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川端康成的说理性散《花未眠》,是从花未眠的这种胄然现象引出对自然美的探讨,然而细读本.就会发现作品中隐含着一种“死亡意识”。在这里,“死亡意识”不再是一种普通人的思想意识.而是作家审视生活和自然的哲学思考,其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人生意义。据统计,川端康成近三分之一的作品都与“死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死亡”简直就是川端康成作品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母螃蟹对小螃蟹说:孩子,你怎么老是横着爬,为什么不能直着走呢?小螃蟹委屈地答道:妈妈,我是照着您的样子走的呀。这个寓言是说,母亲必须正直地生活,正直地做人、行事,才能正确引导孩子。  相似文献   

3.
家风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相当重要。父母说一句话,孩子记一辈子,会影响终生。  相似文献   

4.
张淑伟 《山东教育》2014,(7):128-128
家风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相当重要。父母说一句话,孩子记一辈子,会影响终生。从小,我父母就对我讲,“要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这句话,我一辈子都受益。也一直在努力这样去做。  相似文献   

5.
王淼 《小火炬》2010,(7):34-36
泊金卢提透过“斯坦”号的舷窗看着太空,那是一个寒冷、黑暗、毫无诗意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死亡"类词语指的是表达"死亡"概念的固定语言单位。由于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导致了人们对"死亡"概念直接表达的忌讳,从而产生了丰富的表述"死亡"概念的别称。我们统计后,发现大量表达"死亡"概念的词语都使用了修辞式造词,委婉地呈现了"死亡"的表述。本文通过对修辞式"死亡"类词语造词类型的梳理、特征的描写及其在语用中的修辞信息使用态势的分析,反映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和评价,揭示生者与逝者的对话方式。  相似文献   

7.
从“交替”到“交杂”:高考命题方式统与分的历史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命题方式受历史条件所限,总是在统一与分散之间寻找现实的平衡点。高考自建制至今,已经历了由统分交替到统分交融的转变。当前,高考命题方式改革正面临一次考试评价之局限、与基础教育新课改步伐不一致等问题,分省命题与高校自主命题试点也受到成本、技术、风险等因素的制约。结合国外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方式的经验来看,未来一个时期高考命题方式将会由统分交融转变为统分交杂,即以统为主、以分为辅,统分并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太把自己当回事的家长,正襟危坐,神圣不可侵犯,越是这样,孩子越不买你的账。我们班有位孩子家长是大学校长,他常常摆出一副校长的架势、一派校长的口吻,批评自己的孩子。尽管家长的话很有水平,极富哲理,孩子还是打心眼里和他对立,父子关系非常紧张。有一次,爷俩又因为一点小事吵得天翻地覆。无奈之中,家长打电话向我诉苦:"我身为大学校长,对自己的孩子却无能为力,感觉  相似文献   

9.
人难免一死,但只有直面和,迢越死亡,才能彰显生命的意义。综观中西方超越死亡的观念,无论是西方的“灵魂不灭”论,还是中国的“三不朽”观,都给人以最深层次的生命关怀。而庄子哲学更以超脱的智慧让人体味到生死相通的本质,从而能以坦然、平静、豁达的胸襟对待死亡、超越死亡。  相似文献   

10.
石舒清有许多作品涉及死亡意象,其中既有对死亡事件的关注,对坟墓的体察,更有对死亡本身的追思,既有对生命的大爱,也有正视死亡的牺牲精神。由死亡主题而彰显出的,是人生存的韧性、价值和生命的神圣与尊严。同时每一次死亡意象的出现基本都有相应的仪式相伴随,使死亡升华为庄严的生命仪式。  相似文献   

11.
说到“死亡”,国人总觉得“不吉利”,因而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意尽少和孩子谈及.而且更将其坚决地拒之于儿童教育门外。而美国的家长和教师,却乐于在孩子3—4岁时就向他们作出关于“死亡”的诠释,当然这种诠释是十分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  相似文献   

12.
《家教世界》2013,(7):14
她是一位可爱的美国老太太——塔莎奶奶。她是著名的绘本作家,曾获得"女王终身成就奖"。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里,她从不放弃梦想,她以自然的方式享受每一天的生活,在她的身上,我们会发现优雅生活的真谛。塔莎的童年并不十分美满,在她9岁时,父母就离婚了。从此,她开始了借宿生活。不过  相似文献   

13.
印度塔尔沙漠西部有个古老的小镇,小镇的东端矗立着一座令人毛骨悚然的死亡古堡。其实,这座曾结束了数百人畜生命的死亡古堡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四壁用宽大的砖石砌成,堡顶用粗大的圆木拼封,地面铺着整齐的长条状石块,东西两壁各开一扇窗子。古堡的全部秘密,就是它几  相似文献   

14.
川端康成的诸多作品贯穿了“以死为美,以死为乐”的“死亡情结”。尝试从佛教禅宗的角度对这一情结进行解读,力图揭示他关于死亡描写背后深层的精神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我死时听到了苍蝇的嗡嗡声》是艾米莉·狄金森的代表作之一,诗歌短小精悍,反映对于“死亡”和“永生”的思索,从而对“永生”提出异议。诗歌形式优美,内容深刻,二者巧妙结合,完美统一,充分体现了诗人的哲学观和美学观。  相似文献   

16.
死亡是生命的一个构成性因素,儿童已经对死亡现象、特征、概念和原因产生了初步的认知。死亡教育有助于提高儿童对生命自身特点的认识,是终身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儿童死亡教育应该包括儿童对生死的过程和意义的认知,面对死亡的心理调适,以及有关死亡的文化与仪式等内容。开展死亡教育,需要协调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种途径,需要从儿童身边的现象入手适时而逐次地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7.
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一生创作1775首诗歌,其中600多首以"死亡"为主题的作品成为她所有诗歌的精华,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标新立异的创作特点。本文以心理研究为依据,立足19世纪美国时代背景,从诗人的生活环境、创作经历、宗教影响三方面入手,阐释诗人"死亡诗歌"的创作动机。  相似文献   

18.
行为人与被害人的死亡之间需要存在因果关系。当刑法分则罪刑条款明确规定"致人死亡"并配置相应法定刑时,需要根据法定刑的高低判断行为人出于过失或者故意;当刑法分则罪刑条款未作明确规定时,可通过想象竞合犯理论予以解决,同时可将被害人自杀评价为相关条款的"情节(特别)恶劣"。应当废除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  相似文献   

19.
【个案】临近高考,小璐的情绪越发不稳定,不爱跟父母说话,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意出来,妈妈给她送东西,她也有些烦躁。父母想跟小璐沟通,孩子却说:"唉呀,你们别说了!"让父母顿时语塞。小璐有一个哥哥,学习和工作都不太理想,现在家里人把希望都寄托在小璐身上。小璐也很想争气,  相似文献   

20.
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的罗布泊,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20世纪,随着塔里木河流量的减少,这里开始被沙漠侵蚀,如今已完全干涸,寸草不生,成为被一大片盐壳覆盖的不毛之地.人们将这里叫做"死亡之海". 有人不断地进入这片荒漠,为的是在这片"死亡之海"中寻找一种作物赖以生存的资源——钾盐.彭加木是其中一个,最早促使他进入这片"禁区"的驱动力就是"钾盐".然而在求索的途中,他再也没有回来.他走失后,他的同事与后来者依旧无所畏惧地走进罗布泊,探寻他们寻找了几十年的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