶醉”的一种快乐,而是一门需要学习和努力才能学会的艺术。  相似文献   

11.
对语言的好奇心和探究冲动是20世纪80年代后几代诗人的一种基本姿态,其中,意象化作为一种极具传统力量的语言形态,一直影响着—代代中国人的审美方式和写作方式。语言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每一个词都布满历史的足迹,充盈着生命的呼吸。自称“以词的灵魂写作”的立陶宛作家米洛兹说过,他总是感动于每一个词的生命热量,比如当他写到“爱”时,便因为“爱”这个词所包含的神圣、温暖、纯洁、无私、完美等精神元素和象征意义而热泪滚滚。显然,他是看到了语言自身的神性和诗意力量。意象作为—种“语言”,恰恰在于通过一个词或一系列词,发现并凸显词本身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先前,我一听《纤夫的爱》,便觉得酸人。因为我不是纤夫,怕是主观意识主宰了自己,所以用了三天时间,专门在嘉陵江中、上游,向那里的纤夫们作了了解。问及《纤夫的爱》是不是他们喜欢的歌时,47岁的罗师傅说:“我一听唱的那些话儿就发臊了。”顿时,我脑子里闪出一个念头:“上年纪的人不赶髦这流  相似文献   

13.
爱的语言是家人之间爱的表达方式,包括“肯定的言词”、“精心的时刻”、“赠送礼物”、“服务的行动”和“身体的接触”。本文在阐述青春期亲子间爱的语言的现状基础上,探讨了青春期孩子爱的语言的需求特点,并提出了青少年家长爱的语言使用要点。  相似文献   

14.
背景资料:生活证明,如果孩子们只是“享受”快乐,而不是经过劳动和精神上的努力去取得快乐,他的心就可能会变得冷漠无情,对一切都无动于衷。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父母与孩子的交流越来越少,很多孩子“情感缺失”,他们缺少同情,不会感动。为了让孩子“懂得爱”,从爱父母开始,学会爱,感受爱,并将这种爱洒向需要它的地方。设计《爱的变奏曲》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希望在“爱”的感召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能够用爱心去回报爱他们的人们,回报社会,回报祖国。活动思路: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本着“谈论爱——感受爱——升华爱——奉献爱”这一…  相似文献   

15.
成浩 《湖南教育》2004,(22):21-22
一堂课是不是好课,不是看教师是否有精彩的表演,而是看学生是否有出色的表现。善讲,是我们很多老师共有的特点。文科爱讲,理科爱讲,中学爱讲,小学爱讲,据说有的幼儿园老师都有“讲瘾”。有一位幼儿园阿姨向一位有“厌学情绪”的三岁孩子的家长告状:你的孩子不认真听讲。很多教师离开了讲,似乎就不会上课。有一个人所共知的道理:学习能力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更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课堂教学改  相似文献   

16.
你是否面对父亲的权威,常常陷入两难的境地:既想冲破束缚,又不得不乞求帮助;既恐惧,又依赖;既憎恨,又敬爱?不要吝惜你的言语,向他说出“我爱你”吧!无须华丽的辞藻,仅此一句。其实在父亲的心里,说的又何尝不是这句呢?学会说“爱”,懂得说“爱”,为了爱,人类能够非常温柔,也能够非常坚强。  相似文献   

17.
1.游学不是出国旅游
  “如果只是打着学习的幌子去旅游,还不如让孩子报旅行团纯旅游靠谱。”重庆新东方学校刘哲瀚说,参加游学夏令营是一项教育投资,不是简单的旅游消费。游学顾名思义,就包括“游”和“学”两方面,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纯粹的留学,它介于游与学之间,融合了游与学的内容。“游”是在固定时间内,感受一个国家最具有代表的自然和人文景色等;“学”就比较宽泛了,不同的游学团都有自己的主打产品,比如学语言、学风俗、增进与异国的文化交流等。  相似文献   

18.
<正>在马鞍山市第七中学,有这样一位少年:他热爱班级,班集体活动中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成绩优异,每次遇到不会的问题都会向老师请教;他兴趣广泛,爱古诗、爱朗诵,也爱科技发明……他就是吴琪嘉,一个不断为梦想拼搏努力,把发展的触角伸向四面八方的“全能少年”。  相似文献   

19.
通过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使我明白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抓住两个“转变”:一个是学生观的转变;一个是教师行为的转变。 学生观历来都围绕两个字来体现,就是“严”和“爱”。正确的学生观不是把“严”和“爱”截然分开,而是“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我听说过这旬名言:“老师是学生的第二父母。”  相似文献   

20.
弗雷达&;#183;布赖特说过:“只有在歌剧中,人们才会殉情。”这是千真万确的。的确,你不会爱一个人爱到死。我知道有人因为缺乏爱而死,可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谁因被爱到死。我们恰好是相互之间爱也爱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