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刘是一位事业成功的男士,谈到和孩子吃饭的问题,他给我讲了自己的切身体会。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年了,我们几乎没在家吃过饭。我和我妻子都常常在外头应酬客户,闹到夜里十一二点才回家。我们有个儿子,从小就在外面餐厅吃饭,中午在学校吃校园餐,晚上自己上饭馆。我们给他不少零花钱,让他别亏待自己,上干净的好一点的餐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儿子是个老实孩子,不像一般男孩那样疯,他吃完饭就回家做作业。晚上我们不回来他自己就先睡了。我们一直很放心。这样的日子过了好几年,我和我妻子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可是,突然有一天,…  相似文献   

2.
鳕檬 《大学生》2016,(Z2):78-79
"清华有个经管硕士在做爆米花,听说了吗?""好像是个姓酆的台湾人,爆米花就叫疯老板。""真的疯了吗?清华毕业后去大公司工作,多好啊!"这个酆老板绝对没疯,他心知肚明自己创业的机会成本有多高,清华经管学生毕业很容易进入国际金融公司,而他依然选择前途未卜、风险极大的创业之路,"没办法,天生就爱折腾!"酆老板如是评价自己。  相似文献   

3.
俊汀州 《家长》2021,(1):41-42
这些年我经常到各地去给家长们做家庭教育指导讲座,每当我讲到为人父母自己应该坚持学习、每天都抽出时间读书时,讲学现场常常会响起家长们的窃笑声和窃窃私语声:工作这么忙,哪有时间学习啊;刷手机都没时间,哪儿有时间看书;督促孩子学习就好了,自己学什么呀……每当这时,我就会和大家聊一聊我自己的故事,我参加工作多年后自发去北京师范...  相似文献   

4.
刘霞 《生活教育》2012,(17):77-79
这样的画面你见过吗在工作过程中,经常有家长向我反映自己孩子的注意力水平非常糟糕,说他们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法,都不见什么效果,很是头疼。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的一些画面:画面一:孩子在家做作业的时候,刚坐下来没一会儿,就去上厕所;回来没一会儿又要去喝水、吃东西;再回来没一会儿又去看看电视,摸摸电脑……总之,他东摸摸,西摸摸就是坐不住。  相似文献   

5.
常听到有的家长说:“如果让我再有一个孩子,我就知道怎么做家长了。”这说明家长在通过比较的方式学习家庭教育方法,常与自己以往的教育经验相比较,也常与别人的教育经验相比较,其实这都是从家庭生命周期的角度学习做家长。但不适宜的比较妨碍家长获得家庭教育的真谛。有个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他妈妈就给他安排了从周一到周日的翔实的课外学习计划。问她为什么要把自己和孩子都搞得这么累,她说同事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儿,现在北京一所著名的高中读书,是被保送进去的。这个孩子每天都学到深夜,没见过她出来疯跑,家里静得跟没有孩子似的。她得…  相似文献   

6.
“上海人自恃富有.有钱没处花。但去看看那些纯朴的山民吧!你会觉得自己的渺小,自己的贫困。我开始想那种地方缺钱,山里的孩子定会见钱眼开。但我错了。第一次我拿了一张五元线纸币给一个帮我抓虾的孩子,但那孩子的话使我诧异,‘要钱有啥用?我有吃有住.有书读,你们上海人时我已经不错了,这钱呀.你还是去给学校买些书吧!’  相似文献   

7.
伦敦的五月,天气真是糟透了。整月的连雨天,让我的小茶馆生意清淡,有时一整天过去,都没有一个客人上门。天色阴沉沉的,又开始飘起小雨。我看着窗外的雨,盘算着今天的生意又泡汤了。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轻信朋友的话,在这种鬼地方开茶馆。这里是伦敦的市郊,紧挨着墓地。当初朋友建议我在这里开茶馆,我认为他是疯了。而我这位朋友却说,很多参加完葬礼的人,都希望找个地方喝点什么,事实上,墓地周围却很少有这样的茶馆。我一时鬼迷心窍,听信了朋友的建议。事实证明,我的朋友并没疯,而是我疯了。我给自己煮了杯又浓又热的咖啡,…  相似文献   

8.
韦帮干 《广西教育》2013,(12):63-63
2007年春季学期,由于工作需要,我调到本镇一所村小任教,虽然现在已经回到中学任教,可是每当回想起在小学任教的往事时,总有一件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它让我深深地懂得了如何善待有过错的学生。开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班的"五角星"奖励机制推行得很有效果,不少孩子为了得到一颗小小的五角星,都努力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这个星期以来,班里总有孩子丢失小星星,开始我也没在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阅读》2007,(4):56-56
工作中,经常有家长抱怨:“老师,我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任性,凡事都由着自己的小性儿来,真没办法。”然而奇怪的是,家长们所说的任性孩子在幼儿园却往往表现得顺从、听话,对于老师提出的要求,布置的任务都能努力去完成。那么,为什么这些孩子在家中会较为任性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位母亲培育孩子的故事。她体会最深的是,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必须特别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老师的偏见让孩子变成了性格退缩的人我有一个男孩,现在是小学5年级的学生,小名飞飞。和所有的父母一样,我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的孩子从小就被送到寄宿制的幼儿园。孩子2岁时,有一个周末我去幼儿园接他,还没进教室,就被孩子同班的一对双胞胎的妈妈拦住,质问我:你儿子把我两个孩子都打了,一个手被咬,一个脸被抓。我当时一点都没多想,就当着那位妈妈的面,把自己的孩子连打带骂了一顿,好让人家消消气。儿…  相似文献   

11.
正大自然造就了很多神奇的景观,也能让孩子发生奇妙的改变,比如从柔弱变得坚强,从胆怯变得勇敢。因为在孩子与大自然的互动中,可以汲取到自然生命成长的能量,同时也将调动出他自己最大的潜能去适应它。儿子Mikko是个特别爱生病的小家伙,从出生到3岁,几乎每个月都要生病,到秋冬的时候就更是反复感冒,我都要被折磨疯了。我老公是芬兰人,外派到中国工作,其实他非常热爱  相似文献   

12.
流沙 《家长》2003,(11)
辛辛苦苦按图样搭好的积木,还没来得及欣赏,外甥就一脚把那个花了半个小时才完成的“建筑”摧毁。他的妈妈责怪他:“搭得这么漂亮,怎么就不懂得珍惜呢?”孩子的确不懂。他搭的“建筑”不是用来欣赏的,而是用来消磨时间的。这也许是成人与孩子之间的区别吧。我上学的时候,学习很差,还贪玩。母亲对我说:“孩子,你要好好读书,长大了上大学,到城里去,坐在有电风扇的房间里工作。”我也不懂,我只知道学习太枯燥,远没有在野地里疯跑那么妙不可言。如果让我回忆人生中最为美妙的时光,我发觉自己的幸福时光还是那无所事事消磨光阴的童年。每每回味,…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个朋友抱怨说,自己快被上一年级的孩子折磨疯了.她说:"我的儿子每天放学后总是先看电视或者出去玩,等我回家后,才开始写作业,每天写完作业都要九点多.我要是上夜班不回家,他的作业就没法完成.  相似文献   

14.
读者俱乐部     
上期话题回复:上期话题:“你赞同这种新型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吗?您理想中的两代关系又是什么呢?”读者回复选登: 这篇文章给了我不少的启发。我重来没有想过父母和孩子可以这样做这么平等的朋友。虽然,我也整天说要与孩子做朋友,但我觉得那都是思想上的,而还没付出行动。因为我一时很难接受我的孩子直呼我的名字,以及与他们一起疯。但我觉得这种朋友的关系是非常有好处的,我们都可以更加理解对方。湖北石首念浩我曾认识一个朋友,在她的孩子稍稍懂事时,她就要她的孩子不要对他们称呼“您”,有的时候还可以直呼其名。开始我们都很不以为…  相似文献   

15.
我们班的孩子很喜欢管"闲事":在午睡时,虽然自己也没睡着,但看见其他孩子没睡着,就会大声检举,结果将几个熟睡的孩子吵醒;在吃点心时,如果发现哪个孩子打不开包装袋,就会有好几个孩子跑过去,抢着拆,导致吵架;厕所里我班孩子和邻班孩子发生冲突,我班的其他孩子就会去帮……而每次发生此类事情时我都会对孩子们说:"管好自己,别管闲事。  相似文献   

16.
一位爸爸向我描述了自己家里的一个场景:爷爷奶奶给孩子买了一双很漂亮的鞋子,孩子穿上之后,什么都没说,就和小伙伴一块玩去了.爷爷奶奶虽然没说什么,但是明显能感觉到不开心.等孩子玩耍回来之后,他让孩子给爷爷奶奶说声谢谢,孩子就是不说.所以,感觉孩子特别不懂事.  相似文献   

17.
小伙伴们都不在,一连几天找不到玩伴的儿子坐立不安,我提议他去楼下玩沙,儿子却觉得一个人玩很无聊,甚至为我的提议感到委屈:"就我一个人玩,有什么意思?我才不去玩呢!"得,这孩子平时总是和一群孩子疯玩,如今没了玩伴,显然无法适  相似文献   

18.
我工作的学校是京城比较有名的寄宿制学校。新学期开始要在四年级开设一门新的学科——社会。如何让学生了解社会这门学科呢?如何让孩子从自己的角度去观察了解社会呢?如何让他们喜爱上我的课呢?我真是绞尽脑汁。每个孩子都有家,都有父母,何不先从了解自己的父母、家庭入手呢!对,第一节课就从介绍我的家庭开始。我改变了学生原有的座位方式,全班围成一个大圆圈围坐在一起,先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家庭,再在全班击鼓传花。花传到谁手中谁就有发言权。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我又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让他们相互介绍自己的…  相似文献   

19.
范玮 《少年世界》2010,(6):28-29
案例 星星是小班来我班的,刚来时星星奶奶就跟我们说,孩子自打出生后就跟她睡,现在上幼儿园了也是她一手全包。问及孩子爸爸妈妈时,星星奶奶说他们上班都很忙,没时间带孩子,再说他们也带不来孩子,有时间只知道自己上网打游戏,星期天也不陪孩子去玩。类似星星这样的孩子我们班有近二十个,占了班级的大多数。  相似文献   

20.
多少年来,父母教育孩子,从来都是以长者的身份去呵斥、去教训。尽管我觉得我比自己的父母开明多了,有时候可以听听孩子的意见,但是经过反思,我认识到,自己的许多做法还是欠考虑的。在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进修班学习之后,我在教育孩子时,总会想起“无错原则”,想起理解、尊重、接纳等人际交往的艺术。我开始少了几分随意,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